有沒有人考教甄到最後,不是懷疑制度
或懷疑制度比較小,反而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太笨呢?
尤其是看到別人紛紛上岸
年紀輕輕就已經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雖然自己也是年紀很大才開始考教甄)
明明上課OK、學校也喜歡自己班經
離職時都還會被慰留一陣子
但筆試就是怎麼寫都寫不完美
也不是國立大學畢業的
懷疑自己是不是腦袋不夠好,所以都記不熟
只是就這樣誤打誤撞讀完研究所、考上教檢
複試也過不了
是不是口才太差(學生說口才好都是騙人的)
長得不夠「積極進取」、「有人緣」,所以別人也不想冒風險「日久見人心」
是不是永遠都只能在私校浮沉......?
是不是轉職比較好......?
(這一年太累,我實際教書六年,第二次懷疑自己好像不適合教書,第一次是教書第一學
期)
不知道也還沒上榜的大家看到身邊夥伴紛紛上岸,自己卻好像還站在原地是如何調適自己
,繼續拼搏下去的呢?
一大早就負能量滿點真是不好意思~
作者:
AWOS (哇拉拉)
2019-07-11 09:40:00複試不是靠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就能過,這是一場秀,絕對需要向考過的前輩取經
作者: flyer23 (flyer) 2019-07-11 09:45:00
這就是教甄路很苦的原因,充滿太多的自我懷疑,雖然上岸又是另一個開始T_T。複試運氣成分高,尤其複試多少有評審的主觀意識。但不管怎樣,就是盡力準備,然後持續愛孩子與精進自我,尋求有經驗的人協助。相信老天會將你的看在眼裡的,等時機成熟自然迎接好結果。祝福您!
覺得複試很吃運氣,畢竟過不過或分數高不高都跟評審胃口有關,有位學姐,同年考新北市和新竹市,差不多的問題(折頁內容的評審跳坑題),同樣的回答內容,新北市高於一個半標準差,新竹市低於一個標準差
運氣很重要,同樣教法去年高標今年均標,所有前輩看好的沒上,擔心的卻上了。能把握的只有筆試高一點,多考幾個縣市找到投緣的評審。口試跟試教至少在平均以上,能不能高分真的要看運氣。
作者: geneten (麝香棉花糖) 2019-07-11 09:58:00
這版好溫暖,我也是在快溺水時上岸
複試不就是說謊+假鬼假怪?還有吃評審緣分但基本的實力也要有,課程的安排+說話的技術
作者:
DM24Tim (carpe diem)
2019-07-11 10:03:00複試真的有靠運氣 但我覺得也很吃經驗 一聽就知道有沒料
作者:
api0038 (api0038)
2019-07-11 10:08:00快溺水時上岸+1
作者:
iuk (iuk)
2019-07-11 10:11:00我完全能理解
作者: h1219Or (煞氣煞氣) 2019-07-11 10:25:00
今年看了好幾個,真的口試O不OK一聽回答就知道了XD
作者:
cat1224 (王小貓)
2019-07-11 10:29:00複試口試根本太主觀
運氣(考試當天的狀況、順序、評審的偏好)和筆試實力(你先天條件、後天努力)是兩大主因
作者: dddaphne (daphne) 2019-07-11 10:45:00
已經溺水多年,今年大放棄,計畫明年再來。都教書很多年了,也喜歡這個工作,就考吧!加油!
作者:
tsukino (自分らしく)
2019-07-11 10:50:00我到第六年也有放棄的念頭,尤其進多場複試又落榜,再加上身邊的同學都陸續考上,其實就覺得算了。可是還好我遇到一群讀書會的夥伴一起努力,第七年就上了
作者: htpuding 2019-07-11 11:07:00
已考8年,最後一年打算轉考公職,都已經買好書了,沒想到在這一年考上。在這之前,只進過一次複試,每年考每年準備每年調整,相信自己,準備與努力,不會背叛你!
游有點累,中間停了好幾年教甄,再回來,身邊陸續考上,有應屆,也有考了很多年複試,也有剛進複試...
作者:
mellow (妹羅)
2019-07-11 11:09:00屏東臺南高雄 2個禮拜內試教分數71、80、86 就可以知道評審主觀因素多大了 (不然是我進步神速嗎XD) 所以大方向就是筆試盡量衝高分(讀書只能靠自己) 再把口試的題目與回答預先想好 最好結合過去觀察體會到的實務經驗與教育哲學必要時請別人幫忙盲點偵測 這樣的話試教時也會比較有信心了 因為這已經是最棒的自己 對吧!
堅持下去考上的,很多; 堅持卻沒考上的,也有...續考今年代理的,還是有;放棄的,也有一兩個: 都是選擇傷心後、痛哭後,收拾初衷繼續走下去的,還是很多只是你身邊的人是哪一種? 你自己又是哪一種?也許身邊人退或已經考上,沒關係,與你一樣默默走下去(接上)的人還是很多,只是也許你剛好身邊沒有,勉力自己: 今年只差一點,再努力就可以有所穫。加油!
作者:
Dalaia (我是公的別水球我)
2019-07-11 11:20:00參加一次教師組語文競賽演說就知道口才到哪個坎站了
作者:
sea36 (sea)
2019-07-11 11:32:00先讓自己能進複試,比較重要向人求助也是很重要的,平日多做善事
作者:
elims (...)
2019-07-11 11:41:00今年聽到一個年資16年的考上
作者:
hwawn (LET GO,MOVE ON)
2019-07-11 11:42:00私立大學畢+1,有點年紀考教甄+1,今年新北英語榜首。我要告訴你的是:我曾經放棄過,去年也差一點,擦乾眼淚決定再拼一年。筆試就是寫考古題偵錯,複試就是練給校長主任+考上教甄的老師看。一直看一直修,永遠沒有修好的一天,就是一直修正!考前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沈穩自然從容優雅微笑,不疾不徐演示+回答問題,可以沈穩演示+答完全場,就很棒!加油!!!!
作者:
m13211 (永遠的夏天)
2019-07-11 11:45:00懷疑自己很正常 但不要懷疑別人付出的努力
作者:
canifly (想飛)
2019-07-11 12:03:00不要懷疑別人付出的努力+1
我考上正式x年了 是在教甄缺少時考上的 正式教到今天我還是常質疑自己在這行業是否有表現到位? 我沒辦法爽爽拿錢爽爽過啦~ 平時+寒暑不幫行政的正式老師多的是什麼都說是學生和家庭問題 噗~我沒有比較厲害 但我願意多做一點、多嘗試
作者: rock8 ( ) 2019-07-11 13:48:00
覺得不要懷疑或否定自己 多要給自己一點信心 教甄也是有點運氣和主觀因素存在 但不代表你不好 只是沒有剛好符合評審的口味吧 任何考試都只能挑出符合這個遊戲規則的人 沒有符合時 只是你的天份在其他地方 雖然考試形式看起來公平 但嚴格說也是有不公平 因為沒辦法讓各有所長的人充分發展 就像成績不好的學生 我們也不會隨便否定他 因為可能他有其他天份 也許美勞體育不錯 但社會觀念重視成績 這類學生易被忽視想堅持走這條路的話 真的心理素質要好一點
作者: ggiioo (我要加油~) 2019-07-11 14:25:00
你永遠不知道放棄時距離成功有多近,再加油吧!
口試很容易搓中應試者真假,而口試很容易洞見應試者專業程度、教哲思考與態度與對這份工作的企圖心。 專業度一直是很重要的評分佔比,卻容易被應試著忽略。以英文口試而言,教育大學學院出身的應試者的確較不容易讓評委失望,也展現出應有水準。非科班出身的應試著必須在「學科專業」上更加強,因為把孩子們放心地交到合格的老師手上是評委們看重,在口試當下最容易讓應試者洩底的部分。
作者:
lalazizi (lalazizi)
2019-07-11 15:10:00可以理解(拍拍),考教甄還是請前輩或專業者指導
作者:
weiiuan (笨笨)
2019-07-11 15:11:00希望大家都能夠順利上岸,相信自己、相信老天,一定可以
作者:
lalazizi (lalazizi)
2019-07-11 15:15:00樓上h師不簡單耶~鼓掌
作者:
jlv1013 (環評沒有意義)
2019-07-11 15:34:00口試試教請人看過了嗎?我覺得這很重要,最怕歸因到運氣的 在這之前看過別人努力多少了嗎?
作者:
coolfu (cool)
2019-07-11 15:46:00"歸因論"真的有差失敗時 請問你是把問題歸因別人還是自己?
作者: sunrr (重.新.) 2019-07-11 16:21:00
加油,考了n年上岸+1,還曾經夢到教甄而驚醒~
別太自責,雖然是正常反應,但有了負能量時可去看看看一些勵志報導,會發現很多條件更不好的人最終成功了最後,克服心中的疑惑(去請教別人解惑) 祝順利上岸!
作者: throtle (ghostrider) 2019-07-11 18:51:00
個人認為自我SWOT一定要作,不一定要學別人“兔龜待丸”。像我在家鄉考了幾次後,知道自己只有屢戰屢敗的分兒,於是當了北漂族。每一年最多只報三個考區,後來真的在北部如願上榜,供大家參考。
作者:
demonOoO (demonOoO)
2019-07-11 19:26:00經過多年逆境磨練未必非福 可能比一般人謙虛而更具內涵
作者:
wiggyc (tranquility)
2019-07-11 21:01:00教甄真的要特別準備,不是教書教得好、教得久就“自然””理應當“上榜,我上榜前也在私校教了七年,自覺認真盡力,但是面對教甄,要特別認真準備,才會脫穎而出(筆、口、試教都棒,才能顯得你的豐富教學經歷是實實在在的)面對教甄的時候,真的很容易懷疑自己,所以要更堅定信心、堅定自己,不要懷疑,只要有名額,我只要拼命衝第一,就可以上!
作者:
shadowfan (shadowfan)
2019-07-11 23:53:00我在私校磨了很多年,今年辭職考試真的覺得光有經驗是不夠的,教甄場上眉角很多,沒有付出更多努力不可能上榜,有口試委員直白跟我說教甄是很人為決定的,有時沒錄取不代表你不好,那場我備一哈哈(苦笑)但回頭檢視正取的確比我強,所以只能再調整再努力,教了很多年再次投入戰場也有好處,用準備試教調整平常上課不夠嚴謹的地方,有時轉個念會讓自己好過一點
作者: wenirror 2019-07-12 01:14:00
快溺水...+1............
作者:
lalazizi (lalazizi)
2019-07-12 09:16:00好奇樓上th師說的南北差異? 願聞其詳
作者:
wel1721 (家鄉的陽光讓人感到幸福)
2019-07-12 15:22:00只是很想講 p大 是"戳"中不是"搓"中 最近很多人講錯這個
作者: duergp (旋轉腦袋) 2019-07-12 17:04:00
開始懷疑人生...
每年教甄後期都會有這類的文章出現....只能說,不相信制度就不要參加這場戰爭以下提供自己經驗,僅供參考在當年考教甄時,本人唯一自豪的是我的筆試一向不錯考許多學校都會過第一階段,有些學校甚至筆試是第一名離第二名有很大的差距,我都以為我贏定了結果,口試、試教被打了非常低的分數,因此被刷下來同樣的教法、同樣的條件,在A校口試試教分數超低在B校口試分數超高,在C校試教分數高.....因此,教甄是在找適合自己學校的老師,不見得是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