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部分備份
※※
一、單一選擇題(1~15 題,每題 2 分,答錯不倒扣,共 30 分)
1.下列選項,沒有錯別字的是:
(A)幽浮是什麼,迄今仍眾說紛云,莫衷一是,終究難獲定論
(B)林君家境優沃,個性豁達,加上急公好義,難怪大受歡迎
(C)面試時充滿自信,察言觀色,見招拆招是脫穎而出的關鍵
(D)年關將近,才剛破曉,市場上已人聲頂沸,擠滿採買民眾
2.下列文句「」中的成語,運用正確的是:
(A)受到疫情衝擊,逢甲夜市逛街的民眾銳減,呈現「萬人空巷」的冷清景象
(B)浮濫地出版沒有價值的書,不僅「禍棗災梨」,浪費資源,且不尊重讀者
(C)狂吃宵夜又不喜歡運動,年紀輕輕就體態豐腴,「腹笥便便」乃意料中事
(D)他因一時糊塗而犯下無心之過,委實「罪不容誅」,請媒體切勿獵巫霸凌
3.下列文句中□□□□處,依序最適合填入的是:
甲、元方季方俱盛德,祖太丘稱為□□□□。(《幼學瓊林》)
乙、永嘉時,貴黃老,尚虛談。於時篇什,□□□□,淡乎寡味。(鍾嶸《詩品》)
丙、《詩》云:「牂羊墳首,三星在罶,言不可久。」古人為詩,貴於□□□□,使人思
而得之。(司馬光
《溫公續詩話》)
(A)棠棣競秀/變創其體/意新語工
(B)伯壎仲篪/大張其詞/如在目前
(C)難兄難弟/理過其辭/意在言外
(D)玉昆金友/言過其實/得意忘言
4.《韓非子》雖屬子書,但其中的「內外儲說」一如經書般有「經傳」,傳多以寓言解釋
、印證經文意義。
請問對應「鄭人買履」的經文最有可能是:
(A)人主之聽言也,不以功用為的,則說者多棘刺,白馬之說
(B)故先王有郢書,而後世多燕說。夫不適國事,而謀先王,皆歸取度者也
(C)天下有信數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舉,三曰,強有所不能勝
(D)一聽,則愚智分;責下,則人臣參。其說,在索鄭與吹竽。其患,在申子之以趙紹、
韓沓為嘗試
5.「故敵國之君王,雖說吾義,吾弗入貢而臣;關內之侯,雖非吾行,吾必使執禽而朝。
是故力多則人
朝,力寡則朝於人,故明君務力。夫______________,吾以此知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
之不足以止亂也」,
依照文意邏輯和韓非思想,___________最適合填入:
(A)人主不能明法以制大臣之威
(B)乘威嚴之勢,以困姦邪之臣
(C)人主將欲禁姦,則審合形名
(D)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
6.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最恰當的選項:
甲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上邪〉)
乙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
之。摧燒之,
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秋風
肅肅晨風颸,東
方須臾高知之。(〈有所思〉)
(A)根據風格、句法觀之,甲、乙均屬於古詩,甲詩創作時間應略早於乙詩
(B)甲詩是愛情詩,寫女子對天發誓,即使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也永不變心
(C)乙詩則是閨怨詩,寫思婦對丈夫由愛到怒,由怒到猶豫的情緒變化過程
(D)甲詩以「山無陵」等喻情,乙詩由愛轉怒關鍵句:「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7-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7-8 題。
甲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乙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丙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
萬人,亦足王
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
籍與江東子弟八
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
於心乎!」……
乃自刎而死。
7.關於甲、乙二詩的比較,說明正確的是:
(A)依照文意脈絡推論,三篇詩文寫作先後順序應是:丙→乙→甲
(B)甲乙詩都主張項羽應該捲土重來,不宜輕忽性命,自刎烏江
(C)甲詩認為捲土重來的關鍵在於項羽,乙詩則認為在士兵身上
(D)「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是包羞忍恥的表現
8.丙文中粗體畫線的字義,依序與下列「」中相同的是:
(A)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B)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C)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D)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9-10 題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9-10 題。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
可再乎?諺所
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
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則非德,
(甲)若晉取虞,(乙)民不和,神不享矣(丙)將在德矣,(丁)神所馮依,(戊)而明德以薦馨
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及其大夫井伯,
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於王。故書曰:「晉人執虞公。」罪虞公,且言易也
。(《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9.引文第三段反黑畫線處,甲、乙、丙、丁、戊的正確順序是:
(A)甲戊丁丙乙 (B)乙丁丙甲戊 (C)丙乙丁甲戊 (D)丁甲乙丙戊
10.下列說法,符合作者之意的是:
(A)次段「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輔、車」比喻虞國,「脣、齒」則比喻虢國
(B)宮之奇認為國君的品德才是能否得到神明庇佑的關鍵,暗示虞公應努力修德
(C)晉國不只一次向虞國借用土地,宮之奇提出規勸無效後,率領族人離開虢國
(D)故書曰:「晉人執虞公」,所謂「書」係指《尚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史書
11-12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11-12 題。
甲
中國的俠,或者是中國的俠義也是基於一個共享、共有的背景、價值觀,以及思想傳統
而形成的。在
春秋戰國養士、用士之風盛行的催化下,成就了刺客這類人物的出現。刺客注重的是感情
,強調有恩必報,
都有政治意圖,不見得有固守的原則和遵循的理念,卻肯為了伯樂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刺
客沒有獨立的地
位,常依附於權貴門下,成為專為恩主行刺之人,也因此刺客的作為經常驚天動地,所謂
「不鳴則已,一
鳴驚人」就是刺客的最佳寫照。游俠則居無定所,常以「行俠仗義」為己任。在浪跡天涯
之際,路見不平
即拔刀相助,多為鋤強扶弱、劫富濟貧之輩。他們不論是依附權貴或是獨力行走江湖,皆
可依照自己的原
則和理念行事,有些行為雖不免遭人非議,但能用自己的方式實現理想。俠的人格特質,
第一個是言必信,
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在最深刻的動機上,俠沒有儒家進
取俗世的精神,
不論在表現上如何仗義守信、濟弱扶傾,俠的根本信仰和他的身世、行腳一樣,都有一點
飄忽、有一點萍
蹤不定;是以他不能等同於救苦救難的英雄,不能有神通、不能有法力,他最卓越的神通
法力應該是遠離
人群、遠離功名、遠離世俗的洞見。(改寫自張大春《効忠與任俠──七俠五義》)
乙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云。至如以術取
宰相卿大夫,
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
子之德,義不茍
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
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
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司馬遷〈游俠列傳〉)
11.關於甲文,敘述正確的是:
(A)刺客重視忠,游俠標榜義
(B)刺客的出現與儒家積極用世的思維有關
(C)刺客與游俠都依固守的理念與原則行事
(D)刺客與游俠皆居無定所,行蹤飄忽不定
12.關於甲、乙二文,敘述正確的是:
(A)韓非子肯定儒家而否定游俠,司馬遷肯定游俠而否定儒家
(B)儒者或在世或已留名青史,如「季次、原憲」;或死後頗受弟子懷念,如「宰相卿大
夫」者
(C)乙文「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的表現近於甲文的「卻肯為了伯樂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
(D)甲文的「路見不平即拔刀相助」與乙文的「行俠仗義」,都表現出救苦救難的神通法
力
13-15 為題組
請閱讀下列三篇短文,回答 13-15 題
甲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
及至,西伯卒,武
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
乎?以臣弒君,
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齊
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於首陽山。(《史記.伯夷列
傳第一》)
乙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
天下之諸侯,
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爲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
二子乃獨恥食其
粟,餓死而不顧。由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爲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今世之所謂士者,一
凡人譽之,則自
以爲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爲不足;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
也。余故曰若伯
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韓愈〈伯夷頌〉)
丙
伯夷一頌,大致與太史公同工而異曲。史公傳伯夷,患己之無傳,故思及孔子表彰伯夷
,傷知音之無
人也。昌黎頌伯夷,信己之必傳,故語及豪傑,不因毀譽而易操。曰:「今世之所謂士者
,一凡人譽之,
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見得伯夷不是凡人,敢為人之不能為,而
名仍存於天壤。
而己身自問,並特立獨行者。千秋之名,己身已定,特借伯夷,以發揮耳。蓋公不遇於貞
、元之朝,故有
託而洩其憤。不知者,謂為專指伯夷而言。夫伯夷之名,孰則弗知。方知古人之文,非無
為而作也。(林
紓〈韓文研究法〉)
13.乙文韓愈〈伯夷頌〉:「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爲不可。」伯夷叔齊以為不可的是甲
文中的何者:
(A)左右欲兵之
(B)國人立其中子
(C)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
(D)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
14.丙文林紓〈韓文研究〉以為「(韓愈)伯夷一頌,大致與太史公同工而異曲。」乃是
:
(A)韓愈與太史公都主張伯夷、叔齊是特立獨行的豪傑之士
(B)韓愈與太史公表面上記頌伯夷、叔齊,實則爲己之際遇而發
(C)韓愈與太史公都稱頌伯夷、叔齊乃獨恥食周粟,餓死而不顧
(D)韓愈與太史公都稱頌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攻伐暴政
1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文韓愈〈伯夷頌〉:「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中的「非」與「是」都是動詞
(B)甲文《史記.伯夷列傳》云:「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可知列傳記載諸侯
事蹟
(C)甲文《史記.伯夷列傳》云:「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句中之「太公
」即是「太史公」
(D)丙文林紓〈韓文研究〉:「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爲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爲不足
」意近於莊子所云: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二、多重選擇題(16~20 題,每題 3 分,多、漏、錯一個選項扣 1.2 分,扣到該題 0
分為止。共 15 分)
16.以下四段文字,分別節錄自四部史書,判斷後選擇說明正確的選項:
甲
三月,曹平公卒。夏五月,火始昏見。丙子,風。……數日皆來告火。裨灶曰:「不用
吾言,鄭又將
火。」鄭人請用之,子產不可。子大叔曰:「寶以保民也,若有火,國幾亡,可以救亡,
子何愛焉?」子產
曰:「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豈不或信?」
遂不與,亦不復火。
乙
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
曰:「亡一姬
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去。太后聞
之,賜都金百斤,
由此重郅都。
丙
魯仲連謂孟嘗:「君好士也!雍門養椒亦,陽得子養,飲食、衣裘與之同之,皆得其死。
今君之家富於
二公,而士未有為君盡游者也。」君曰:「文不得是二人故也,使文得二人者,豈獨不得
盡?」
丁
北京既陷,福王立江左,改元弘光,封芝龍南安伯,鴻逵靖西伯。二年,唐王即位福京
,改元隆武,
晉芝龍平西侯,鴻逵定西侯,俱加太師。已而成功陛見,帝奇之,撫其背曰:「惜無一女
配卿。卿當盡忠
吾家,毋相忘也。」因賜姓朱,改名成功,字明儼,封御營中軍都督,賜尚方劍,儀同駙
馬。自是中外皆
稱「國姓」云。
(A)甲書編年記載春秋史事,作者孔子,列四庫全書經部
(B)乙書作者係漢史官,曾為李陵辯護而下獄,忍辱著述
(C)丙、丁均屬於紀傳體通史,同樣被列在二十五史之內
(D)四本書中,記載起迄年代最長和最短的分別是乙和丁
(E)四本史書作者所處的朝代,由先而後順序是甲丙乙丁
17.漢語中有所謂「反訓」的情形,也就是對於同一個詞語,可解釋為正反兩種意義,例
如《戰國策.馮
諼客孟嘗君》:「竊以為君市義也」/宋.張俞〈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同一個「市」字,
前者解釋為「買」,後者卻解釋為相反意義的「賣」。下列「」中的字義前後相反的是:
(A)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懷錢挈壺甕而往「酤」
(B)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縣幟甚高,然而不「售」
(C)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
(D)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武王曰:余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E)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秋,諸侯復伐鄭,宋公使來「乞」
師
18.下列關於國學常識的介紹,說法正確的是:
(A)編導全方位的作家關漢卿,畢生精力都投注在雜劇而不作散曲,《竇娥冤》尤其是其
劇作亮點
(B)《西廂記》是王實甫的小說代表作,因為那句「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被奉
為愛情寶典
(C)張岱說:「古人記山水能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袁中郎也
就是袁中道
(D)《水滸傳》中的宋江起義,《宋史》有相關記載。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已稍具水滸
故事規模
(E)洛夫為超現實主義詩人,新奇的語言,多變的手法,晦澀的詩意近於魔幻,素有「詩
魔」之稱
19.下列「」中文句的修辭手法,說明正確的是:
(A)「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娉娉嬝嬝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松柏後凋
於歲寒,雞鳴不
已於風雨」都使用借喻修辭
(B)「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牙齒剛咬住的真理,用舌頭否認」/「臣
衰,竊愛憐之。
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均運用借代修辭
(C)「那就折一片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
容你滿腮的苔癬」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都用到轉化中的形象化修辭
(D)「夜長春夢短,人遠天涯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白馬秋風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俱運用映襯中的對襯修辭
(E)「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
可言」/「第二
天一早,我便搭平快車『空洞』、『空洞』坐了一整天,才算晃到台北」皆運用諧音雙關
修辭
20.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
,常謹遇之。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
欲傳與公,公毋
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
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外)一方人。以此視病
,盡見五藏癥結,
特以診脈為名耳。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出自《史記.卷一百五.扁鵲
倉公列傳第四十
五》)
乙
鄭國名醫,姓秦名緩,字越人,寓於齊之盧村,因號盧醫。少時開邸舍,有長桑君來寓
,秦緩知其異
人,厚待之,不責其直。長桑君感之,授以神藥,以上池水服之,眼目如鏡,暗中能見鬼
物,雖人在隔牆,
亦能見之,以此視人病症,五臟六腑,無不洞燭,特以診脈為名耳。古時有個扁鵲,與軒
轅黃帝同時,精
於醫藥。人見盧醫手段高強,遂比之古人,亦號為扁鵲。(《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二回)
根據上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甲文說法,長桑君其實就是乙文中的「鬼物」
(B)根據甲、乙文說法,秦越人其實未必擅長於診脈
(C)根據甲、乙文推斷,秦越人可稱扁鵲,又稱盧醫
(D)扁鵲醫術高明,主因是飲用長桑君神奇療效的水
(E)長桑君能見人五臟六腑,醫術可與秦越人相抗衡
一、 單一選擇題(1~15 題,每題 2 分,答錯不倒扣,共 30 分)
題號 答案
1~5 C、B、C、B、D
6~10 B、C、A、B、B
11~15 A、C、C、B、A
二、 多重選擇題(16~20 題,每題 3 分,多、漏、錯一個選項扣 1.2 分,扣到該題
0 分為止。共 15 分)
16 題:BE
17 題:ACD
18 題:DE
19 題:BD
20 題: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