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大大晚上好
今年111北市國中國文有兩題想請教有無增設達案的可能性
分別為第51題
「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
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關於這首詩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詩為一首押東韻的近體詩
(B)以「三分國」諷刺朝廷偏安處境
(C)以禽鳥之樂對比漁客漂泊無依之悲
(D)寄託向現實控訴、鬱鬱寡歡之懊喪
原答案為A
與第65題
「他要細心地體會他的同伴,對於羞怯的人他要溫柔,對於疏遠的人他要和藹,蠢
陋的人他要寬厚。他要能知道和他對談的是甚麼樣的人,他要避免不合理的引證,
或可以惱人的問題。他很少在談話中顯露鋒芒,永遠不令人厭棄。有惠於人,他必
行若無事。」根據文意,下列何者最符合作者對於「他」的要求?
(A)多替他人設想,使周圍的人舒適而自在
(B)忠於自己的感覺,而不計算他人的反應
(C)常懷感恩之心,並樂於分享自己的一切
(D)能明察秋毫,即使旁人諷刺也彬彬有禮
原答案為A
其中第51題A選項沒有問題(但考這個實在是^^?
想詢問的是D選項為何不正確?
個人從「最羨」一詞可推知作者並不能達到那樣的境界,
對照前面先人那些功業,才會興起此嘆不是嗎?
另外第65題
文本中利用「細心地體會」、「要能知道」等詞彙建構出「他」對於行為的審慎
如果不是明察秋毫,要怎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想詢問兩題的D選項有無增設答案的可能性以及這種閱讀理解的題目要怎麼附佐證資料QWQ
感謝各位大大的撥冗閱讀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