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好讀版
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6_data/20160727_drowing_prevent/index.html
「放什麼暑假啦,為什麼要讓小孩出門?」今年暑假才剛開始,台中就傳出3名學童遭溪水沖走的溺水意外,家長也悲慟地自責痛哭。每年一到夏日,氣溫飆高,戲水成為民眾消暑的最愛。但是,不論是在溪河或海邊,卻頻頻傳出溺水意外的悲劇。
根據消防署統計各消防機關執行救溺勤務數據顯示,溺水事故發生地點每年皆以「溪河」及「海邊」占最多數。以104年為例,其中「溪河」溺水人數256人(占全年溺水人數43.2%),「海邊」溺水人數140人(占全年溺水人數23.6%),兩者就占全年溺水案件的66.8%。
你是否也曾疑惑怎樣才能安心地享受夏日的沁涼快感呢?本專題透過互動圖表,讓你輕鬆學會正確的戲水防溺常識與觀念。下水前有了充足的自救知識,讓你玩得開心又安全。
除了提升本身的自救能力之外,還能如何預防溺水的發生?
暑假前,消防署、教育部多會針對戲水安全宣導公布「10大危險水域」,提醒民眾避免前往。
消防署災害搶救組陳世勳專委表示,一條河流或海岸線這麼長,不可能隨時有人在旁邊跟你說不能下水,民眾不能不把自己的安全當一回事,反而把這些責任加諸在政府身上。
但這樣的公告僅是就溺水人數作為危險程度的指標,並無針對該水域地形特點何以危險與如何預防多做說明。也不禁讓人疑惑,究竟有哪些水域是有救生員管理,可以供民眾安全戲水的?
「你沒有提供資訊,怎麼能怪民眾不到有救生員管理的海域活動呢?」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考試官「JC」(化名)說,目前水域的管理是多頭馬車,訊息散落在各單位的管轄中;連哪些開放水域是有救生員管理的資訊都沒有整合與提供給社會大眾,加上夏天戲水消暑是人的本能和天性,自然就有潛在的溺水風險。
我國的「發展觀光條例」和「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中明訂:水域管理機關得視水域遊憩活動區域管理需要,訂定活動注意事項。
但事實上,目前水域管理並無主要的權責單位,而是分屬多個不同的主管機關。以海岸線來說,港區由交通部負責;國家公園內的海域(如墾丁國家公園),則由內政部營建署管理;國家風景區(如白沙灣)由交通部觀光局主責;範圍以外的,則是由各縣市政府管理。
而地方政府在災害防救的概念下,可能指派地方消防單位協助防溺,設置救生圈等應急的救生設備;較積極的縣市政府,則可能聯絡民間救難團體針對水域熱門景點於熱門時段(如七、八月),派駐救生員協勤。
談到水域管理,JC考試官表示澳洲很早就認知到海洋活動是他們很重要的觀光資源,也因此很早便開始建立制度,包含水域教育和管理。
以海域為例,主要是結合民間力量推動。澳洲海浪救生總會(SLSA)為澳洲最大的志願救生組織,接受龐大的政府補助及企業贊助。他們在澳洲各州設立分會,並下轄幾百個衝浪/救生俱樂部。
重要的觀光據點,如邦迪海灘(Bondi Beach)和黃金海岸(Gold Coast),政府會設置「職業救生員」(lifeguard),由政府支薪執行海灘巡視和救生。其餘海岸線則由民間衝浪/救生俱樂部的「志願救生員」(lifesaver)執行海灘巡邏與救溺。
而他們也致力於推廣救生活動,澳洲的小朋友從小便參加自救和救生的訓練。每個俱樂部之間也都會舉辦救生競賽,再到各海灘、各州及全國的競賽,救生的觀念是一層一層的推廣到澳洲每個地區、每個人。
另外,SLSA也設置了網站提供海灘的資訊,包括天氣、潮汐、海灘是否巡邏等,甚至製作成手機app點出GPS位置,提供給民眾做為前往遊憩的參考。
「我們離別人還有十幾年的差距!」JC考試官表示,我國的救生單位雖然很多但都小小的。沒有政府支持,也沒有將救生擴大形塑成一個英雄的象徵,讓企業願意贊助。
考試官也說,主要還是要政府願意做,並召集各協會一起談論如何進行。或許,澳洲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