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58/4543475
孩童戲水殺手:套游泳圈與「乾性溺水」的隱藏危機
聯合新聞網 張景泓 07 May, 2020
去年八月新北市幼兒園發生一起四歲女童溺水意外,當時莊姓老師和劉姓助教原本帶著
15名幼童在園內游泳池戲水,但莊師中途離開現場更衣,變成劉姓助教一人得照看所有
人。劉姓助教起先也和女童玩水,後來因為聽見其他學童喊救命,暫時抽身查看情況,
未料返回時,女童已趴在水面。
綜觀過往的孩童溺水事件,許多意外發生的原因都是因為大人臨時有事離開現場,導致小
朋友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自行亂跑活動,跑到成人池跳水,或是不小心跌落超過自己身高
的泳池,進而造成意外的產生。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無論在什麼戲水場所,多數家長都會幫小孩子準備游泳浮具,可
能是穿戴式的浮力夾克、大型充氣玩具、各種造型的游泳圈、套在手上的手臂圈等,幫助
小孩在踩不到底的游泳池能夠浮在水面上。
但有了浮具保護,真的有比較安全嗎?
充氣浮具是造成溺水的一大主因
台灣夏天是玩水盛世,各類型水上玩具應有盡有,游泳池較常出現的有游泳圈、手臂圈、
充氣球等;海邊則較常看到大型水上玩具,像是獨角獸、小白鯨、黃色小鴨,可以乘坐在
上面漂啊漂。這些商品增添了玩水樂趣,但民眾也容易因為「坐擁」浮具而鬆懈。
一般來說,浮具造成的意外大概分為兩種:
1. 穿戴浮具意外翻覆,無法脫困導致溺水
市售的孩童游泳圈五花八門,除了最常見的圓形游泳圈以外,許多家長也會購買「綁帶式
游泳圈」或是「有穿腳洞的游泳圈」,以防小孩脫離游泳圈。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小孩戴著這種游泳圈卻不小心翻覆時,反而會因為這些「防止小
孩脫離的設計」造成小孩無法自行脫困,進而導致溺水意外。這種狀況尤其常發生在海邊
,筆者曾多次在海水浴場站救生時遇到泳圈導致孩童無法自行脫困的溺水事件。
2. 乘坐充氣玩具未注意環境,導致自己陷入危險
近幾年Instagram成為年輕人最常使用的社群軟體,許多民眾會帶各種大型充氣玩具到海
邊戲水、拍照。這種大型充氣玩具通常都設計成可以讓單人或雙人乘坐在上面,另外會外
掛綁繩讓他人可以拉動,受到許多人喜愛。
然而,在水中跟陸上移動有很大的不同,當水深達到胸部高度時,在水裡行動就會變得相
當困難。所以筆者很常在海邊看到一種情況:女生乘坐在充氣玩具上,男生拉著充氣玩具
往深水處移動,後來想返回岸邊時卻發現水阻太強無法移動,而男生通常比女生高,所以
已達男生胸部的水深通常也讓女生不敢下水,最後兩個人就一起越漂越遠、開始呼救。
不管是上述哪一種狀況,都提醒我們不能因為有浮具就疏忽潛在危險,即便是有水域安全
觀念的人,也要考量自身與同伴的能力,才能確保意外不會發生。
獲救後別急著回家,「乾性溺水」也可能讓你送命
1. 一般溺水(濕性溺水):
溺水的人為了呼吸空氣,會盡量將頭抬出水面,而在這樣的掙扎過程中水會從咽喉進入;
大概30秒後,因為咽喉進入的水過多造成喉頭痙攣緊縮,將變得難以呼吸;缺氧時間達到
一分鐘左右時,因為身體需要氧氣,喉頭會開始放鬆,此時更多的水將進入呼吸道至肺臟
;溺水的人因為長時間吸不到氣,大約四分鐘後腦部因缺氧開始失去意識,心臟缺氧造成
心律不整,直至死亡。
2. 乾性溺水:
在溺水的意外中,少部份溺者在溺水時喉頭會持續痙攣、無法放鬆,因此水不會進入肺部
1;33,但因為呼吸道緊縮依然無法正常呼吸,最後仍會因為缺氧導致身體機能失調,這種狀況
稱為「乾性溺水」。
美國曾發生過一起「乾性溺水」的意外事故:當時一名四歲的孩童在海邊玩水被浪捲走遭
人救起,但沒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在玩水回家後,孩童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最
後在一週後猝死。
此案例後來經醫師判定可能是「乾性溺水」,但因為事隔一週,所以我們也能說這起事故
是「次發性溺水」,發生主因可以歸結為第一次溺水時嗆入的水已造成肺部功能出狀況。
因此,如果身旁的人在戲水後有以下狀況,請提醒他儘速就醫檢查:
嗜睡倦怠
噁心想吐
咳嗽不止
呼吸費力
喘不過氣
小結
水上意外層出不窮,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過於依賴玩水浮具,導致自己疏忽。戲水
的環境總是多變的,時時刻刻保持警覺才能避免意外發生。如果你真的不幸遇到嗆水或溺
水被人救起,即便回到岸上身體狀況正常,也建議就醫檢查,以防二次溺水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