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金牌已不是唯一目標 職業化道路必須要走
從國際乒聯頒獎上秀英語,到冰桶挑戰;從走進非洲,到進入中學校園……往常“高冷
”的國乒一次次以親切的姿態示人,顯然傳遞著一種信號。
國乒總教練劉國梁在帶隊出征亞運會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第三次創業”
的大背景下,金牌已經不是衡量國乒隊的唯一指標,打造乒乓球運動的影響力,走職業化
道路,將成為國球未來的方向。
金牌已不是國乒唯一目標
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國乒開始“第三次創業”,比起過去奪金為國爭光的首要任務
,“第三次創業”則著力於弘揚中國乒乓文化,提升乒乓球運動的價值。
目前,“第三次創業”正處在第一個四年計畫中。在這個四年的週期中,裡約奧運的
奪金目標當然是重中之重,但“奪金”的權重,卻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金牌已經不是乒乓球隊的唯一衡量指標。中國是乒乓球大國,有這種能力,也有這
種責任,把乒乓球的運動在世界上推廣,讓乒乓球運動在世界範圍內開展得更好,”劉國
梁說。
劉國梁介紹,目前公開賽的跨國配對,歐洲乒乓球學院,冬天和夏天的訓練營,和國
外球員共同訓練等等,都是希望提升乒乓球運動在世界的影響力。
“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每個乒乓人都要有。我們的隊員還是非常積極主動的。就像現
在去學校、部隊推廣,參加一些社會公益的事情,比以前多得多。以前更多的就是三點一
線的訓練,現在除了訓練之外,我們還在社會上做了很多事,”劉國梁說。
努力打造高端大氣國際化的形象
“第三次創業”中一個重要課題,就是提升乒乓球運動的影響力。而這其中的關鍵,
是打造一批“高端大氣國際化”的乒乓偶像。劉國梁表示,人格魅力、綜合素質和精神境
界缺一不可。
“我們一些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他們身上這種體育明星的氣質,形成一種人格魅力,
成為孩子的榜樣,”劉國梁說。
中國乒協年初制定的《中國乒乓球運動第三次創業計畫綱要(討論稿)》中提出,把運
動員的文化測試作為入選國家隊的指標。劉國梁表示,目前的改革已經從國家隊二隊“動
刀”。
“現在二隊隊員的進入進行了改革,文化課考試及不了格,就算打進來了,你也不能
進隊。這樣一些硬性的規定、指標,還要省市教練員,包括孩子家長、孩子本身有這個概
念,”劉國梁說。
拋開競技成績,從迪拜國際乒聯頒獎秀英語,到深圳大學交流中大方地回答各種“敏
感問題”,張繼科無疑是目前國乒隊中最有號召力的“一哥”。劉國梁希望國乒隊中像張
繼科這樣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運動員能夠越來越多。
“張繼科怎麼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現在乒乓球隊最有影響力的運動員,這是他身上的
綜合素質的體現。”劉國梁說,“你看我們的標語,‘提升思想境界’。這個境界裡面
,要橫向地比較,不光是中國隊這些打乒乓球的人,而是中國運動員的優秀品質都需要具
備,這才能夠真正獲得‘跨界’的認可。”
職業化道路很難但必須走下去
在9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
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劉國梁認為,國家的大政方針對於乒乓球運動的產業化是利好,
但也有“很大”危機。
“我們比較有信心佔領市場,因為乒乓球運動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但是並不是說我們
沒有危機,我們的危機很大,”劉國梁說。
事實上,作為乒乓球職業化的排頭兵,剛剛結束的乒超聯賽,就在沒有冠名贊助商的
情況下“裸奔”了一個賽季。
“乒超裸奔只是一個方面,這只是說乒超聯賽受重視程度不是那麼大,現有這種舉國
體制下,奧運金牌與乒超聯賽不是一個概念。在奧運奪金上我們是世界上頂尖的,而在體
育市場上,我們還是剛起步、學習的一個階段,”劉國梁說。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乒乓球因為其運動本身的原因,職業化推進的難度不小。但劉
國梁表示,職業化是中國乒乓球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能否真正達到職業化有很多因素:市場是否能夠做大,人的素質是否能夠達到……
現在很難全方位進行提升。我們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還有很多要摸索的。職業化不是
說行和不行,是必須要走。但是要走好了,要成功了,這個路還挺長。”劉國梁說,“我
們現在所做的,是讓大家更多、更喜歡投入,才能有市場,蛋糕才能越做越大,”劉國
梁說。(王浩明 譚尤嘉)
http://sports.sina.com.cn/yayun2014/o/2014-09-17/152073362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