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聯新規為何推不下去 看看冠軍獎金就知道了!
男雙冠軍的獎金只有可憐的8000美元
剛剛結束的德國公開賽不失為世界最頂級的高水準賽事,但其曝光的獎金表明,國際
乒聯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商榷,而其推行新規的理由也難以成立。
國際乒聯新規之所以被調侃為打卡制,就在於它的核心規則必然會造成一個結果,即
決定一個運動員排名高低的不在於水準,而在於參賽數。這也正是馬龍丁甯劉詩雯等世界
頂級選手排名如此靠後的根本原因。
國際乒聯有個特點,不管心裡怎麼想,公開說法總是冠冕堂皇的。他們這麼解釋實行
新規的初衷:為了鼓勵高水準運動員多參賽,以便更好地拉到贊助商,提高比賽獎金,使
乒乓球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更好的發展。
聽上去倒是頭頭是道,其實完全經不住推敲。我們只需反問一句就能明白他們的理由
是多麼可笑:這麼多年,國際乒聯旗下重大賽事,哪次不是所有高水準運動員都參加,可
獎金有多少呢?有過提高嗎?更別提還越來越低了。
就拿剛剛結束的德國公開賽為例,這可是國際乒聯最頂級的白金賽,大家猜猜獎金有多少
?單打冠軍才28000美元,而雙打冠軍更是才有可憐巴巴的8000美元!這點獎金別說跟網
球比了,跟羽毛球也差得遠。
這就難怪除了中國、日本等少數幾個國家,很多國家的運動員參加巡迴賽都要精打細
算,有的公開賽根本就不敢參加!原因很簡單,獎金還不夠挑費。
這也正是乒乓球在世界範圍內開展得很不理想的原因。其實歐美國家運動員的乒乓球
天賦並不見得比中國差,但他們的體育完全是市場經濟下的優勝劣汰,既然打乒乓球沒前
途,自然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就少,這樣高水準運動員自然就少,所謂的常青樹自然也就多
了,後繼無人嘛。
而中國、日本等實行“舉國體制”的國家則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乒聯一門心思
打壓中國,但由於獎金太低,反而加劇了中國的優勢,這確實太諷刺了。
反過來說,國際乒聯如果改弦更張,把心思放在提升乒乓球商業價值上,通過市場手
段大幅度增加其它國家的乒乓球從業人數,中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必將改變。
可問題是,國際乒聯有這個能力嗎?
本文來自頭條號“柯南話乒乓”
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pingpang/2018-03-26/doc-ifysrfkk0267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