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之前一些盲點還沒突破,這位sky版友沈寂了許久。
沒想到又自己找上門來啊...
前面文章中的影片提到“前臂帶動大臂向前出”這句話,
讓sky版友又見獵心喜了。
如果選擇性地擷取部分資訊再傳播,那跟新聞製造業的做法並無二致。
最可怕的是做這件事情的同時還自認為保持中立,只是純粹分享...
個人覺得假如今天真的是想讓看到文章的球友有不同思考的角度,
那應該是正反兩方的資訊都提出來並列討論,
而不是片面地提出有利於自己的證據...
個人在這邊提供大家幾個思考角度:
1. 小部位vs大部位
手帶腰 如果稱之為 小部位帶動大部位
前臂帶動大臂 是否也可以視為 小部位帶動大部位?
換句話說,身體跟手的相對關係是否可以等同於前臂跟大臂的關係?
2. 影片前面提到“前臂隨同重心”為何應被無視?
sky版友的理由是“重心不是身體部位”
意思是說只有明確講出身體部位才可以被當作參考的材料?
請大家思考看看重心轉換怎麼來的?...下半身兩腿的屈伸來的
重心轉換的結果反應在什麼身體部位? 上下半身的銜接處:腰(跨)
就算不要去揣測原意,影片更前面講的一句更精彩:
“持拍手的重心向下引,手自然跟隨...手幾乎是沒有動的”
所以這影片的主講者要傳達的概念是哪一種?答案應該非常清楚了。
3. 手先動不代表手用力?
個人對於運動生理學僅有粗淺的認識,無法用長篇大論宣傳教義,
但是大家可以簡單思考:
身體部位的動作是什麼作用的結果?我想應該是肌肉收縮。
那手會動(除非裡面全斷只有皮連著)也是肌肉收縮吧。
俗稱的用力呢?肌肉收縮...咦?!
如果任何一位版友有不用力就可以讓手動的方法,請務必向科學界提出...
4. 為何影片會講“前臂帶動大臂向前出”?
很簡單,用一般慣用的說法就是只有兩個字“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