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弟是一名普通的桌球愛好者,
有空的時候也會關心桌球或球員相關的新聞,
大家都知道,國際乒聯一直都致力於推廣桌球運動,
希望這項本來就有很大群眾基礎的運動能夠建立起火熱的
聯賽和商業模式...,可惜,對多數愛好者來說,努力的成效
並不盡如人意,
在眾多改革中,"小球改大"一直被認為是合理方向之一,
但在這一點上我有些不同看法,甚至,我認為這是導致
歐洲桌壇於國際賽場上風光不再的原因之一。
以下,我簡述觀點:
首先,歐洲球員相比亞洲球員在系統性的支持上,處於劣勢,
這影響了他們技戰術的全面性和優化程度。也就是說,歐洲球員
較不容易堅持同一套技術動作而不發生失誤,也不容易
針對主要對手去反覆演練針對性的打法。
我印象中百花齊放的時代,大約有施拉格、格林卡、蓋茲、梅茲、蔣澎龍...等球員
這些球員的優勢,應該說,主要是"特色"兩個字,技術特長很清楚。
但是,缺點的部分呢,也往往很清楚,甚至連我這樣半吊子的愛好者都能
清楚得看出來
有些球員的某個發力動作實在是很不流暢,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老蔣身為直拍選手,正手拉球是令人討厭的彆扭。
類似這種現象在當今的桌壇幾乎是看不見。當然,這要歸功於桌球運動
訓練方式更加系統化、科學化、訊息流通更快速等因素影響,
但在我看來,
球具改革破壞了特色打法蓬勃發展的基礎
比起現在,90s~00s年的小球因為受力面更集中,在咬球上我認為是容易很多,
加上有機膠水的幫助,當時候很多球員能用匪夷所思的動作打出誇張的球質。
而動作的突然性和旋轉幅度的落差極大的增加了比賽的不可預知性,
所以,當年的歐洲名宿並非真正後繼無人,而是器材改革後,神來一筆的
威脅性大大下降,"球感天才"生存的土壤也不復存在了。
針對器材的改革是否成功。就我淺見,是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是乒聯並沒有意識到當時比賽的精采從來不在觀眾看得懂、
看得到那一顆跳動的小白球,而是自己支持的球員和對方不斷拉鋸的緊崩感,
甚至,我們會因為自己看不懂、料不到、跟不上老瓦的反手彈擊而感到驚喜雀躍。
乒聯希望桌球對於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來說更親切、容易上手,這樣的立意
固然是很好的,但顯然不是對症下藥的。桌球運動缺乏的從來不是偶爾會約出來
打打球的受眾,而是被聯賽勝負所吸引的"賽"迷,而賽迷,看得應該是
球員而不是那顆小球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