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hamu (鯨)
2014-10-26 18:49:46※ 引述《medicthinker (耐看型帥哥)》之銘言:
: 有人說 看了一本壞書
: 不但一無所得 還浪費了閱讀一本好書的機會
: 我的失敗經驗有點類似
: 一年前 為了準備創業一直有在看這個版
: 看到建議先去參加創業競賽
: 可以有多一點資源
: 雖然不缺資金
: 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為什麼不撿
: 而且他有一些行銷管理課程 不是講座而已
: 還有會計報表一些硬課
: 我就報名了
: 然後沒有上 後來有內線消息(某教授)告訴我
: 這個比賽的名次都已經內定好了...
: 害我浪費幾個月等它的結果公布...
: 還有準備資料的時間...
: 附上連結 希望不要有跟我一樣的小白兔誤入叢林
: http://fiti.stpi.narl.org.tw/rule.jsp
想請問一下
大大認為的內定是怎樣?
在下公司在幾年間參加過許多政府 / 民間舉辦的比賽 (有些國際)
有時候一舉打敗 95% 對手拿到前幾名 (或入圍台灣代表) 有時候第一輪都沒過
得名時 甚至還有朋友覺得我們是靠 "關係"
什麼叫關係?
什麼叫內定?
像國研院辦的這樣規模的比賽
我可以跟你說 只有偏好 沒有內定
真的要說關係 倒不如說我們長期經營 資訊情報
公平競爭的社會中 如何在一百個競爭對手中突出?
對我來說 每多掌握一寸的情報 就會多幾個百分比的勝算
歷年得獎的是誰? 他們 pitch 什麼? 他們的背景是什麼? 他們的亮點是什麼?
評審背景是什麼? 這個比賽的 KPI 是產品還是產業?
有沒有你聽過很強的團體卻沒得獎?
舉個例來說
國研院、工研院、科技部、資策會這類
非常強調未來的爆發性成長 例如 fund raise 的可能、技術的前端性
family business 除非營收已經穩定 或是有得許多專利、大獎
不然大概引不起他們興趣
我有朋友在創業比賽中得過百萬大獎
事實是,我並不那麼看好他們的這像產品 (so far)
不論是從外觀看、或了解實際情況都覺得有點不太行
但他們真的弱嗎?
未必,至少他們在 present 時有我們看不見的規劃,是做得很好的
他們掌握了必要的資訊 對到了評審的味口
甚至 可能過去有評審曾經跟他們聊過 給予他們"指教"
而他們真的有審慎評估過這些"指教" 而思考出對應的方案
如果你是評審,難道不給願意學習進步的團隊得獎嗎?
作者: wildfires (wildfire) 2014-10-26 19:13:00
結果 得獎的公司有幾間爬起來?爬起來的公司有幾間得獎?
作者:
freewes (張小麻)
2014-10-26 19:27:001F大,你知道得獎電影不一定有好票房的嘛 XD
作者: wildfires (wildfire) 2014-10-26 19:35:00
用私人資金會是真正想創造利潤 用公家錢就根本是.....呵呵 好久的事 不爽到現在 不過別忘了 政府給錢有特定目的 政府的前有法在管(雖然...) 那錢也有部分是我的稅
作者:
vic210 (查無此人)
2014-10-27 10:46:00推
作者:
zzxzero (zzx)
2014-10-27 10:50:00好文推
作者:
maybelay (每一天,每一天)
2014-10-27 11:15:00推這篇,朋友努力參加創業競賽,很清楚他們心血是一點一滴努力而來,最後得獎都落淚了,說都是內定未免太誇張
作者:
lsp33 (LSP)
2014-10-27 19:27:00推這篇
作者:
anecdotes (*++i >> j != &k << *l--)
2014-10-28 16:20:00投wildfires一票。政腐應該全部砍掉這類補助預算!兩個字:「浪費」公帑。德國、日本、瑞典、芬蘭公務員有像台灣公務員這樣拿民脂民膏在「拼經濟、拼科技」的嗎?這些國家的企業「創新」比台灣差嗎?令人嫌惡的公務員!靠公帑為生的團體,就是「不行」才這樣混。有能力的,股票早就在外國上市了,還在擔心「政府何時發佈下一項補助案?」寅吃卯糧?
作者:
Shamu (鯨)
2014-10-28 19:42:00樓上辛苦了,不知道受到多大的鳥氣讓你那麼生氣阿不過整天在生氣、在罵、在嫌有用嗎? 這叫創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