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館長襪子之亂之後,很久沒發文,
最近在撰寫文化部的補助案,
因為撰寫需求也思考了一下兩年來的一些心得,
其中針對零售市場的變化,有一些小想法,
想說寫了也是寫了,跟各位分享一下。
說的不對請鞭,說的對留言點讚關注分享,
總之,全部都是我猜的。
-
大約自2015年後,零售業面臨難以無視的轉變:
傳統上架、陳列、展示、銷售,走下一季的零售模式不會消失,
但是不能否認力道逐漸減弱。零售商與品牌商無法忽視以下三項轉變,
同時也是在變動中站穩腳步的潮流。
-
1.異業結盟的強勢曝光:
不論是金馬影展、大港音樂季、覺醒音樂節、樂團或是電影周邊…,
近幾年這類本該是次要營銷的花邊產品,漸漸成為吸引觀眾眼球的角力項目。
大同家電系列於2017年與金馬影展合作的限量家電商品一掃而空、
大港音樂節指名合作的產品開發品牌在合作案後知名度火速提升
(HANCHOR、Klean kanteen),
LEVIS在推Levi's Engineered Jeans Brand 再製系列強勢曝光前,
與前便利商店推出的集點包款抓回失落的目光,
顯示透過計畫性的專案合作,不僅可以成為穩定的業務收入來源,
同時也能與品牌主線商品的銷售相輔相成。
-
2.新型態的電子零售崛起:
自2000年開始逐漸成熟的電子商務,在2016年之後面臨了更令人措手不及巨大轉變,
原始的”上架、陳列、銷售”已經逐漸不受消費者青睞,
傳統電商平台成為"比價商場"、"庫存散集地",更慘者根本是"線上名片",
比如PCHOME、博客來...等通路。
強調商品使用情境的限時動態的火熱催燒,穿搭、實際使用的影片,
刺激消費者"我想要跟他一樣"進而成為"我想要擁有"的慾望。
「此次不買沒人再帶、少量到貨錯過不再」的期間限定線上快閃團購
或是私人群組通路也逐漸增生,
成為沒有消費明細的"地下經濟",
透過網紅甚至虛擬網紅直播或文章、照片介紹遠渡重樣的獨家商品,
刺激終端消費者嘗鮮或是炫耀"我是新潮高端使用者"的購物心態。
在B2B領域,更產生互聯型SHOWROOM,
透過Showroom單位的線上型錄設置,除了面對通路端BUYER外,
更是品牌與品牌之間交換情報、合作生產降低開發門檻的最佳橋接,
讓新興品牌以合作方式製作高品質商品,互相協助消化成本。
-
3.實體快閃通路游牧出動:
不僅是街邊店的快閃通路,各大小百貨公司也開始玩起了”快閃選品店”模式,
相較以往百貨公司主動創造企業文化、
營造百貨與百貨間的差異性(以台中中友百貨為例),
現代百貨公司同時善用閒置空間,
邀請”策展人”經營接近"展覽情境"的"百貨快閃店中店",
一面填補空缺時間的坪效收入、一面創造百貨不同檔期的品牌差異性、
求新求變吸引消費者,節省了成本又創造了收入。
包含由台創中心主辦的2019文博會,也採用了此種形式,
快閃進入台灣五個文創園區、以及泰國規模最大的兩間百貨公司;
在零售業績轉弱、無力經營活動企劃的情形下,
百貨公司也屢次委託游牧市集經營閒置空間,
讓本為戶外市集經營單位的業者開始共食百貨公司的閒置櫃位,
證實此種零售型態受到百貨集團的青睞。
這是對老品牌設櫃無法短周期變動櫃位、逐漸缺乏新意的挑戰,
但同時也是新興品牌插旗佈點的最佳良機。
-
附帶工商廣告。
如果有服飾配件類商品開發需求、零售或是代理,
或是異業合作,歡迎和我聯繫。
附上我的品牌官方網站:
https://nozzle-qui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