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很喜歡說交通部門都沒讀教科書
實在不是很好
其實你文章裡面提到的很多東西 交通部門都一清二楚
人家也是考過高考的 你以為高考都考些什麼?
更何況很多東西你還簡化說明了 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
臺北市的號誌時制 最初始也是台大用軟體跑出來的
一堆交通運輸的博士大老 被你說不懂教科書的東西 還真妙
早期交工處的總工蔡輝昇 還是國內唯一出"交通控制"書籍的老師
號誌時制可是交工處搞出來的 被說成非專業 真好笑
基本上 這件事情存在著理論與實務上的差異
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懂交通的abc
只是這樣做好不好而已
基本上 獨立路口使用什麼績效指標做為評估準則 也見仁見智
當然最被建議使用的就是最小延滯法
也就是單一路口各臨近路段平均每車停等延滯最小
但是即便如此 臺北市很多路口尖峰時間週期也要超過兩百秒
因為"量太大"或是"時相太多"
以萬華西園路西藏路為例 我用軟體隨便跑一跑 週期就要240秒
這軟體可是用最小延滯做為目標的號誌規劃軟體
臺北市許多路口 由於量大或是時相多 亦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路口紓解率不佳
造成常常車流有溢流現象 一個綠燈週期無法紓解完畢
換句話說 你不只等紅燈 連綠燈也要等!! 因為綠燈不足以龐大車流通過路口
於是駕駛人就看著前方號誌變綠燈 然後又變紅燈 自己還在這個街廓裡
更嚴重的狀況 就是造成等候車隊延伸至上游路口 造成連鎖性的路網影響
因此 長週期因應而生 簡單來講 長週期來自於臨界路口主控之下的週期
換句話說 在幹道上或路網中 需求量最大的路口 決定了最大的週期需求
再進一步進到幹道或路網的層級考量
連鎖性的需求更重要
當然可以像原po說的 用最大週期的因數做為相關小路口的週期 可以兼顧連鎖
臺北市也用了很多半週期
不過原po太簡化了 問題哪這麼簡單
以半週期為例 只能在二次週期連鎖一次 而且綠燈帶比較小
舉例來講 上游200秒(時比130:70)週期A路口來的車隊 累積了130秒綠燈的車流
抵達了下游100秒半週期B路口(時比70:30) (以順向A->B而言)
在連鎖同亮設計之下
第0-70秒 上游車隊是完全續進的通過A與B路口
第70-100秒_ 上游車隊遭遇B路口紅燈 開始累積30秒的車隊
(如果街廓過短 儲車空間不足 這裡已經無法處理 會回堵至A)
第100-130秒 街廓累積的車隊開始從B疏散 上游A車流仍持續灌入
(如上游車流仍大 此30秒綠燈仍將繼續累積等候線長度)
第130-170秒 上游A停止灌入順向車流 但仍可能灌入轉彎車流 街廓車隊則持續紓解
第170-200秒 兩路口均為橫向車流及行人通行
REPEAT
就反向(B->A)而言
第0-70秒 完全續進
第70-100秒 B路口橫向通行 A繼續綠燈
第100-130 B路口綠燈 A繼續綠燈 完全續進
(B的第二週期)
第130-170 B路口綠燈 A路口紅燈 不連鎖
(同順向考量)
第170-200 兩路口均為橫向車流及行人通行
REPAET
以上述最簡單的例子為例
要考量的就有"街廓長度、轉彎車流大小、路寬、行人"等因素
半週期並非完全不行 但是要個案分析
兩週期連鎖一次 中間是斷掉的綠燈帶
隨便一個大路口累積的車流 如果有三十秒的不續進 那影響是不得了
在尖峰時間 許多主控路口連長週期都不太夠了 車隊持續匯入
就不適合採取半週期
更別說行人了 隨便一個行人要走 就至少要讓他過得了馬路
台灣的健康行人都不太走天橋跟地下道 更別說身心障礙者跟老人
以30公尺寬的路口為例 行人就需要30秒的時間 支道綠燈就要規劃35秒(含黃、全紅)
也大大限制了路口綠燈的分配跟使用 行人多的話 那更不用講了
套句學理來講 這就是最小綠燈限制 它也限制了週期的規劃
上面都只是些小例子
任何一個方案也絕對有負面影響呈現在民眾眼前 看到負面就會罵
基本上 交通是一門藝術 須要因地制宜跟量身訂做
每個案例 都要個案探討它的限制條件跟需求進行設計 才是正確的
如果只是套用所謂的教科書 或是參考國外那種不在同一個限制條件下的方案
就做為概括評判是否為"先進國家"的依據
好像也不是很好
※ 編輯: kuloda 來自: 61.228.106.108 (08/30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