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南印度遊記【二四】阿姜塔石窟-前段

作者: polesirius (ff)   2021-09-16 11:47:21
~※ 阿姜塔石窟-前段 ※~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028451
(這是個被耽擱很久才終於完成的遊記)
早年我對印度的認知只有「泰姬瑪哈陵」,會知道「阿姜塔」與「艾羅拉」很因緣際
會,是在家裡小孩的冒險圖書中讀到的,當時好奇上網一查,便被其中藏含的古老雕繪吸
引,將這名字印在腦裡。去年到北印度自由行曾想串聯過去,卻沒訂到機票,這回南印度
行程剛好有包納,應該是老天想幫我圓這個夢吧。
這兩個石窟佔地廣大,窟數也相當多,都各需一整天才能勉強看盡。且因位處偏僻,
就算搭國內線由「孟買」飛至「奧蘭卡巴」,還得再耗費長長車程,尤其是「阿姜塔」,
單趟就需要兩三小時。我選的這家雖沒像某些旅行社那麼誇張,一天解決兩個景點,只挑
最精華的介紹,報名前我也跟業務確認過,會有足夠時間觀覽,但幾天行來,全陪導遊那
副懶散德行,實在令我擔憂會在敷衍中早早收工。
抱著忐忑的心,我跟著大夥來到「孟買機場」,上機前還發生了驚嚇插曲,跟我同房
的醫生阿伯失蹤了。由於他已經check in,飛機也無法將他拋下,幾番廣播,領隊滿頭大
汗四處尋找,甚至還有人瞎猜會不會給恐怖份子擄走,結果..大爺他是去貴賓室休息,然
後睡著了......到底命有多好這麼能睡啊,我每晚也是被他三秒入睡後的震天打呼聲煩得
要死,開始考慮以後是不是該灑錢住單人房。
有驚無險地飛至「奧蘭卡巴」,在雅緻飯店待了一晚,旅行社自不可能天還沒亮就叫
人集合出發,因此當車子於荒原中顛簸著,最後在「阿姜塔」外圍停下,已幾乎是中午。
由於只有售票處外才有菜色不怎麼樣小餐廳,早到的背包客是自己帶著乾糧,餓了在裏頭
找空地吃,但旅行社帶我們這時候來,自然是設計好要跟它報到消費,想著被砍了又砍的
石窟觀覽時間,盯著某些仍在慢嚼細嚥的團員,我不禁在心裡嘀咕,給我快點。
雖然早看過網路照片,實景給人的感受卻完全不同,當爬上餐廳外的盤折階路,長川
切出的馬蹄狀山谷現出形貌,望著崖壁窟洞如珠串般不見盡頭,感動頓時滿溢胸口。畢竟
這可是能上溯至西元前兩百年的遺跡,本來都還埋於叢林蔓草,是十九世紀英國軍官「約
翰.史密斯」來此獵虎,才在追跡中發現的。
循著環帶步道走到「一號窟」,它在編號上儘管為初始,年代其實較晚,因為石窟是
由整區的中段往兩側開拓,以各自的雕鑿手法記印著發展歷史。九、十、十二、十三窟那
時佛教處於部派分裂,興盛的是王族支持的「上座部」,然「大眾部」覺得修行不能只修
自心,須及於眾生,以「大乘」之姿將前者視為「小乘」,反倒漸漸成了主流,「一號窟
」的開鑿便是在此期。
那個年代主宰「德干高原」的「伐迦陀迦」(Vakataka)與北方「笈多王朝」(
Guptas)分庭抗禮,在位者雖信奉印度教,也支持佛教石窟的開鑿,因此光是入口廊柱就
有著精緻刻雕。柱頭可見小人兒撐舉、併聚,疊層的飾帶上為繁密的動物與民生百態。印
度教的影響也相當顯明,往裡走幾步,內門門框團花錦簇,穿插的人們都扭腰擺臀,顯著
婀娜風韻。
不過最為人稱道的還是廳裡,循刻著花藤環帶的列柱間望進,中廊盡頭是奉著佛陀的
聖堂,底座有小鹿象徵他於「鹿野苑」的初轉法輪,往兩側延伸的,則是毫無停歇的斑斕
壁畫。朝左有手持蓮花、代表慈悲的觀音,他優雅地斜倚身姿,豐潤顏臉綴著祥和神情,
旁側有許多捧持樂器的圓胖「緊那羅」於空騰舞。向右,則是與之相對、代表力量的金剛
,他眼眉威嚴,膚色也相應地沉暗墨黑,姿態雖鏡像般呈現斜倚,卻蘊著出招前的凝滯。
這兩幅可算是「阿姜塔」的宣傳照了,宛若雙生卻擁有反差氣質、細節豐富的頭冠顯現了
當年風華,勾著所有觀光客聚擁著,然後往旁一路看去。
壁畫主題多半來由自「本生經」(Jataka),也就是佛陀悟道前的輪迴。由於已有千
餘年歷史,儘管看得出場景簇密接連,崩落的部分讓解讀變得困難,像是缺失了許多區塊
的拼圖,得用想像力去補足。左牆據說是「Mahajanaka」,尚能由宮殿雕柱間辨出復國王
子被諸多女性環圍,在聽聆先知教誨後,跟妻妾們宣告棄世,騎白馬出走。可是被侍從舉
壺洗禮的雖說是「尸毗王」(Sibi),沒找到他很經典的割肉餵鷹片段卻令我疑惑。此外
,資料上所提,以美色干擾佛陀冥想的「魔羅」又在哪呢?為保存文物而減少投光的廳間
,讓我的解讀雪上加霜,只能在茫然掃過頭頂格框的花鳥後,跟著大夥繼續往外探訪。
隔壁「二號窟」的門面乍看比「一號窟」平凡,其實藏了彩繪在門廊,雖迎了無數年
的烈日風雨顯得殘凋,仍能辨得出許多人物披掛著耳墜頸飾,對語舞樂。根據考據,此窟
的出資者是與王家關係密切的女性,妝點上便因此帶了柔美風韻,門框、橫楣、柱頭則延
續了「一號窟」的風格,由逗趣小胖人歪頭晃腦出演。一路瀏覽進去,裏頭是結構類似的
柱廊內庭,於天花板漫舞的花鳥,在中處凝為繁麗的圈環激盪,讓人不禁仰頭端望幾許,
才將視線轉向佛龕。
佛龕的鄰近壁面以滿繪的小佛像串接敘事主題,兩側則多設了副祭壇。右方的比較特
別,奉的是「鬼子母」,她為了餵養自己小孩殺了諸多嬰兒,卻在佛陀感化後,成了佛教
的護法。壁畫比起「一號窟」內的,是完整許多,在這昏暗空間裡同樣難以辨識。不斷分
生的小佛像相對好猜,可能是佛祖在「舍衛城」以無數分身震懾異端,夢見六牙白象後抱
著嬰兒的母性欣喜,估計是描繪佛陀的誕生。然其餘牆面的撩亂人物便讓我花了眼,儘管
書上提了一幅關於佛陀化身「Vidhura」與藥師「夜叉」的擲骰賭局,並解說了「那伽」
王后因想獲得佛心,以女兒美貌誘使「夜叉」行事的橋段,畫裡究竟誰是誰我根本無法辨
認,最後決定放棄思考,先把照片拍好再說。
忙了一陣走出去,「三號窟」似乎藏埋於高處的小門裡,早早就被棄置,「四號」則
可在寬廣的門廊找到裝飾壁刻,以人物堆疊的門框滿特別,有一對騎獸相視奔躍。這間據
稱是整區最大的「毗訶羅」(Vihara),但偌大的起居廳堂沒有任何壁繪,在被前兩窟震
撼過後,顯得落差挺大。即便如此,也並非全然無華,正中聖堂裡,有好幾尊大型佛像與
主祭壇同列,於微明燈光間,泛著寧靜且讓人心定的氛圍。
老實說,身為外行人的我,很難判別廳間維持石層本色是僧侶堅守的簡樸,還是未完
成,僅能藉由書中資料來確認,像「五號窟」便真的是施工半途才發覺地質有缺陷,明明
外廊都已成形,門框亦綴上富含背景的刻繪,卻被迫中止。
不過也是有岩況太好,挖完一層,又繼續發展的,例如「六號窟」。若只是漫不經心
朝裡瞄,可能會以為又是間未完成的簡樸精舍,或直接略過,或僅多望幾眼佛龕,看它融
合了印度教元素,在內嵌飾柱幻化出奇獸「Makara」,再搭接為拱。
其實,它的精華處在二樓,由隱於旁側的梯間往上爬,陽台除了刻著豎槽的支柱,另
有些小佛像在頂額串列。相對於一樓似主要用來起居,此廳感覺著重在讀經講道,不僅設
有一正兩副的聖堂,其中兩間還分出前後室,讓諸多佛像由主壁飾龕裡的展列,轉為兩側
的守望,而後在菩薩祥雲的陪襯下,顯示佛陀的初轉法輪。
可能這也藏著某種佛理吧,初見的不過是虛假表象,得投入真心,以心為眼,才是世
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