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的心

作者: maxchen (無名)   2010-02-11 21:06:15
了解自己、他人的痛苦與受苦的心,會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我們看到痛苦是普世存在的
,也看到生命基本上是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我們自己努力地在打造
生活,但是,痛苦和死亡透露出的訊息是:有另一股力量在引導著生命旅程,我們幾乎無
法控制自己會怎麼死、什麼時候死。我們面臨生命中重大的身體事件時,總是無能為力。
當臨終者不再想要控制結果,讓這個過程自然展現時,通常都可以在人生的最後時光過得
很安詳。只要我們願意學習,死亡可以給予我們很多關於一生的教誨。
阿姜查(Ajahn Cha)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導師與禪修大師,有一位學生在他的身心健康逐
漸衰弱之際,向他請教一些問題。當時,阿姜查剛動過幾次手術,包括腦部手術。這位學
生說,他認為阿姜查正在實踐他一直在強調的教誨:他的身體日趨惡化,朝不保夕,有可
能會死去。阿姜查看著這位學生說:「不要把這些身心變化說得那麼輕鬆,要經歷這個過
程,比你所想像的還要困難。」阿姜查指的是,談論生老病死的無可避免是一回事,而活
著體驗生老病死又是另一回事。
直到死亡發生的那一刻,我們都無法完全了解死亡的模樣。我們可能認為自己知道死亡是
什麼,但是實際情況總是與預期的大不相同,我們幾乎確定無法控制狀況。我們不知道是
否會有恐懼、惶恐、昏沉和疲累?這些過程有它自身的生命,很可能比我們所相信的還要
艱難。
耶喜喇嘛(Lama Yeshe)是一位備受尊敬的藏傳佛教導師,因為心臟病發而被送進醫院。
住院一段時間之後,他寫了一封信給另一位喇嘛,訴說生病期間的情形。信裡寫著:「我
以前從來不知道加護病房的體驗和痛苦,直到我住進加護病房。由於服用的藥物藥性很強
,又不停地打針,還必須依賴氧氣設備來呼吸,我的心完全被疼痛和慌亂所征服。我知道
處在死亡的階段,想保持覺察、不慌不亂,相當困難。生病後的前四十一天,是我狀況最
糟的時候,我的身體狀況很像是墳墓的主人,我的心像一位反對上天的人,我說話像一隻
老瘋狗在吠叫。當我的背誦禱詞與禪坐能力退化後的許多天裡,我開始思考該怎麼辦?於
是,我努力保持高度的覺察,進行讓自己穩定的禪修冥想,如此果然讓我受益良多。我逐
漸再度獲得莫大的喜悅與幸福,心靈力量又逐漸增強了,我的問題也慢慢地減輕、消失。

上述這兩位人物一輩子都在從事心靈的修行,他們勇敢面對病痛與死亡所帶來的挑戰。和
他們兩位一樣,大多數人也可以這麼假設:死亡在挑戰我們能否開放與學習、能否愛人,
以及能否善待與容忍自己?正如勞倫斯(D. H. Lawrence)曾表示:「要小心,而且要保
持溫柔的心面對死亡,因為死亡是件困難的事,我們很難穿越死亡之門,即使那道門是打
開的。」我們很可能會被推到忍耐的極限。當下的環境與情況也很可能將自己帶入心理層
面的陰暗地帶,陷入失望與憤怒的牢籠,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能保持開放的心胸。
我們無法預見自己死亡的環境,也無法預見自己將面對的身心痛苦。我們無法像因應生活
上的許多狀況一樣,安排好自己的死亡。不過,試圖控制並創造一個完美的死亡情境,並
不是重點所在。真正的重點在於潛入我們人性的深處,接受死亡過程的任何狀況。當下發
生了什麼事,我們當下就處理它,就像我們會從一件傷心事或破碎的婚姻學到教訓一般,
我們也從高潮迭起的死亡過程中學習。
阿姜查和耶喜喇嘛奉獻生命,追求徹底認識自己。比起能否從困境中學習並獲得成長,死
亡的挑戰本身,重要性顯得小多了。比起困境本身,學習是一項修行是否得力的更重要指
標。耶喜喇嘛所寫的信,清楚地說明了這個道理。阿姜查對學生的回答,就是想讓學生把
佛學知識放置在真實智慧的大脈絡之中。我猜想,這兩位人物即使在身體極度不適的情形
之下,仍然在學習、成長和教導人們。
隨著病情嚴重之後,心的狀態通常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我們在身體健康時,就能探索到
最普遍的那些狀態,遇到病情嚴重時,我們也許會有較多的準備。了解自己在健康或生病
時,自己如何不斷地落入某些心態,能讓自己與這些心態的能量維持平衡,也較能以「如
是」的面貌來看待它們。
http://www.ddc.com.tw/POP_SHOW.asp?id=235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