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要改為原住民姓,除了牽涉到族群認同,還要考慮系統
性的問題,因為姓名不單單是稱呼而已,還有血親,祖先子孫的辨識
意義,如果只有某些人改回去,或是某代人改,這其實只有個人的意義,
甚至是增加困擾.
其實很多華人到了國外,不論是第一代或是第三代,漸漸就不用中文系統
的名了,當然姓是不能改的.
改為原住民語言的名字,是想要恢復到原來且正確的樣子,這種想法是不是
可以推到 原住民三個字呢? 原住民這稱呼也要改為早住民才對,因為南島語
族不是原來就在台灣的,也是外來的,只是比漢人早,矮黑人比現在的原住民
還要早,就好像用高山族稱呼南島語族是不恰當的.
另外對於南島語族的加分,補助,保障,都要取消,各族群ㄧ律平等,不是
看血統,這種看似保護的措施,對南島語族絕對是弊大於利.
※ 引述《p65919 (小勒)》之銘言:
: 原住民一定得要“改名”為傳統姓名嗎?我認為是“個人自決“
: 改名與否存在許多外在引力,就我個人而言,我會想改名(還沒改),
: 主要是來自與我對自己的“族群認同”,
: 強烈的認同感驅使我對改名的意願,然而“不想改名=無族群認同”嗎?這也未必,
: 畢竟每個人對於“族群認同”的行動方式不盡相同,
: 再說很多人沒改也不是他不認同自己的傳統姓名,
: 而是其他因素使然,如程序複雜或沒時間等等,
: 總括來說,改名的用意及因素對每個人都有其差異,
: 這當中差異影響個人對改名的意願,而我們當然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改名。
: 說到原民台宣傳改名的廣告,我是沒看到拉,不太能了解你的感受,
: 或許是用詞對你來說有些刺眼,或許是原民台在宣傳的用語或態度上要有些改變,
: 不過我認為“宣傳改名”的行動及廣告還是需要的!這可以培養很多精神,
: 如文化復興、文化傳承、族人認同、提升原住民意識等等,因此宣傳改名是絕對必要的。
: 再來針對“亂無章法的傳統姓名漢字”,簡單來說這都是個人意願吧,
: 你可以叫李曉牛、李小牛、李筱牛或李筱,
: 你當然也可以叫馬耀、瑪躍、鷌要,
: 況且以排灣族為例,同一個名稱在各部落也有些許差距的念法,
: 這應該也很難在文字上要求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