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8 536會計師 告一段落啦!

作者: Orangemikan (橘然自得)   2018-10-21 17:00:13
https://imgur.com/5muEE5Y
[背景]
台北大學會計系。目前是公職主計人員。
105年考完公職順帶報名會計師考試,106年專心工作沒有準備,拖到107年開始把剩下的
稅法及三法解決。
[準備方式及各科心得]
審計是考公職那年一併準備,稅法及三法則是107年3月開始上課,7月中開始複習。
使用北一跟高點函授課程準備以下科目,會講述各老師的上課感想,請自行斟酌使用。
審計: 黃喆文
喆文老師的課程不論是觀念上的建立以及公報內文都講解的十分詳細,
老師的「藍筆、紅筆、螢光筆」所畫的重點也都能讓人記憶起來更加有簡單。上課階段,
最好每一個範圍結束後,就把課本後的選擇題寫完,這階段我個人覺得要以觀念架構為先
即可,不用強求自己能背出一條條的公報內容,觀念清楚建立架構比較重要,申論題部份
等考前複習在開始背誦。然後審計這一科,強烈建議要自己整理好筆記,讓自己把審計流
程以及邏輯理解清楚,之後要背誦也比較好背誦來應付申論題。考前以自己的筆記和老師
考前所提供的問答題精選來複習。
當年高考結束已經力竭,發懶了很久,加上沒猜錯的話,高考是某大刀出題,心想應該沒
那麼衰,在會計師考試再遇到一次,所以考前一週才把喆文老師的精選跟筆記拿出來惡補
,然後還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最後申論留了一個小題沒寫,就先行離開了,好險還是有過
,謝天謝地。
稅法: 張季/施敏
張季老師的上課內容真的是十分仔細,讓人能充分的瞭解法條的內容及重點,並且板書清
楚,還會將重要的部分額外整理講義給大家使用。施敏老師是在上過她的商會法以及其財
稅人員資歷後,莫名的想聽看看她的稅法課程,常常帶入她的報稅經驗來講解各項稅目,
也讓我能更加容易有個情境得以帶入並更快速理解,課本每章的重點摘要也是考前複習的
好幫手。
今年因為要邊工作邊念書,加上準備時間並不是非常充裕,所以沒有額外整理屬於自己的
筆記,不過壞處是複習及考前要帶的書份量大增…
這次考稅法的感覺是申論中的計算題不會出複雜的計算,大多是把稅率跟稅目搞清楚即可
簡單計算出答案。因此準備階段建議主要還是將各稅目的主體、客體(範圍&減免)等內容
搞清楚較好,不管是申論還是選擇都可以拿到大多的分數,最後考前複習再將相似適用條
件但不同稅目的部分整理(例如:財產交易、土增、地價、房地合一),稅率、級距、稅額計算等適當的釐清並熟記。
另外考前有自己用老師提供的各稅目出題比例稍作分析,加上個人準備時覺得財產稅、營
業稅、稅稽、綜所部分是我相對比較容易掌握的章節,所以在營所跟稽徵程序就沒有太過
深讀,各項罰則太易混淆就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背誦,只記了一下跨章節比較常見的部分,
所幸這次能順利過關。
三法: 程律/周律/施敏
剛開始在準備三法時,原本是想從程律老師的證交法開始,沒想到第一堂課,就聽到程律
老師說應該先上公司法在聽證交會比較有感,就馬上果斷棄坑,先準備公司法以及商會法

周律老師的公司法,上課時都會先以圖樣以及時間軸等把各章的重點大綱講述一遍,讓人
能先跟著思考一家公司的各項過程會遭遇的問題後,才再將各個立法緣由以及各項法條的
爭議的一一帶出,讓各個法條有生動故事的感覺,完課後推薦的複習方式也十分有效(大
標-小標-內容)。
回到證交法,程律老師講話實在,一針見血的講授方式應該是他的一大特點,並且常會分
享自己實務以及研究法條上的經驗,讓我這個沒接觸過證券投資的人能夠透過他整理的講
義稍稍踏入法律的領域,瞭解一些皮毛,也知道以後千萬別跟律師吵架。
商會法部分,上完3堂施敏老師的課後,考前複習老師講義的摘要,以及之前整理的大鋼
,應該就能解決大部分的考題。
三法是我準備起來,最感到吃力的一科,上課時有老師講解,都覺得沒問題,但是一進入
復習階段,上百的法條真的是會讓人有種窒息感,背了這條忘了那條,最後只能靠著多看
老師們上課的講義內容,以及一些特定的比率、年份、日期、這些構成要件,將選擇顧好
,申論的部分,考試前完全沒時間練習,所以下筆時其實很擔心法律系的改題老師會不喜
歡我的論述,事後也證明申論的分數的確都不高,驚險的選擇都有選對,也才可以低空飛
過這科。
作者: nash6413520 (莊莊莊)   2018-10-21 18:52:00
推原po稅法好高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