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恕刪)
: 所以我覺得 以實際風景來比喻了話
: 一般來講 一個風景畫或照片 本來就會有近景遠景
: 然後你不可能每個遠近物體焦距都對很準 遠近都很清楚
: 這是不自然的 自然的情況 本來就是背景或遠處會較模糊 近景較清楚
: 現在的細節超多的音響系統
: 其實就像一幅風景畫 可是近景遠景都超清楚細節超多
: 整體看起來 反而是不自然的
: 4.所以我可以理解在很多資深音響迷的品味中
: 寧願細節少一點 聲音厚一點
: 因為其實真實的音樂會跟真實的樂器演奏 比較接近這樣
: 沒有那麼多細節 但很多泛音跟厚度
: 這才是真實的聲音
如果從風景畫或目前平面相片的角度來類比,
焦點是固定的,所以景深無法改變,並非所有樂器都應該清清楚楚,
但如果從觀賞真實風景來說,人的眼睛可以不斷的改變焦點,
把近中遠看得清楚的東西都掃視過,也可以專注在某一個物體上,
你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想要的焦點。
這個部分,我記得是在音響神壇與 BIS 錄音師專訪中看過另一種觀點,
錄音師認為要盡量保留各種樂器的細節,才能重現貼近現場觀賞的體驗。
聽現場演奏除了耳朵,事實上視覺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腳色,
當你特別專注在鋼琴師的動作,你的腦袋也會放大鋼琴的聲音,
從而萃取出更多的聲音細節;
在音樂會中,你可以欣賞音樂的整體感,
也可以刻意專注在某一項樂器或聲部的表現,
因為音響重播沒有影像,少了視覺得加強效果,
必須保持更多的細節讓愛樂者自由欣賞。
至於錄音師對音色、樂器間的比例,三維空間感的營造,那又是另外一門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