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適航和手冊製作都是這樣做出來,實際的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4ZXRAJj4
這個叫做初始適航,臺灣因為不是航太工業大國,初始適航是來做文書陳述,但在
航太工業大國,這一些列就是做初始適航,民航局標準組有個初始適航科,待飛機
型別驗證後,完成後,表示該飛機型號已經通過政府認證,接下來就會輪到適航科
,適航科倒是來看航空公司怎麼維持飛機適航。
當飛機型號第一次引入台灣,就是要做初始適航,只是我們只有蓋章的份,因為
飛機已經被FAA、EASA認證了,臺灣CAA沒有什麼必要性,審完飛機是否依照我國
標準(但其實我們標準也是參考FAA、EASA),就是簽名同意,列入本國民航局
飛機管理型號,後面檔檔案室就會多了這隻飛機資料,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接下
來適航科在審航空公司該機型適航作業,飛機原廠資料是非常重要。
影片中有幾個比較重要測試
其實老外都是叫PERFORMANCE TEST,因為在設計的時候大概就已經設定
飛機的PERFORMANCE,是要來驗證這樣產品完成後,是否能有設計時候
的性能。
1.高原測試:測試飛機在高原性能狀況,這個會記載在飛機手冊上,飛機在高原
型能表現。
2. 低溫測試:測試飛機能在低溫下運作,通常以DARK啟動為主(飛機什麼都沒開
狀況下叫DARK),以及燃油和發動機在低溫是否能正常運作。
3. 最小離地速度測試:飛機能進行離地後的最小速度,飛機等於或大於這個速度
都能安然起飛(實驗會測試全發動機運作和單發狀況),不會造成尾擊。
4. 客艙環境測試
5. 外部噪音:會測TOGA POWER,A350那是唬人的嗎...聲音有這麼低嗎
6. 高能量放起棄起飛:以超過V1速度全力煞車測量煞車距離,不開反推,就是要看那個
碟煞狀況,那個測試完之後,還不能馬上接近飛機,待消防車把碟盤灑水之後降溫
地勤人員才能靠近飛機。
7. 自然結冰測試
8.氣候實驗室測試:模擬比現有天氣更嚴苛,機上設備是否能正常運作,這個概念
有點像防洪系統,不可能只依極地平均溫度,一定要會設計超
出那個範圍,到底要多少防洪系統是以100、150、200最大洪峰
飛機他有的設計。
9. 污染跑道測試:就是飛機在大量的水跑道煞車是否有符合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