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版上時常有讓人受益良多的討論,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想法,
對教養相關思考真的是很有幫助哪。
在這個討論串中,一個很重要的思考是「安全」與「規範」,
許多父母會擔心,若是現在允了孩子,當孩子不在眼前時仍會做出危險的行為,
進而危害到自己跟他人的安全。
我想,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重要必須注意到的是自己孩子的個性。
有些孩子確實可能就會乖乖的,但有些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禁止」就不這麼做。
更深遠一點的思考,當孩子越來越大,「禁止」的效果會越來越小。
前幾天有一篇讓我看了眼眶泛淚的報導,在講述一位女兒因快樂丸而死的單親媽媽,
後來發現女兒其實有上網搜尋安全使用方法,但卻還是因資訊錯誤而過量。
她很明確的感受到,傳統的「向毒品宣戰」的方式是沒有用的,
全面的禁止反而使這變得像禁果一樣,格外吸引某些性格的孩子。
能更減少傷害的方法,還是必須要讓孩子們在「不被大人責罰」的狀況下,
正確的學習到這些知識。
完整報導連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8108
因此,正確而完整的說明,對於生命教育其實是很重要的。
這樣的教導,並不會侷限在「溜滑梯」這件事情上面,
而是更全面的對待生活中有些危險但孩子會想做的事情,
不牽爸媽的手走路、閉著眼睛轉圈圈、爬上爬下...太多了。
而這樣的教育,必須建立在父母對自己孩子性格的瞭解之上,
才能找到最恰當的方式。
以我的兒子來說,
他是一個有點固執,但如果你真的很耐心很耐心用兩歲小孩聽得懂的話解釋到他聽懂,
他通常就會願意配合的小孩。
所以我自己的作法是一再而反覆的向他說明這件事為什麼危險,
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可以做,什麼樣的情況下不能做,
讓他擁有「想做危險的事情的時候要有大人保護」這樣的基本概念。
例如逆爬溜滑梯這件事,當他兩歲左右,行動能力可以支持,看過別人這樣爬而想爬,
我是這樣教他的:
Step 1(告知危險)
「這樣子爬有點危險喔,你可能會跌倒撞到或者是被上面的小朋友撞到,
你確定想試試看嗎?」
Step 2(肯認情緒並教如何因應危險)
「所以你真的很想爬對不對?那我們要把鞋鞋襪襪脫掉才可以爬,
而且要上面完~全~沒有小朋友才可以這樣做,不然會撞到喔。
撞到的話你跟別的小朋友都會受傷,會很痛。」
Step 3(區辨「可以vs.不可以這麼做」的情境)
「只要有一個小朋友在走樓梯上溜滑梯就不可以繼續爬了唷,
而且一定要爸爸媽媽在旁邊才可以喔,因為大人可以保護你,
如果只有你自己一個人這樣做就很危險很容易受傷唷~」
這些是分開來,在相關情境下一遍遍告訴他的。
用這樣的方式,「沒人在才可以爬」就不是一種怕犯錯被看到的狀況,
而是跟「危險後果」直接連結的。
在他生活中其他面向,我也會用這樣的方式,
希望讓孩子學到有些事是危險的,而爸媽會保護他、教他怎樣因應這個危險,
所以想做危險的事的時候反而是要來找大人,我們一起研究怎麼做是最好的。
而不是因為怕被罵而躲起來偷偷做,後果更可怕。
我更希望的是,
這樣的基本概念能夠深植在他心中陪他度過讓我現在就開始擔憂的青春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