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兒子快兩歲不願意說話

作者: meimei012 (.......)   2022-07-14 12:57:40
原文恕刪
我的孩子曾經走過2年的早療,希望分享一些經驗對原po有幫助。
4年前,小孩3歲,我帶孩子去評估,起因是幼兒園的老師說孩子衝動性高,比較無法接受指令then反應。你可以想成這是老師的日常分享,但我知道這種類似的內容多談幾次表示老師感覺到困擾了,表示這個行為需要被關注。
我自己開始靜下來觀察小孩,我發現他做事情時眼睛沒有對視,例如手做A事情眼睛看B;與人對話時很會模仿,一字不漏背出來,這是很好的記憶能力,但也表示在聽覺方面很敏感,可能很快就分心了。
我也像媽咪一樣,詢問很多朋友,他們會說「你的孩子真的還好啦!我那個才嚴重balabala」。但說真的,不是這樣比較的,每個孩子的困難都是獨一無二,你只能為你的孩子負責,別人不用為你負責。
如果媽媽第六感都已經發現不對勁,那就去做一些相對應可以回應你的焦慮的積極性的事情。所以,我擷取朋友分享學習跑評估的流程,著手準備。
我同一天排了自費職能諮詢+眼科+復健科。
(1)
自費諮詢時治療師問了我一句:「會不會其實孩子有收到指令,但他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他不願意做呢?」
這句話我到現在都常常提醒自己,孩子可能不只是不會,而是他害怕自己做不好做不到,所以更抗拒。我的小孩現在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理解慢了一點,又很難接受自己做不好,需要一次又一次陪著他渡過那種難熬的挫敗感,他需要學習怎麼表達求救、想被幫忙。
(2)
眼科是我想要確認有沒有生理上斜視或弱視之類的可能,事實是沒有斜視,但後來持續追蹤有發現弱視,這也會造成他的立體感不好。
(3)
復健科就要進行聯評,相關的分享很多人都有文,這裡不細談。
我想說的是,「評估」這件事情不是一翻兩瞪眼證實孩子是什麼診斷,評估是一個全面性理解孩子的過程,它是發展性是動態的。
不是確定有問題才去,這不是你的工作,爸爸媽媽的職責是敏感到這件事情需要被關注,然後積極尋求專業協助。
聯評、自費、教養,這些事情全部都可以同時進行,有時候猶豫了,我們會說是想給孩子一點時間,但我的經驗裡告訴我,更多時候猶豫也是我們想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父母內心也會擔心要面對孩子遲緩的可能。
另,寶貝看起來挺敏感的?(看你描述玩設施的狀態)敏感的孩子(或者應該說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只是有沒有表現出來)很需要照顧者情緒的穩定,如果每當說不出來,大人就會暴走,孩子內心容易覺得自己做不對,就會更抗拒「說」這件事情。
醫院早療很不容易排,媽咪有猶豫就快去,孩子成長的方向無法逆向倒轉,不管最後診斷為何,此時做評估就當是理解孩子,也給自己更具體清楚的教養調整方向。
我直到現在都感恩自己當時的機警,我的孩子沒有拿到具體診斷說是ADHD或ASD,就是判給疑似遲緩得以早療,這段時間治療師給了我許多提醒,也讓我更懂得敏察孩子許多言行背後的需求。
原po加油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