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純線上銀行來勢洶洶,大型銀行面臨「安靜的危機」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8/03/21/digital-banks-coming/
財經新報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21 日
台灣金管會擬開放純線上銀行營運,初期僅開放兩家,LINE 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日
本最受歡迎的抵押貸款銀行早已不是大型銀行,而是一家名為 SBI Sumishin Net Bank
的線上公司,原因是抵押貸款利率低。
日經新聞報導,SBI Sumishin 可以以非常低的利率提供貸款,10 年期固定利率住房貸款
利率為 1.17%,大型銀行的平均利率為 1.28%,線上銀行因為具有精益成本結構,沒有分
支網絡才能壓低成本。SBI Sumishin 還提供其他好處,如免費抵押貸款保險和再融資。
SBI Sumishin 是 SBI 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10 年的合資企業。SBI Sumishin 認為小型數
位銀行可以超越日本現有銀行,包括東京三菱 UFJ 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和瑞穗銀行,原
因就是「沒有分行」。
SBI Sumishin 有 500 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在東京六本木總部,SBI Sumishin 能比現有
銀行更靈活,例如只花一週時間就決定與亞馬遜合作展開 chatbot 服務,提供關於匯率
和銀行帳戶餘額的語音資訊。
儘管如此,線上銀行仍然是日本的利基市場。SBI Sumishin 持有 300 萬個帳戶,存款為
4.6 兆日圓,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在超過 4 千萬個帳戶持有 139 兆日圓。然而,SBI
控股公司最近成立一個 100 億日圓的基金,用於投資並改造日本的地區性銀行。該基金
可能會擴大至 1 千億日圓。
由於地區性銀行面臨多重阻力,包括當地人口減少、地區經濟萎縮、行動和網上銀行人才
缺乏,因此 SBI 控股準備進入銀行並參股,將其轉化為盈利性銀行。
不過,線上銀行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聊天應用程式營運商 LINE 希望利用在年輕族群的
廣泛知名度,擴展亞洲金融服務,LINE 僅在日本就有 7,300 萬用戶,而台灣、印尼和泰
國的用戶數量接近 1 億,允許用戶互相匯款,並用手機支付線上和線下購物費用。
LINE 於 2011 年推出聊天應用程式,憑著智慧手機用戶的需求與深入了解,將與日本投
資網路券商 Folio 合作推出行動投資服務。未來希望擴大在日本以外用戶的金融服務,
服務可能包括行動支付、資金轉移、投資和貸款。其投資產品類似中國的支付寶,提供高
收益的餘額寶儲蓄計畫。
隨著線上銀行侵門踏戶,實體銀行正在萎縮。日本 3 大銀行已宣布計劃關閉分支機構,
淘汰數千職位並引入更多自動化,但批評者仍認為日本大型銀行反應速度不夠快。
穆迪表示,零售銀行需要像便利店一樣經營。認為銀行業並不是一項複雜的業務,因此競
爭激烈,已成為一種商品。而且銀行的營業時間很短,在數位時代已不合時宜。日本三菱
東京 UFJ 銀行過去 10 年來造訪實體分支機構的客戶數量下降 40%,而網路銀行用戶的
數量在過去 5 年中增加 40%。
去年 10 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9 家全球性銀行可能難以盈利。日本前三大銀行集團
,瑞穗、三菱 UFJ 和三井住友均名列榜首。截至 12 月前 9 個月前 5 大日本銀行的核
心利潤較前一年平均下降 22%。一份報告稱 2030 年,銀行將被降級為幕後單位,如創造
金融產品或將大規模交易基礎設施作為公用事業營運和維護,傳統銀行的大部分業務部門
,例如分支機構、銷售人員和後台部門都將消失。
隨著人口的減少,客戶數量的下降預計只會加速。然而,日本的銀行分行數量在過去 10
年裡變化不大,總共有 13,500 家左右,每個分支通常有大約 30 名職員,縮小規模代表
將裁減很多職位,日本三家大型銀行已表示未來預期將減少 3.2 萬個職位。銀行業面臨
進一步的科技破壞浪潮,被視為正在經歷一場「安靜的危機」。
心得:Line看來是很有機會做好純網銀的,看Line Pay的使用人已破二百多萬,
而中信銀和line合推的line pay聯名卡的卡友也破一百多萬人。
就可以看出來年輕人對數位金融的接受度也滿高的,加上幾乎每個人的手機都有
裝line,因此是有機會,但也是要看line給的利率和優惠是否夠殺,就像頂新成立
台灣之星,去年推出188終身吃到飽,方案夠殺,就能夠從電信三雄搶到不少用戶。
所以line如果想從傳統的郵局和銀行搶客戶,推出來的優惠也一定要夠殺才能在
已經overbanking的台灣殺出自己的利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