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的說法很像我之前提到的"雙主場制"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13060100.A.D6B.html
同樣也是以區域來劃分
(我是以鄰近的球場來劃分)
當時也是不少人提出批評
認為美國的單一主場制才是台灣球團應該要學習的對象
但我很好奇
為啥要學習地理環境與棒球文化與台灣差異如此大的美國
而不學習同樣也跟台灣一樣地狹人稠、且棒球文化相近的日本??
更別提
美國職棒有30支球隊
對戰組合比起台灣的四隊甚至六隊要來得多
美國單一球隊最多只會跟同區另外一支球隊打18場(或19場)
主場各半的話
代表自己主場的當地球迷只能看到某某對戰組合9場
新鮮度還算OK
相較於台灣
每支球隊每季對戰40場
單一主場制的情況下
主場各半代表當地球迷會看到某個對戰組合高達20場
說真的
這樣很容易失去新鮮感
當地球迷也會因為看膩而減少場場買單的機率
當然
開闢另外一個主場或許會多花錢
但它同時也解決了一些問題不是??
就看新的方法是會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了
※ 引述《jeterchen (jchen)》之銘言:
: 球隊主場經營已經確定成為中職各球隊往後必走的路
: 較為成功的有桃園LAMIGO
: 其他還有待加油
: 但我想講的是球隊主場不必只集中在單一縣市吧
: 當年台灣大聯盟有嘉南勇士隊、高屏雷公隊 光看隊名就知是跨行政區球隊
: 統一在台南票房中職最差
: 原因很簡單,因為台南市是六都裡面消費力較低、人口最少的單一行政區
: 如果把嘉義也納進來成為嘉南統一獅,我相信票房會改善不少
: 簡而言之,應該把一隻球隊單一"縣市"的思維格局放大到一隻球隊單一"區域"
: 不只票房可能會更好,也能照顧到更多縣市球迷,不要浪費了各縣市的消費力
: 什麼是棒球單一區域?
: 依人口和消費力足不足夠支撐一隻職棒隊運作來分 例如
: 1.台北市
: 2.新北市
: 3.桃園+新竹
: 4.台中+彰化+南投
: 5.嘉義+台南
: 6.高雄+屏東
: 7.東部則採每季巡迴幾場方式大家分一分
: 統一獅可以把主場場次2/3排在台南、1/3排在嘉義
: 只把主場排在單一縣市,對該縣市球迷吸引力邊際效應會降到很低,票房很難好起來
: 除非像人口很多或消費力很高的縣市才適用全部主場排在同一地
: LAMIGO桃園再加新竹妥善經營票房場均可望破9千甚至上萬
: 合體後的1~6區域我想都各足夠支撐起一支職棒球隊運作,有至少達到收支平衡的票房
: 天花板潛力,這是不是中職往後可走的方向?
作者:
suzhou (☂☁☁☁☂)
2018-02-07 13:31:00歐力士表示
作者:
CTBA (終猾蚌邪)
2018-02-07 13:40:00看票房,一個玩屬地主義的 vs 一個全台跑透透的掉20趴
作者:
Y225 (再來一次)
2018-02-07 13:43:00學日本?日本也是大部分比賽都在一個主力球場
作者:
okajimatt (Shohei Otani #11)
2018-02-07 13:52:00日本的區域整合是指整體面 和只在單一球場比賽是兩回事日職也是大多主場在單一球場 對戰組合應該跟隊數有關吧
國外就是神呀,連台灣那麼丁點的小也在那喊屬地,笑話
作者:
akizut (阿庭)
2018-02-07 17:18:00要幾個主場都無所謂,只要品質維持跟原本的一樣(商店街、煙火、乾淨的廁所等等),但現況就是球團資源只夠維持一個球場拿去年的富邦跟lamigo,如果票價一樣,捷運也會到,你要去哪一個
?????美日韓100%都是單一主場,雙主場是過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