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谷二刀流真的是長遠之計嗎?

作者: EDDIEHA (EDDIE)   2018-06-02 13:18:06
※ 引述《DogCanFly (小狗會飛)》之銘言:
: ※ 引述《bons2 (就是現在)》之銘言:
: : 認真討論
: : 大谷真的是很有天份的球員
: : 但事實上有天份的球員也不少
: : 沒辦法正常投一休四,甚至也減少投手的調整,精進自己的控球
: : 這樣值得嗎?
: : 雖然以球迷的角度就是喜歡見證一些奇琶
: : 但現在棒球分工很細,應該把自己的専精的角色做到最好不是嗎
: : 打擊雖然可以提供一些貢獻,但是人外有人
: : 而且一週打三場累積的數據也不會多漂亮
: : 6HR是不錯,但是Torres也已經9Hr了,更不用說好幾個18Hr的
: : 我知道這個問題可能是月經文
: : 不知大家覺得二刀流打下去到底是不是長遠之計?
: : 受傷的風險是否會更高?
: : 二刀流一季20Hr,10勝未來合約會拿的比一個20勝300k的投手更大?
: 關於所謂的短期、長期,經濟學家凱恩斯有一句經典名言
: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 人生可能有千百種不同的過程,但是結局永遠都只會有一種,那就是死亡凋零
: 如果你今天具有優勢的選擇能力,你希望你這一生路上的風光是什麼模樣?
: 對你而言,穩扎穩打、拿一份大合約是一個理想的終點
: 就跟前幾年很多長輩都會勸告年輕人
: 考一份公務員穩穩地就好,不要想太多,不要想去外面闖,薪水穩穩領到死就好
: ?
: 人生有無限可能,有些人真的照這個建議做下去以後,幾年後就感到痛苦不堪
: 把所謂「鐵飯碗」辭掉的人大有人在,因為內在的靈魂已經激烈的告訴你答案
: 這不是你要選擇的人生
: 回過來看看大谷,他在日職2017年的薪水是2億7千萬日幣(約新台幣7600萬元)
: 但他選擇放棄,即使未滿25歲,他也願意只領大聯盟最低薪挑戰更高殿堂
: 如果要考量金錢,大谷只要在日職再等兩年,大聯盟的簽約金至少數千萬美金起跳
: 大筆白花花的鈔票,大谷為什麼不再多等兩年?
: 在棒球成就和金錢報酬的權衡上,大谷已經表達的非常清楚了
: 只要能夠承諾給他打DH和穩定先發,不論薪水多低,他都願意到大聯盟
: 但偏偏仍有不少人用大份豐厚報酬的合約來期待大谷的動向
: 在大聯盟能夠投打雙棲,大谷的存在本身就是百年來人類棒球運動的奇蹟
: 放棄這項奇蹟,在投與打之間只走一條路,靠著打棒球謀生計對他也許也不甚困難
: 那得到一份穩穩地合約收入以後呢? 車子越換越貴、房子越換越豪華,接下來呢?
: 快快樂樂、三餐無虞地度過餘生嗎?
: 記得「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 當你有能力選擇走不平凡的路
: 把上天給你的奇蹟發揮到極限,可能才是讓你此生快樂的來源
Hi 小狗不會飛
Keynes講出 In the long run …,的時空背景是指1920-1930年間的經濟顯學,把均衡點
認為長期自然會發生的。但Keynes認為政府應該插手介入,讓市場回到均衡。故才說In t
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但是,In the long run, 大谷......。這些都不重要,只要大谷自己爽就好,完全不甘

黑、谷粉的事,這跟Keynes 解釋一群人的經濟行為差很多呀。 小狗不會飛
解釋大谷選擇,用Coase的交易成本來看更明確。因為詭異的制度,產權歸屬於Mlb這一方
,假如大谷想要提前2年來美國,變相的等於要用錢來買練習機會、登板次數,所以大谷
當然要用同樣的錢買到最多的上場次數,最後天使最低聲下氣,簽到大谷。
反之,2年後,產權歸屬於在大谷,大谷當然就會選擇同樣的工時,看誰給的錢比較多了
。這些都建立在經濟學自利的假設。
用金錢來解讀大谷一定失敗,除非考量交易成本,要不然無異曲線、Mr、Mc只是拿來練微
積分的遊戲。
作者: cena0605 (姜西拿)   2017-06-02 13:18:00
恩恩 跟我想的一樣
作者: sustainer123 (caster)   2018-06-02 13:19:00
你要不要排個版啊?
作者: EDDIEHA (EDDIE)   2018-06-02 13:21:00
研討會中午手機發文 ,抱歉
作者: polanco (polanco)   2018-06-02 13:21:00
作者: HidekiRyuga (酷教信徒流河)   2018-06-02 13:21:00
你可不可以把對方的稱呼打對 基本禮貌不懂?
作者: ilovedandan (我愛丹丹 天天丹丹)   2018-06-02 13:22:00
這文到底要討論到哪裡去阿 從內子宮都談到外太空去了不過就是一個谷酸起個頭 結果一堆認真文
作者: WeGoStyle (哥是薇閣style)   2018-06-02 13:30:00
也不是說認真文,只是這文就斷章取義,跟有些記者隨便挑個名人說過的話來放入文章完全一模一樣實際上凱因斯講這話跟勵志完全搭不上關係另外或許可以從消費者剩餘來解釋大谷提早入mlb行為?
作者: EDDIEHA (EDDIE)   2018-06-02 13:39:00
不太適合,不一定會有消費者剩餘。更何況,因為制度關係,現在是生產者剩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