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回來解釋一下。
※ 引述《king665714 (花生嬸魔術)》之銘言:
: ※ 引述《Atkins13 (Atkins13)》之銘言:
: : 原文吃光光,其實也算季經文了,
: : 舉凡南北經濟差距、球場位置環境、交通運輸、硬體條件......
: : 但到現在都還沒有人搬數據,那我來用歷史數據說話。
: : 以下是官方職棒16~30年各球場的平均觀眾人數,並註明該年重要事件。
: : (但數據太龐大,為版面簡潔只隔年取數據請見諒)
: : 先講結論:(除了上述原因外)
: : (1)南北經濟差距絕對不是主因
: 對啊還有交通建設、城市發展,所以說穿了還是經濟問題
: : (2)主事者(球團或地方政府)的態度也很重要,有好時機也要懂得把握
: 這個可能沒那麼簡單
: : (3)戰績球迷的存在,常常輸球的話球迷就會在路上塞車
: 這我同意 雙北那個球迷腹地主場還要靠客隊球迷撐人數的
: 引用的歷史數據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我也吃光光了
: 統計老師都要哭了 拿場均排名去算進場會不會太好笑
: 如果固定主場 那比場均才有意義
: 如果一年比個兩場比賽 然後都破萬人 你跟我說比賽超夯?
: 要不要把其他場均名次比較後面的相乘場次看看?
: 相比之下 哇噻 還真的是南北差距問題誒。
這點是我發文表達不好問題,沒特別寫清楚,比較的只有黃字部分而已,
都是該年排20場以上,樣本較大以排除假期偏差跟飢餓行銷偏差,
所以像斗六2005年的離群狀況我通篇是沒考慮的。
至於為什麼用地區別比較,是因為台灣幾乎到這兩年才"大部分"落實固定主場,
早期大家幾乎都在全國巡迴,根本沒辦法把球隊跟特定球場找出對應關係。
: 不是完全南北差距拉
: 可是如果以南北做切割的話
: 阿就真的事實擺在眼前啊
: 你所引用的數據就是用來說話的依據。
: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可以看少少場次的場均
: 就可以說南北沒有差異拉。
同上,所以我等等回去修文註明。
: : 先講消費水準問題,南北差距早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
: : 但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原來各地票房很長一段時間是互有勝負的,
: : 雖然台南幾乎都是在後段班,但澄清湖曾經相對上好過一陣子,
: : 南北各地也輪流當過爐主。
: : 這一切在2013年後開始有了變化,
: : 經典賽後各地票房雨露均霑,義大更借曼尼旋風坐住票房前段班,
: : 但隨著各球團經營方針和態度不同,
: : 就結果上,義大跟統一沒有留住太多新增的球迷,
: : 台南跟澄清湖從2015年就穩居後段,之後再也沒有衝上來過。
: : 所以真的是消費水準決定一切嗎?至少數據上是否定的。
: 場均X場數 結果就出來了
: 話就不多說了。
若只看黃字的部分,確實不是絕對的。
: : 最後還可以從2011年台體大變爐主,
: : 2015年/2017年洲際慢慢被桃園拉開,2019再一次追上來,
: 17年你又引用錯誤...17年後來還打進TS呢
: 那年是因為五虎事件好嗎
2017年進TS是靠桃猿上下全拿,中信第一輪下剋上才得到挑戰權,
你去看逐場記錄確實這年戰績差票房就掉(但2016一度追上來,剛好沒採樣到)
: : 也能看出除了話題外(如恰恰引退),戰績對票房的影響也不小。
: : 剩下的讓大家解讀去。
: 一個場均 各自表述 呵呵。
: 南北差異 就是事實。
: 雖然戰南北一點意義都沒有。
從沒否認,比"量"的差距就是在那邊,
但過度歸因於南北差異只是掩飾球團經營功力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