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追根究底,
都是人生策略的問題啦。
我們常說:
盡人事,聽天命。
再延伸一點:
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又或者再科學一點,
就是條件機率的應用而已。
哪些條件已經被確定了?
哪些機率自己可以調整?
哪些機率自己無法控制?
把這些事情搞清楚,
做出最大勝算的策略,
成功失敗也就都是數學結果,
沒有什麼好生氣。
在約會之前:
你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魅力
謹慎選擇合適的對象
設定好要損耗的金錢
而在約會之中:
就是專注當下的良性互動
守住自己的停損點
至於約會之後:
如果你喜歡對方,
那能否發展後續的決定權,
其實是在對方手上,
這強求不來的。
但很多人策略卻錯的離譜:
約會前不提高自身魅力,
不慎選合適對象,
也沒有設立停損點。
約會時沒有專注良性互動,
花費也超過預期。
約會後當木已成舟,
才來抱怨女生當乞丐蹭飯,
自己卻沒有得到感情或肉體報酬。
這樣不是很好笑嗎?
與其花時間去道德批判女生,
不如回頭好好檢討自己的策略,
那才會對事情更有幫助。
但如果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
結果不如預期又該怎麼辦呢?
比如說養育小孩。
在生小孩之前,
你可以決定要不要生?
要找誰生?
在生小孩後,
你可以決定要怎麼教育,
要怎麼引導,要怎麼支持。
但是當小孩成年定型後,
如果不合乎你的期待,
其實也只能接受了,
因為這時候要不要改變,
決定權完全是在小孩手上的。
如果可以,
誰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有份好工作,
在社會上受人尊重,
而且可以發揮天賦讓社會變得更好?
但如果現在小孩已經快40歲,
而且待業10年了呢?
你知道這個小孩後續很難改變了,
但也沒有足夠的生命和體能,
放棄這個老的,
再去培養一個小的。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你當然還是可以試著引導,
但要記得,
決定權已經100%在小孩手上了,
不要有太多期待,
更不要有太多情緒。
反而要學會轉化心境,
更專注在自己能決定的事情上面,
也就是去看小孩待業的優點。
小孩有比較多時間陪父母
小孩會比較聽爸媽的話
可以讓小孩依賴一輩子很開心
我在回報小孩上輩子對我的恩情
或許這就是最適合小孩的生活
這些想法不用合理,
也不用讓他人所接受,
只要自己賦予其正面的意義即可。
說穿了,就是朝宗教方面走了……
到這個地步,
最重要就是眼界要大,
想想宇宙的浩瀚、人類的渺小。
待業10年也好,黃仁勳也罷,
在宇宙的尺度下都差不多,
無從比較,也無須比較,
都是很豐富的人生,很好的選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