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Buddhism 看板 #1J6fTPjh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看板: Buddhism
標題: [報導] 西藏貝葉經6萬葉“佛教元典”為何千年不朽
時間: Sat Mar 8 12:06:46 2014
佛門網:西藏貝葉經6萬葉“佛教元典”為何千年不朽
http://cnews.buddhistdoor.com/cht/news/d/44520
中國新聞網
2014-03-05
西藏博物館的貝葉經專庫裡,巴桑羅布捧出一個樺木囊匣,小心翼翼地揭開一層又
一層或棉或絲、用藏藥浸泡過、有防蟲效果的包經布。最後,他翻開樺木護經板,露出紋
路清晰的淺褐色貝葉,充滿奧義的經文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貝葉經,是紙張發明以前,古印度僧人為了弘揚佛法而書寫在一種棕櫚葉上的經文。
佛教典籍浩如煙海,而梵文貝葉經被認為是最接近釋迦牟尼原始教義的“佛教元典”,其
文物和文獻價值不言而喻。
自2006年以來,中國政府啟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西藏梵文貝葉經普查工作,加強貝葉
經的保護與研究。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和歷史變幻的影響,在貝葉經的誕生地印度和尼泊
爾已經很難找到這種珍貴的經書,但在我國西藏自治區,仍有近6萬葉貝葉經存世。
巴桑羅布是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的專家。他向人們展示的是一部《婆
羅門行續》。經文墨色濃郁,貝葉中央有方形插圖,大約5厘米見方的畫幅裡繪著體態生
動的佛像,色彩飽滿艷麗、筆觸細若蚊足,精美程度讓人歎為觀止。更讓人驚歎的是,據
考證,這部貝葉經成書於公元10世紀到11世紀,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了。
“西藏的貝葉經保存得特別好。這裡自然條件好,比較乾燥,篤信佛教的民眾對經書
有很強的保護意識。傳統的包經布加護經板的保護方法也非常有效。”巴桑羅布說。
據統計,西藏自治區目前有近6萬葉、近12萬面、1000多函(種)的貝葉經存世,主要
成書於公元8世紀至14世紀之間,大部分為梵文寫本,也有少量藏文貝葉經,散布於西藏
博物館、布達拉宮等多家保管單位。
此外,在過去6年的普查工作中,研究者還發現了一些貝葉經式的紙質經書,以及梵
、藏對照的紙質辭書,證明早在1300多年前的吐蕃時期,梵藏譯經活動就已經非常發達。
貝葉經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專家次旺俊美告訴記者,經過整理編目,由7名專家組成的
課題組把這些貝葉經分為22大類,涉及佛教哲學、倫理學、邏輯學、語言學、醫學等多個
研究領域。“這裡基本涵蓋了藏族傳統的‘文化十明’,甚至還包括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
《吠陀》。”次旺俊美說。
“西藏梵文貝葉經的普查、編目工作啟動於2006年,我們本來以為兩三年就能搞完了
,沒想到足足做了六年。”次旺俊美說。
為加強貝葉經保護工作,西藏自治區7地(市)均成立了相關辦公室。在各地初步摸查
的基礎上,次旺俊美帶領的課題組專家還廣泛參閱了藏文、漢文、英文有關資料,梳理歷
史上梵藏譯經活動開展的地點、主要譯師活動的範圍,行程17000多公里尋訪貝葉經。
“我們對全區41個縣的65個部門和寺廟、3個遺址、5家收藏經書和文物的重點戶和個
別僧舍進行了登門復查驗收。基本上資料顯示可能有貝葉經的地方,我們都去轉了一遍。
”次旺俊美說。
“找到一些流傳在傳說裡的經書,真讓人興奮。”次旺俊美說,“比如傳說在第28代
吐蕃贊普(王)時期,曾有一部《寶篋經》從天而降,落在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裡。我
們真的找到了貝葉經的《寶篋經》,而且找到了幾個不同的版本!”
在充分肯定傳統保管方式行之有效的基礎上,課題組還與文物專家商討,改善、加強
了貝葉經的保護措施。
“有些包經布、護經板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破損了,我們製作了統一規格的包經布、護
經板、木製囊匣和函頭標識。”次旺俊美介紹,“像博物館這種比較集中的收藏部門,改
造了專門的庫房,對零星保存的部門配備專用保險櫃。”
為了在加強文物保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體現貝葉經的文獻價值,課題組還在普查過程
中對貝葉經進行了就地彩色影印,並在影印件的基礎上新編了目錄,編撰成共有61冊的《
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影印大全》和共4冊的《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總目錄》。
貝葉經作為一種穿越了千年時空的一手資料,對於研究佛學、藏學、佛教歷史、佛教
繪畫、古印度文化、中印文化交流等課題有著巨大的價值,因此廣受海內外學者的關注。
“梵文是一種基本沒有人使用的語言,不好學,學了也不好就業,所以國內的梵文人
才面臨著斷檔的困境。”次旺俊美說,目前課題組7名成員中,有三人有過專門學習梵文
的背景,但即便是在編目這項基礎性工作中,也是邊工作、邊學習,“一個字一個字地摳
”。
2010年9月,西藏自治區教育部門啟動了相關人才培養計劃,委托北京大學培養專門
的梵文人才,給西藏貝葉經的研究帶來了新希望。
與海外學術界開展的貝葉經研究相比,中國的研究工作相對滯後。次旺俊美說,保存
完好的西藏梵文貝葉經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優勢,目前,已完成的編目工作為進一步深入研
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學術優勢,還需要有更多的專門人才和更好
的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