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我們研究佛陀的阿羅漢弟子眾的修行生活,就可以明瞭他們都是跟著佛陀的指導而專心修
: 行,盡力發揮本身所能到達證果位。佛陀親身教導他的弟子眾,即使那些已證到第一,第二
: 或第三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的弟子眾,也不應該停頓修道,應該再專心修行至達
: 終點,也就是阿羅漢果位。在《法句經》的第166句,佛陀說:「利益人的事如何重大,不
: 可廢棄自己的責務;知道自己的責務,應常專心自己的責務。」在證了果位之後,他們就再
: 也不會自私,而且跟著佛陀同心協力去弘揚佛法,馬勝比丘如此;阿那律尊者如此;大迦葉
: 長老如此;富樓那尊者如此;聖弟子都是如此。佛陀入般涅槃後,都是這些阿羅漢弟子眾在
: 結集佛經、律典,來保障佛法繼續一代代正確的流傳下來。
: ........................
: 在《如是語》中佛陀說的很清楚,有三種人能真正利益世間上的眾生:「比丘們,這三種人
: 的出現在這個世界是為了利益眾生,使眾生快樂,以慈悲心看待這個世界,以及為了帶來善
: ,利益及快樂給天人和人。是那三種呢?比丘們,在這當中,如來出現在這個世界,他是正
: 等正覺者,也即是阿羅漢……凡是覺悟證果的佛弟子,也是阿羅漢……比丘們,還有那些正
: 在勤修,多聞,嚴修守戒的佛弟子……。」在這裡表明的很清楚了,佛陀是第一種人、他的
: 阿羅漢弟子眾是第二種人,能夠真正的利益眾生。如果他們都好像北傳教法所說的那樣自私
: ,他們沒有可能會證到第一果位的須陀洹,因為須陀洹已經斷除我見。第三種人能真正的利
: 益眾生,是因為他們真誠捨離世間去修道,以這啟發性的模範來鼓勵眾生修行。
: ..............
只有一點要注意: 北傳佛教並非只要利益眾生而不重視自己的修持. 如果
自己的煩惱不能消融到一定程度, 利益眾生都是帶煩腦的善惡混雜業,頂多
昇昇天, 善業遲早消耗殆盡.
因此大般若經才會說自修苦空無常無我, 要有一定的解脫道的訓練.金剛經
也才會說, 菩薩通達無我法者才真是菩薩.
三乘菩提差在哪裡呢? 大乘把視眾生的苦為己苦也當成修無我的一個課題
。它把緣起的原理更徹底消化吸收得到一個結論: 眾生其實是休戚與共,
彼此緊密相關, 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如果不能更大範圍解決眾生的苦
, 自己儘管努力解脫, 所達之無我仍有其限制.
因此在四聖諦的基礎下, 擴大心量成為大乘佛法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課
題. 此外,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所碰到的一切境界也是一種證無上菩提不可
或缺的訓練.
另外,很多人對北傳批判二乘者無慈悲心忿忿不平, 其實這當然是北傳的一
種誤解,但是慈悲心的流露程度會表現在行為上,毫無疑問,二乘行者較關心
在自己的修持上,修持的目的還是求自我解脫,而不是利益眾生.
尤其在突破頂位或行捨智後. 涅槃味會越來越重,能夠利益眾生的時間幾乎
將所剩無幾.時候到了還是入涅槃. 這很明顯不如佛陀的累世所發大願的大
悲心所能展現的張力.
而且,在阿羅漢的行為表現上, 我們確實也見到某些阿羅漢幾乎不說法的,
當然也可能是他累世沒修口業與辯才故.所以,講二乘無慈悲心固然不對,
但是慈悲心不如佛菩提強烈應該無庸置疑.兩者在程度上確實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