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之銘言:
: 南傳:相應部22相應87經
: 「跋迦梨!你怎麼想:「色是常的,或是無常的呢?」
: 「無常的,大德!」
: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或是樂的呢?」
: 「苦的,大德!」
: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適合認為:『這是我的,
: ^^^^^^^^^^
: 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 ^^^^^^^^^^^^^^^^^^^^^^
關於上乘證果破除我執的涅槃進程,以及大乘菩提與上乘涅槃的差異,
以下盡力說明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謹供參考,敬請指教。
上述佛陀關於觀照五蘊無我的開示,是在上乘經典屢屢出現,而在
中部109經/滿月大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09.htm
相應部22相應82經/滿月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00.htm
都記載了佛陀對於觀照五蘊無我到證得究竟解脫涅槃的綱要開示
五蘊是存有現象的五種層次,而凡夫會妄執存有現象為我,也就是執著五蘊有我。
執著五蘊有我,就是未證初果者的身見,證得初果才能徹底斷除五蘊有我的身見。
但五蘊無我的相似體驗,在證得初果以前的深入觀智階段就可能有,
只是凡夫如果觀智不能維持,就會退失五蘊無我的般若波羅密體驗。
經中記載某位比丘詢問佛陀,何謂身見?而佛陀以相關五蘊各蘊的四種觀點,
總共二十種觀點可以含攝身見。所謂「身見」,是指”已然存有的自身實體”;
又被譯為「薩迦耶見」、「有身見」等(下文謂「我身見」),也就是自我的實體存在。
佛陀回答比丘所提問題『怎樣是沒有身見呢?』,而說
『比丘!這裡,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是見過聖者的,熟練聖者法的,善受聖者法訓
練的;是見過善人的,熟練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訓練的,不認為色是我,或
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不認為受是我,或我擁有受,或受在我
中,或我在受中;不認為想是我,或我擁有想,或想在我中,或我在想中;不
認為行是我,或我擁有行,或行在我中,或我在行中;不認為識是我,或我擁
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比丘!這樣是沒有身見。』
然後針對初果聖者沒有身見的我執問題,比丘再問佛陀
『關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身外諸相,怎樣知、怎樣見、
而沒有我作、我所作、慢煩惱潛在趨勢?』
而佛陀說明必須對於一切五蘊現象觀照證知到如下體驗
『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才能證阿羅漢而徹底解脫。因此,區分從凡夫到有學無學涅槃的我執見解如下:
凡夫「我身見」是覺執五蘊有我的存在。
初果「我作見」是覺執五蘊乃我之造作─五蘊無我,但有我在造作五蘊。
二果「我所作見」是覺執五蘊乃我所影響之造作─五蘊無我,無我在造作五蘊,
但有我所影響在造作五蘊。
三果「我慢潛勢見」是覺執五蘊乃我所自慢潛勢所影響之造作─五蘊無我,
無我在造作五蘊,無我所影響在造作五蘊,
但有我慢之潛勢所影響在造作五蘊。
四果就是徹底破除我執而解脫。
圖表關係如下,表中●代表有執著,○代表無執著:
我身見 我作見 我所作見 我慢潛勢見
凡夫 ● ← ● ← ● ← ●
初果 ○ ← ● ← ● ← ●
二果 ○ ← ○ ← ● ← ●
三果 ○ ← ○ ← ○ ← ●
四果 ○ ← ○ ← ○ ← ○
只要破除身見,就是入流聖者,不再退轉於輪迴境界。
而漸次破除表中四見的修行歷程,就是上乘證果破除我執的涅槃進程。
而凡夫尚未破除身見,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未有慧觀能力的凡夫,尚未見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一類是具有慧觀能力的凡夫,已能見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大乘菩提進程的修行,所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無住涅槃境界,是慧觀凡夫的高深定境。
其所謂不住涅槃,就是不入上乘的解脫涅槃,或誤以無想定為涅槃,尚未破除身見。
其所謂不住生死,其實是居於欲界頂的自在清淨境界,而以為成就佛果報身淨土。
而其誤解以為解脫的種種諸佛報身世界,就是相關大乘的華嚴世界。
大乘修行成就而成為欲界頂神的所謂佛菩薩,因為具備生滅智到壞滅智的慧觀能力,
所以也會了知體證三法印,在慧觀中也了知到近似五蘊無我的深刻體證。
但祂們還有一個對於覺性或佛性的大我執著;祂們體證到生滅法中無我,
但祂們尚未體認到顯現生滅法的根本識蘊境界也是無我,尚以為有著不生不滅的佛性。
所以修行菩提的過程,首在證得本覺;禪宗自性或密宗明空皆與此有關。初證本覺就是
《楞嚴經》所謂『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
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圓覺經》所謂『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
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然後就是以此自性明空本覺為基礎,來漸次修定修觀,以圓滿廣大妙覺境界,
也就是相關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漸次達致大乘所謂妙覺佛果的圓覺境界。
上乘慧觀的涅槃進程,為求真正破除無明我執,
必須專注當下,以敏銳觀慧見壞滅而捨離而證涅槃寂滅。
大乘(密乘)的菩提進程,為求廣大覺知境界而誤以為在破除無明,
必須覺知廣遍,以廣大觀慧定力,粉碎時空而證致如如不動的菩提圓覺。
何謂「如如不動」,因為修行者破除時空概念妄向,卻心不專注當下,而觀廣大境界,
所以見到一切所觀時空範疇過去現在未來的生滅現象序列如似不動呈現。
舉例來說,用電影影像來勉強比喻生滅法的觀察。
譬如電影是由許多影像的連續播放,而形成連續變化的印象。
當你只能敏銳專注在電影當下一幕,就只會見到一幕幕影像快速顯隱的生滅過程。
□ □ □ □ □ □ □ □ □ □ □ □ □ □ □ →播放方向
生↑滅
你的專注當下觀察
而當你可以看到放影機的一堆前後影像時,你會覺得有許多不動的影像存在,
在你觀察範疇內的最後影像漸次出現,在你觀察範疇內的最先影像漸次消失。
在你的廣延觀察範疇,你看不到影像的馬上出現與馬上消失,
而是看見影像出現在你的觀察範疇,影像內容如似不動,
與觀察範疇內許多影像一起存在,然後在脫離你的觀察範疇才會消失。
□ □ □ □ □ □ □ □ □ □ □ □ □ □ □ →播放方向
生↑ ↑滅
└───── 你的廣大觀察範疇 ─────┘
當廣大觀慧境界生起時,慧觀力量應該無法真正破除無明而證得涅槃。
就好像你要穿透障礙,必須要用將力量集中的尖銳鑽頭,而不能用大面積的平板推頭。
而在廣大觀慧境界,見到無數生滅存在,誤以為是顯現在不生不滅的本覺明空,
妄執生滅行法是由本覺明空顯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播放方向
生↑ ↑滅
└───── 你的廣大觀察範疇 ─────┘
所以《圓覺經》說『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
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
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所以上乘修行的佛果是涅槃寂滅,慧觀方法是專注集中心力以鑽穿無明障礙。
而大乘密乘修行的佛果是菩提圓覺,慧觀方法是觀照自性本覺的定境,會顯現廣大境界。
如果將大乘密乘的修行當成是菩薩修行的世間法門,可以作為菩薩行的學習過程。
但若將大乘密乘的菩提圓覺境界,當成是真正究竟解脫的佛果,就是嚴重邪見!
所以說大乘密乘的菩提道是相似正法,有正法成份但不究竟而夾雜邪見!
菩提圓覺不是佛陀正法的真正佛果解脫境界,而只是世間觀慧定力高深的廣大清淨境界,
也是欲界頂大力主宰天神的高深生命覺知的廣大修為境界。
所以依照大乘密乘十地等覺妙覺的菩提道修行方法,並不能導向真正解脫生死的涅槃。
密乘因為有著明確修行菩提道的法門體系,所以反而很難正確慧觀得致真正涅槃。
漢傳大乘反而因為沒有明確修行法門體系,盲修瞎練的慧觀修行,
反而有人有時可以一直專注當下慧觀誤打誤撞而證入初果,但那可能是有宿世機緣;
絕大部份還是容易會執於自性佛性覺性之見,陷於世間慧觀境界而不自知。
這就是相似正法會造成誤導正法修行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