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證果歷程~平常心隆波田

作者: kodi (赤司征十郎)   2017-06-21 07:52:06
證果歷程~平常心隆波田
破愚痴見惑的階位:初禪
(第三天的白天裡)經歷前面這些體悟之後,我繼續經行,那時已經是晚上了。突然一個
念頭閃過,過後我心想:“嘿!這個念頭打哪兒來呢?”(這次只是由見聞記憶而知道是
有念頭生起而已)
當另一個念頭再次生起的時候,我感覺有點像被人撞到或被人推了一下,但還是沒有看見
那個念頭,只是稍微有點了知。(這次稍微對念頭有一點理解)
但是當念頭第三次閃過時,我便看見、知道並了悟它:“喔!心在起念!”我用覺性觀照
它,就像貓捉老鼠一樣。(這次覺悟念頭的真相)
我用貓捉鼠來比喻,當貓還小而老鼠很大時,貓會啪的一聲撲向老鼠,但老鼠會逃得掉,
因為它比較大。如果是這樣,貓必定是個輸家,因此,我們必須餵貓好讓它長得更大,這
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時時刻刻努力培養覺性。
通常,我們雖知道念頭,但那如同觀障(由毘婆奢那引起的染污)的那種知道,也就是說,
我們雖知道但並沒了解念頭,所以我們會捲入那個生起的念頭之中。我們只要一起心動念
,就被念頭纏住,而且我們會跟隨著念頭,但這種跟隨還是有苦,因為我們會想東想西但
卻看不見念頭,這叫做知道念頭但沒看見念頭,或叫做「在念頭內知道」(只知道是有念
頭,沒跳出念頭之外,不知道在哪裡及從何處來),這是陷入在無名念頭漩渦中的知道,
而不是「在念頭外知道」(即跳出念頭漩渦之外,了解念頭在哪裡及從何處來)。
依經典所說:無明是不知道;所以‘明’的意思是‘知道’,這裡所謂的‘知道’是指覺
悟和如實真知。當我們覺悟與如實真知時,就必定能“超越念頭”,所謂超越念頭就是看
見念頭、知道念頭與了悟念頭。(第三次)念頭一生起,我就看見念頭,像貓捉老鼠一樣,
啪的一聲!就立刻知道。
當我們這樣持續餵貓,貓就會變得又大又壯。當貓變得壯大時,不管老鼠有多大,就都能
捉住牠。持續培養覺性就有如餵貓,當覺性較強大時,啪的一聲!就能知道生起的念頭,
而且最後能看見念頭。
講到這裡,用稻穀的比喻再強調一次:如果我們不斷努力地培養覺性與智慧,使它圓滿成
熟,這就有如第一等成熟肥滿的稻穀,一種下去,就很容易成長,因為大地的溫熱與水的
清涼本來已具足,當它們彼此交相感應時,稻穀就會發芽。培養覺性的方法也一樣:當覺
性變得更為持續不斷—即所謂的“持續如鍊”—那麼開智慧、覺悟與如實真知的時機就到
來了,這得要不斷修習直到能像這樣知道念頭才有可能達到。至於前一基礎修習階段的智
慧,即我之前所說的了悟色-名,必須在得到那種智慧之後(不會在念頭生起時迷於念頭的
種種假名概念之中),才能進一步看見念頭。當能看見念頭時,智慧開啟,愚痴的信仰觀
念就能破除了。
(了悟客體事物、究竟法、變異因緣生滅)
那時(即第三天傍晚經行,第三次念頭生起而他看見、知道、了悟念頭時),我知道念頭並
且看著它,我看見心中的種種念頭,我的心看見並知道翻手向上及覆手向下是“客體事物
,是究竟法(勝義諦),是變異因緣生滅”。當眼睛看到一些東西:就了悟這是客體事物,
是究竟法,是變異因緣生、變異因緣滅—就是這麼回事;看見念頭時也一樣:這是客體事
物,是究竟法,是變異因緣生滅。
佛陀教導我們:「任何看見生滅性(即緣起)者,即是上上根器的見法者。」—這是真話,
但是,還有其它樹皮、外層木材和內層木心等的不同根器,換句話說,有不同的位階;當
你修到這裡時切莫認為你已達到終點—這還不是!任何人用這個方法培養覺性,就會真實
了悟,並且真實滅除苦惱與煩惱。
*看見生滅狀態(生滅性)是最高與最終的智慧,不要將此處「看念頭修習階段」的智慧誤
以為就是那種最高、最終的究竟智慧,切莫錯認定盤星而自以為已經達到終點唷!
(看見瞋、癡、貪)
當我看見客體事物,看見究竟法,及看見變異因緣之後,我又了悟“瞋、癡、貪”也一樣
:是客體事物,是究竟法,是變異因緣生滅。了悟它們並沒有黏著住我們的真心!就好比
太陽,當它被烏雲擋住時,我們說天空暗了,太陽被遮住了,實際上,雲沒有黏著住太陽
,它們只是經過,一旦過去,太陽就又會現出來。事實上,不管有沒有被雲遮住,太陽一
直都在照,只是我們不了解罷了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06-21 08:03: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06-21 15:39:00
了不起的覺者,是泰國上座部的尊者吧。培養覺性,時時刻刻把握自己的心,和修習四念處好像是共通的觀念。滅苦之道不好走啊。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06-22 16:17:00
解縛心自輕,執弱念自明。五蘊四大縛,貪嗔癡堅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