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uddha
[問題] 阿羅漢猶有習氣
作者:
winword
( )
2018-09-03 07:13:46
阿羅漢雖滅除貪嗔癡
但阿羅漢猶有貪嗔癡的習氣
印順法師說舍利弗猶有嗔習
別人問法時 有時候舍利弗會不耐煩
這樣說法正確嗎?
作者:
poohkoala
( \^0^/)
2018-09-03 07:59:00
舍利弗在年記蠻大才證四果,光是最後這一生證果前,他若常起瞋心,證果後都入滅前的這段生命時間,也不可能很快的完全改變行為模式(大腦已長出此行為條件反射的神經迴路,算是生理反應,不可逆的器質性病變),且舍利弗證四果前,已是資深的修行指導師資,有許多弟子,可能這段時期不算短,長期被問,大量被諮詢,而累積成他不堪負荷的身心反應(當老師有很多職業病啊)舍利弗和目腱連皈依佛時,是帶著其下200位弟子一起的~不是小數目~而且佛陀也曾說出舍利弗往昔生曾當蛇而出現嗔心的因緣,這就不只是最後一生的問題囉~甚深~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8-09-03 08:49:00
還有個例子是大迦葉尊者只敢苛責阿難為什麼求佛讓女性出家,不敢在佛在世時責問佛吧。學佛跟學阿羅漢很不一樣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03 09:49:00
證阿羅漢就沒有無名習氣了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8-09-03 10:50:00
這些內容有經典的出處嗎?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8-09-03 11:10:00
https://goo.gl/fJkchw
https://goo.gl/hLDPxL
https://goo.gl/TJi4F9
習氣這字的出處:經集, 彌蘭王問, 唯識學派論書 等等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8-09-03 14:13:00
http://myweb.ncku.edu.tw/~lsn46/extra/demo/ananda-a.
htm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9-04 10:19:00
他提出三點,恥有所不知,不能和不淨.這是佛和阿羅漢的差別所以阿羅漢不應該是終點,還可以往更圓滿的境界修行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8-09-06 07:51:00
https://goo.gl/1fC6fY
← 十誦律
https://goo.gl/1fC6fY
← 小部 吐毒本生譚
https://goo.gl/LSkuRT
上面連結貼錯, 是這個上兩者是「舍利弗往昔生曾為蛇」的本生故事
繼續閱讀
Re: [閒聊] 不要過度審判他人 (受教了)
feelthat
Re: [討論] 法空法不空?
gn231949615
Re: [討論] 法空法不空?
ilanese
Re: [請益] 佛陀有教真正平安的方法嗎?
lk011382
[閒聊] 法鼓山新方丈
luciful3
[請益] 佛陀有教真正平安的方法嗎?
liveforhappy
[閒聊] 不要過度審判他人
heaven1123c
Re: [心得] 輪迴 實案
heaven1123c
Re: [心得] 金剛經作者瞎掰法義-難怪覓寂尊者暗示過~
milkboy
Re: [閒聊] 【雙身法的條件】。 修正
feeltha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