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由於淨土宗對於往生須具備的修行境界較無精確客觀描述,
且大多流於要行善事善法云云(如:受持五戒)
使得有些人雖信受奉行,卻仍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已達往生門檻。
因此,試用佛教果位來解釋,以期給大家一個參考。
目錄:
1.彌勒法門、彌陀法門概述
2.念佛法門與四果
3.果位達到條件
1. 彌勒法門、彌陀法門概述
彌勒法門:
彌勒菩薩因其累世發願行菩薩道,故在釋迦牟尼佛座下沒有成為阿羅漢,
而為釋迦牟尼佛所授記之「一生補處」菩薩,即當來下生佛。
死後往生兜率天:兜率天宮內院淨土說法,
人間壽命八萬四千歲時,於兜率天臨命終後,投生人間,
於人間獨自修行成佛,度化眾生為阿羅漢。
其度化眾生期間,稱龍華三會。
修習彌勒法門者,與彌勒菩薩結下緣份,
來世在龍華三會值遇彌勒佛,得度成為阿羅漢。
或是死後往生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再投生人間值遇龍華三會而成阿羅漢。
永不退轉。
彌陀法門:
阿彌陀佛於西方極樂世界淨土說法。
修習彌陀法門者,與阿彌陀佛結下緣份,
死後往生極樂世界淨土,直至成為阿羅漢,永不退轉。
整理:
彌勒法門往生最低門檻:
永不墮三惡道,只能投生人道(龍華三會)或天道(兜率天)。
在成佛前輪迴次數不定(大於一)。
彌陀法門往生最低門檻:
永不墮三惡道,只能投生天道(極樂世界淨土)。
在成佛前輪迴次數一次(投生彌陀淨土)。
2. 念佛法門與四果
四果者: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是也。
見下表。
另附上淨土宗往生所需果位。
┌───┬────┬───────────┬─────────┐
│簡稱 │果位 │成佛速度 │念佛往生所具備果位│
├───┼────┼───────────┼─────────┤
│向初果│向須陀洹│人道、天道輪迴直至涅槃│彌勒法門 │
│初果 │須陀洹 │人道、天道輪迴最多七次│ │
│二果 │斯陀含 │人道、天道輪迴僅需一次│ │
│三果 │阿那含 │往生天道,於天道涅槃 │彌陀法門 │
│四果 │阿羅漢 │於此生此世現證涅槃 │ │
└───┴────┴───────────┴─────────┘
由上可知:
修習「彌勒法門」者,最低往生門檻為「向須陀洹」。
修習「彌陀法門」者,最低往生門檻為「阿那含」。
3. 果位達到條件
以下簡述四果的達成條件。
1.須陀洹(彌勒法門):
(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0%88%E9%99%80%E6%B4%B9)
斷身見:
不持我見,即在見解上,
不再認為五蘊有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
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
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
斷戒禁取見:
入流聖者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
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證初果的先決條件是四預流支:
親近善士
聽聞佛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依循正確的修道次第)
得須陀洹果的聖者,有兩個特點:
1.不墮法(avinipata-dhamma),
又稱不墮惡趣法,確立戒行,
不犯導致投生惡趣的六種惡事,
不會得惡果報,不會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
2.正定聚( sammatta-niyata),
又叫正性決定、決定正向三菩提、決定正向於正覺,
成為須陀洹之後,定力不退,因此再也不會轉為凡夫,必定到達最高的覺悟。
在上座部的巴利聖典中, 要得到須陀洹果, 須具有七種智:
1.沒有五蓋的污染,如實知,如實見,內心有覺悟真理的能力,得第一種智。
2.反覆修習, 常修習(沒有五蓋的污染),得到止息,寂滅,得第二種智。
3.沒有外道有這樣的見解,得第三種智。
4.依法的本質而行,無論犯了任何戒,
都會立即向導師或智者同修懺悔,說出自己的過失,
好讓將來約束自己,不再毀犯,得第四種智。
5.即使要為同修做各種辛勞的工作,
自己也不會忽略戒增上學,心增上學,慧增上學,得第五種智。
6.當如來講授法和律時,會求取義理,思維作意,
全心全意地聆聽法義,得第六種智。
7.當如來講授法和律時,會得到一份由法義所帶來的樂受,
會得到一份聞法的歡悅,得第七種智。
2.斯陀含
(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9%99%80%E5%90%AB)
斷身見:
不持我見,即在見解上,
不再認為五蘊有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
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
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
斷戒禁取見:
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
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貪淺薄:
有很少的貪念。
嗔淺薄:
有很少的嗔念。
3.阿那含(彌陀法門)
(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82%A3%E5%90%AB)
阿那含已斷五下分結:
斷身見:
不持我見,即在見解上,
不再認為五蘊有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
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
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
斷戒禁取見:
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
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斷貪:
沒有貪念。
斷嗔:
沒有嗔念。
4.阿羅漢
(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BD%97%E6%B1%89)
阿羅漢已斷五下分結:
斷身見:
不持我見,即在見解上,
不再認為五蘊有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
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
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
斷戒禁取見:
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
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斷貪:
沒有貪念。
斷嗔:
沒有嗔念。
阿羅漢已斷五上分結:
斷色貪:
沒有對色界的貪愛。
斷無色貪:
沒有對無色界的貪愛。
斷掉舉:
心念不會燥動散漫不定,定不下來。
無慢:
沒有我慢、驕傲、虛榮心等。
斷無明:
沒有癡、沒有煩惱。
4. 結論
修到四果以內才是真正的成佛保證班,是毋庸置疑的!
=====
以上,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德補充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