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金剛經>前三個都"果",阿羅漢卻是"道"?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22-05-27 21:44:27
※ 引述《MrTaxes (謝謝提醒)》之銘言:
: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 名須陀洹。」
: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
: 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
: 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
: 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 。」
: ============================================================================
: 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羅漢道
: 前面三個都是果 最後一個是道
: 可是好像也有聽過人家說阿羅漢"果"
: 這字義上的區別有必要探究嗎?
確實探究字詞用意經常是有意義的。「魔鬼藏在細節裡」,太過粗枝大葉往往會出錯。
但我個人的初步感覺是,這只是此處的一個修辭。其實差不多。
但仍稍稍就教於各位大德。
列出此處問句的梵語。
1.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srota-āpannasya evaṃ bhavati mayā srota-āpatti-phalaṃ prāptam iti
流 入者 如是(念) [有] 我 流 入 果 所得到云?
(須陀洹(入流者)可有如是(想法):我得到入流果?)
2.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sakr.t-āgāmina evaṃ bhavati mayā sakr.t-āgāmi-phalaṃ prāptam iti
一次 來者 如是(念) [有] 我 一次 來 果 所得到云?
(斯陀含(一來者)可有如是(想法):我得到一來果?)
3.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an-āgāmina evaṃ bhavati mayā an-āgāmi-phalaṃ prāptam iti
不 來者 如是(念) [有] 我 不 來 果 所得到云?
(阿那含(不來者)可有如是(想法):我得到不來果?)
4. 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arhatah. evaṃ bhavati mayā arhattvaṃ prāptam iti
阿羅漢 如是(念) [有] 我 阿羅漢性質 所得到云?
(阿羅漢可有如是(想法):我得到阿羅漢的性質(en: Arhatship)?)
srota: 河流。
āpanna: āpad 的過去分詞,進入。此處又用單數屬格表示已具此特色者。
sakr.t: 一次
āgāmina: 來的(動詞 āgam)(「阿含āgama」亦此源:接近到來學問)
an: 否定前綴「不」
phala:果實
******
此處前三句,語法都是「某某(特色者)會覺得他得到某某果嗎」。
但第四次的提問,卻改用抽象名詞後綴 -tva 來描述這個情況。
這個 -tva (Pali: -tta)似乎是個可以表達「具備某某性質」的抽象名詞,
例如動詞 as(類似英語 be) 的現在分詞 sat,再抽象化成了 sattva,
泛指一切有生命的存在者,也就是「眾生」。
(但同一個動詞所形成的 astitva 或 astitā 卻是表達「有性/有相」
英語 exitence)
-tva再舉一個例子。
mahat 偉大的,而 mahattva就是具有偉大性質者,大性。
再例如 dharmatā dharmatva 似乎皆可指法性。
tathāgatatva 可指如來性。
所以 arhattva(對應巴利 arhatta)就是阿羅漢的性質。
-tva與-tā在用法上有何區別這我仍得再學習。
例如「空性」習慣用 shunyatā,來自「shunya」(形:空虛的,沒有的)
似乎也有 shunyatva?
而,佛果,似乎有的地方就直接把 buddhatva(pali: buddhatta)作對應詞?
(buddhatā 類似?)
但這個抽象名詞的主要意思似乎不在「果實phala」這感覺,
而是著重在性質、特色?
可是似乎也有 buddhaphala 這種直接的表達法?
同樣,阿羅漢果,有 arhattva-phala 這種表達法,意思是取得這種性質的結果。
但我個人的感覺是,
《金剛經》此處指出
證得四果者各自都不會有「我得XX果/XX性質」的想法,
最後一問不加上 phala 其實沒有太多差別,只是換個修辭而已。
個人的一點淺見。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5-27 21:50:00
真是厲害 看這種聲韻學我頭會痛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湯)   2022-05-28 08:47:00
個人淺見認為,從中文來看,"果"是階段性成就,如成果。"道"則是通過前面階段之後一種穩定的終極狀態,如得道。果是樓梯,道是樓層。樓梯階段須奮力向上,樓層腳步已穩。
作者: abbasxu (abbasxu)   2022-05-28 14:00:00
玄奘翻成阿羅漢性,比較貼近梵文原意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22-05-28 14:54:00
至少金剛經各家漢譯本都看過了,再來說"從中文來看"這種話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湯)   2022-05-28 20:43:00
Xras板友若有高見分享,願聞其詳。感謝您指教。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22-05-28 23:07:00
功課請自己做
作者: roujuu (老中)   2022-06-02 09:40:00
https://www.books.com.tw/ 』和『 https://findbook.com.tw/ 』都找不到楊宗翰先生所寫的《金剛經 詮解篇十譯比較及新譯註》,新北市和臺北市的圖書館館藏系統也搜尋不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