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修習止觀之資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12 18:22:16
《菩提道次第廣論》
諸瑜伽師先集資糧,即是速易成止之因。其中有六:
一、住隨順處,住具五德之處:
(1) 易於獲得,謂無大劬勞得衣食等。
(2) 處所賢善,謂無猛獸等凶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
(3) 地土賢善,謂非引生疾病之地。
(4) 伴友賢善,謂具良友戒見相同。
(5) 具善妙相,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
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
二、少欲,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
三、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
四、斷諸雜務,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
星相等。
五、清淨尸羅,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設放逸犯,
速生追悔,如法悔除。
六、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於貪欲等當修殺、縛等現法過患,及墮惡趣等當來過患
。又生死中愛、非愛事,皆是無常可破壞法,此定不久與我分離,何為於彼而起貪等?
由是修習,能斷貪等諸惡尋思。此如《修次中編》之意,於《聲聞地》應當廣知。
  如是六法能攝正定,未生新生,生已不退,安住增長因緣宗要。(此六法中)尤以
淨尸羅、觀欲過患、住相順處,為其主要。善知識敦巴云:「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
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言資糧者,即前六法。
又前四度(布施度、持戒、忍辱度、精進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修次初編》
云:「若能不著利等諸欲,善住尸羅,性忍眾苦,勤發精進,速能引發正奢摩他。故《
解深密經》等,亦說施等為後後因。」《道炬論》云:「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縱
經多千年,不能成正定。」故真欲修止、觀定者,應勵力集《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
資糧,極為主要。(《瑜伽師地論》:「云何名為二道資糧?嗢拖南曰:『自他圓滿、
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覺寤(悎寤瑜伽)、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
、莊嚴。』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
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
礙、若修惠捨、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6-13 01:11:00
REJOIC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