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律海十門》(2) 別解脫戒的重要性-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17 08:22:44
《律海十門講記》 (2)
智敏上師
甲二、別解脫戒的重要性及出家在家的比較
乙一、別解脫戒的重要性
第一,三乘(菩薩、緣覺、聲聞),乃至人天,共同的基礎都是別解脫戒。人天福報
,離開戒也得不到。大家都知道,五戒十善感人天的福報,別解脫戒感聲聞,要是大乘的
戒就感佛的果。大乘的戒也沒有離開別解脫戒。對此,我們在講菩薩戒的時候都清楚地講
了。菩薩三聚淨戒就是別解脫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可見菩薩戒沒有離開別解脫戒
;而別解脫戒裡邊也有大乘的成分——我們在戒堂裡對大家說了,你們要發心就是要發把
一切父母眾生都要度的心,這個心就是大乘心。在受比丘戒的時候就是發的大乘心,所以
這個別解脫戒不是小乘的,那麼後來受了菩薩戒當然更是大乘的。
書上有個比喻:假設一顆樹,它的樹幹、樹葉、花、果等的生長,都是靠樹下的根。
雖然埋藏在地下的根是看不到的,但這個根卻是重點。從這個根慢慢地發芽、到長成樹幹
、樹葉,最後開花結果,一切都是從根上來的。因此,我們說,這個重點就是羯磨。這裡
強調羯磨。
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道果、一切俱有的法,這些功德都是依靠這個樹根——別
解脫戒的羯磨而來。所以我們在作羯磨的時候都經過再三的考慮,再三地把它完善——把
羯磨如法,這樣這個根子就有了。三乘道果是從羯磨的根上而來的,所以,羯磨不能隨便
!我們已經把所有應當符合四分律的,全部依照四分律改正了。她們比丘尼要三人一壇的
,也滿了她們的願了。我們本來的規則是不能超過三人(授大戒時,人數限定一人、二人
,最多不能超過三人)。羯磨如不如法直接影響到將來的三乘道果。我們發的大乘心就是
將來佛果的根子——就在這個羯磨上,所以這個是極端重要。我們在授戒的時候,也花了
很多的心血,參考了很多律藏——南山律、四分律、僧祗律、五分律,基本上能夠參考的
資料全部都翻過了,然後採取最如法的羯磨。在我們授戒的時候,戒師都能夠很重視這件
事。所以這次傳戒也是大家各人的福報。
當然這中間有辯論。有人認為:明朝見月律師制訂的《三壇正範》已經流行好幾百年
了,我們不要隨便改動。但是,不是我們開始改的。在隆蓮法師傳戒的時候,就改動了一
些地方。後來我也發現那本《正範》的後面也附了一篇文章,認為裡面有缺陷。我們現在
基本上是根據律藏如法地改正了。這就是說已經把你們的根子搞正了,這是羯磨的儀式,
是很重要的。一般人認為這是一個形式,但是我們說,真正講律地說呢,三乘道果的樹根
就在這個羯磨上面,所以至關重要。
第二、別解脫戒是一切善法功德依止的地基。造房需要地基,那麼一切善法依哪裡生
長呢?依別解脫戒!必須有戒。沒有戒,一切功德長不起來。
第三、遮止煩惱。我們的修行是為了斷煩惱,第一步是要把它遮止,不讓其滋長出來
。要遮止煩惱,依什麼方法?就是別解脫戒。除了別解脫戒,你如何遮止煩惱呢?——煩
惱相如何、煩惱如何發生、危害性如何、如何使煩惱不現行,方法都沒有。而方法就在別
解脫戒裡面。所以說,要制止煩惱的橫流,不使它氾濫的話,就要別解脫戒的堤防。對此
,我們在講《俱舍》的時候基本上也介紹了一些,就是防水的堤能夠防止洪水氾濫沖壞房
屋等人民財產。所以別解脫戒非常重要。
第四、我們在別解脫戒裡邊,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摻進去。你自己的意思摻進去,
把一些名利習氣加進去的話,那就是甘露變毒藥了。本來是甘露水,你自己的私心加進去
了,以這樣的方式來持戒的話,那就是很好的甘露裡邊,你加了一些毒藥。毒藥再少,吃
下去一樣死掉。因為這樣嚴重,所以別解脫戒一定要依佛的原意,不折不扣地執行,不要
摻雜自己的意見。
現在很多人認為持午的問題可以開放了,或者說現在的人體質差,應當要吃幾頓,甚
至於說有胃病的一定要少吃多餐,一天吃個七八頓,每頓少吃一點。你這樣的方式!難道
佛的智慧還不如現在的醫生嗎?這個想一想,我們到底是皈依佛呢?還是皈依醫生呢?如
果皈依醫生的話,又何必穿袈裟呢?你去學醫好了。既然你皈依佛了,就要依佛而行。佛
的智慧,我們認為決定不會比醫生差。他教我們吃一頓,我們現在開許兩頓了,還要膽小
的話,那你修行的勇氣也太小了。我們要出離三界,要度父母眾生,頭目腦髓都要犧牲,
你難道連一頓飯都犧牲不了?這個自己要好好想一想。同時你要知道這一頓飯吃下去,你
的後果如何?咽一口,一個波逸提。一個波逸提就是在地獄裡邊要呆很長時間。那你吃一
頓飯要去好多次,劃不劃得來呢?你現在吃了一頓飯,認為沒有什麼了不得,但是後來地
獄的果報,你受起來就感到後悔都來不及。佛的智慧,他告訴我們不要吃,就是不要吃對
,不要自以為聰明。醫生說的營養不夠等話,這些都是世間的一些貪欲、世間的一些不正
之見,不要往戒律中摻進去。
戒律裡面摻雜了私心雜念的話,就和甘露里加了毒藥一樣。這裡面舉了幾個比喻:一
,很好的良藥(如戒律)本來是對治煩惱病的,你把自己的私心雜念摻進去的話,等於摻
了毒藥,這個藥不但是不能治病,反而把你毒死。二,年紀輕輕的人本來很有所作為的,
但是他瘋了,有瘋狂的病,那就沒有用了。一個年輕的人,本來我們可以培養,可以什麼
事都能幹,但他是瘋的。有什麼用呢?毫無用處——再年輕也沒用。三,假使一個人的兩
隻腳被捆住了,腳銬銬起來了,這個人就做不來事了。所以說,別解脫戒再好,你如果把
自己的私心雜念摻雜進去的話,那也成了一個不起作用,甚至於甘露加了毒藥,反而毒的
作用大起來了。所以,我們持戒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知見摻進去。這現在是最多了,最普遍
的——什麼“戒現在應當怎麼樣了,哪個戒該不要了”,都是私心雜念來看的。佛的智慧
相對我們的智慧,那是不可比的。聲聞、緣覺、菩薩、等覺菩薩都不能與佛比,那我們又
有好大的智慧想來改佛的教呢?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錯誤的。持戒的人一定要建立起堅強
的信念,對佛的話絕對地不折不扣地相信。
我記得《廣論》中博朵瓦大師也感歎,說現在的人呢,佛的話跟你講得苦口婆心,再
再地講,倒聽不聽;反而如果算個命,說你今年不對,你該怎麼怎麼做,就拼命不折不扣
地照做了——就怕死,怕自己倒楣。佛的話不在乎,而那些看命先生、或者那些醫生的話
卻信得不得了,他都全部依照執行。那麼你到底是皈依佛呢,還是皈依什麼呢?這就有問
題。所以,既然《廣論》裡也提出這個問題,那麼我們一定要把它當重點地看。
第五,別解脫戒的作用。這裡強調一下:一切非是處(就是不對的地方,有什麼機會
叫你進入做錯誤事情的時候),都給你遮止了。就是說做壞事的機會都給你切斷了——你
不會做壞事了。如果真正持戒,一切正道都可以趣入。所以持戒的人呢,做壞事的機會都
給你截止了;做好事的正道,修行正道的門對你都開放了。那你照這個做就最對了。如果
認為別解脫戒是一個束縛身心的事情,那你放棄這個條件了,壞事做了沒有人阻止,好的
事情也沒有方便進去。對別解脫戒不重視的後果就是這樣。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6-17 13:02:00
隨喜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6-17 13:44:00
隨喜
作者: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6-17 13:51: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