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初果

作者: claudeee (禍風行)   2014-07-17 10:24:22
正確的方法才會有成果
學佛的人要知道,佛說我們就像病人,既然病了那就要看醫生,
醫師有很多,佛是所有醫師中最好最精明的。好的醫師診斷病人,
他會很仔細的觀察病人,馬虎不得, 要找到正確的病因,是季節變化?
是風寒?是吃錯食物?是疲勞損身?或外因傷害等等。然後問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資料,
才能開正確的藥劑給病人服用;
是要針炙? 要發汗?要瀉?要吐?或服藥?或動手術等等。當醫師作了正確的診斷,
才採取正確的醫療方法,開正確的藥給病人,並要確定病人的病不再復發。
而病人一定要服藥,才可能會複元,若是不按照醫師的吩咐訂時服用,
或根本不服用的話,那病人是不會痊癒的。同樣的道理,
修行要能夠成功,要有成果,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 才能達到預期的成果,
頭腦絕對不能糊塗。許多人學了很多年,還在那團團轉,
有些貪瞋癡比以前還嚴重,根本找不到正道,也不能證果,
就是因為沒有正見正思惟 法義,沒有用正確的方法修行所致。
邪見行邪道
在[南傳法句經] 70偈裏有一個故事:閻浮車因為邪見邪思惟的緣故,
而採取修苦行,他白天一腳獨立,張開大口,並騙人說他永遠不用睡覺,
和以空氣為食。晚上他則躺在地上睡,他的邪思惟使他以為吃糞可以清淨自己,
因此每夜他以糞為食。
佛 陀以天眼觀察知道他的波羅蜜成熟,能夠證果,就去找他,
閻浮車對來訪的世尊,把他住的山洞讓給佛陀過夜。當夜諸天神來向佛頂禮問訊,
閻浮車看了很驚訝,次 日向世尊問明真相,他很是欽佩佛,
並向佛說他苦行了五十五年都沒天神找過他,佛於是就指出他修行的錯誤,
並向他開示佛法,閻浮車聽完後就證了阿羅漢果,並 加入僧團。
修行最重要的條件是應親近智者,詣沙門僧伽,適時聽聞法,請教於佛法,
和易受教這幾項,這在[吉祥經]裏佛陀曾經開示過。
佛說的入道修行次序是:
(一) 親近善士,
(二) 聽聞佛法,
(三) 如理思惟
(四) 法次法向(依循正確的修道次第)。
初果成就四不壞淨
在[雜阿含844經]裏舍利弗問尊者阿難,一個修行人要斷除幾法,
才能得須陀洹果7(Sotapanna),不墮惡趣,決定向正覺,
七有天上人間往生8,達到究竟苦邊。阿難答說:聖弟子;
(一)於佛不信住,則已斷已知。成就於佛不壞淨。
(二)於法不信住,則已斷已知。成就於法不壞淨。
(三)於僧不信住,則已斷已知。成就於僧不壞淨。
(四)於惡戒不信住,則已斷已知,成就聖戒。
若 是修行人能斷四不信住:也就是對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不信持戒完全斷除。
成就四不壞淨:也就是成就信佛、信法、信僧、佛所制訂聖戒。
那麼這個人,就是 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佛記說這個人得須陀洹果,
不墮三惡趣,決定正向菩提,七次天上人間往生,達到究竟苦邊。
這在[雜阿含851經]裏也稱為"法 鏡9",
即是能以正法自己照見自己,
自己印證自己。
這也叫做"入流分"或入於八聖道流,即是從親近善士、聽聞佛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而能成就上述的四不壞淨([雜阿含843經])。
初果斷三結
斷第一個煩惱:疑結
疑(vicik?cch?)是指對三寶的疑惑,即不信佛、法、僧三寶,不受三學,
不信過去與未來世,不信因果業報的道理,對緣起法有疑心。
它的特相是懷疑,作用是起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要對治疑惑的三步驟是:一,是要知心生疑惑;二,是以法治疑惑;
三,是要確實知道疑惑解除後於將來不再生起。
有四種破疑法:即是疑時思惟對證(1) 依善不善法,
(2) 呵責無呵責法,
(3) 劣勝法,(4) 黑白法等;來如理思惟佛法,
以防止新的疑惑生起,並滅除現有的疑惑。
此外,用以下六種方法也能消除疑惑:
(1) 精通佛法;(2) 向有修學者詢問有關佛、法、僧的問題;
(3) 透澈瞭解戒律;(4) 對佛、法、僧的真實性建立信心;
(5) 結交善知識;(6) 討論有助於滅除疑惑的適當言論。
斷第二個煩惱:戒禁取結(S?labbatapar?m?sa)
戒禁取結是一種惡見,邪見心所,它可與惡見合為一。
它也是四取之一,十結之一,屬於見隨眠。
行者的惡見使它從想執取蘊延伸為色執取蘊。
若人相信並執著於宗教 的儀式,或某種形式的修行法,
認為這樣做有能力排除障礙並淨化自己,戒禁取結就生起。
印度教徒在這方面尤為顯著。在[經集]小品第二章[葷腥經]中佛 說:
?魚、肉(指以魚肉祭拜),齋戒、裸體、削髮、束發、身上塗灰。
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許多不朽的苦行、頌詩、供奉、祭祀、
順應節氣。所有這些都不 能淨化一個沒有擺脫疑惑的人。?
邪見是許多學佛者的要害,因為當他們的心轉向修道時,他們依世俗的想法來行道,
而不是依聖道的正見與正思惟配合來修行。因此生起諸多邪見邪思惟,
以邪精進執取某種外表形式的邪道法來修行。上面所提的閻浮車就是戒禁取。
佛對向他詢問的迦羅摩人說([增支部卷一.迦羅摩經]):
(1) 不可聽信他人多次口傳的。
(2) 不要盲從傳統。
(3) 不要妄聽謠言。
(4) 不要肯定經書所記載的。
(5) 不可相信符合羅輯的。
(6) 不要依賴哲理。
(7) 不可單憑常理或外相。
(8) 不可執持你喜愛的任何見解和意見。
(9) 不可因某事物似有可能而信以為真。
(10) 不可考慮因為這沙門是我們的導師。
斷第三個煩惱:身見結
身見結可依下列幾種方法破除。
觀察身的生滅
身 見是色執取蘊,為何稱為取蘊呢?因眾生起了邪見,執取五蘊是我。
這"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而"取蘊"是對五蘊作有漏的執取。
執取 (up?d?n?)有四種:'欲取'是對欲樂的渴愛;'邪見取'是執取邪惡之見;
'戒禁取'是認為實行宗教儀式或苦行能導致清淨和解脫;
和'我論取'是執 著身見(sakkaya-ditthi)。
向初果聖者要解決的是對身體的執取。
我 們常遇到周圍的人死去,但我們從不用這機會來觀察,
也從來不去想將來我也會死去。因為不能如實觀照色法,
我們久遠以來一直執取自己的身體為我,我所有,如 是由內而向外執取。
就產生貪欲,瞋恚,癡與邪見等煩惱而造種種惡業,
結果為業所驅使在六道輪回不已。依上述舍利弗所教的有系統的去觀察,
起邪思惟時馬上就 對付它。
認識身是四大種的組合
根據[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的分析,色法有二十八種。分為"四界"或"四大種色",
即地界、 水界、火界和風界;以及二十四種"所造色",
即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女根、男根、命根、
心所依處、身表、語表、虛空界、色輕快性、色柔軟 性、
色適業性、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和食色。
四大種色也叫元素色(mah?bh?ta),因它是色法不可分離的主要元素,
小到微塵,大至山嶽等的所造色 (up?d?ya r?pa)都來自於四大元素。
色法為四大所造的說法原是佛說的。
本意是指具有堅、濕、暖、動的性質的色法。
在 禪坐觀照時應該掌握觀察四界的方法,靜靜觀察身體的四界,
看到只有四界,找不到身體,有情,有生命的,或有我。比如觀察發時,
知道發生於頭上,它就好像一 個蟻丘上生了草,蟻丘不知草生在我上邊,
草也不知我生在蟻丘上,同樣的頭也不知發生在我上邊,
發也不知我生在頭上。觀察骨和肉時,就好像路旁涼亭橫樑上的 塵土,
橫樑不知我被塵土黏著,
塵土也不知我黏在橫樑上,同樣的,骨骼不知被肉黏著,肉也不知它黏在骨骼上。
以三法印觀照:
(1)無常觀破邪見
每 一根門以五法(根、境、識、觸、受) ,依正知正見它們是'無常',
共三十法以破'邪見'。我們的邪見,乃根源于不能知道無常的真理。
因此才會執取六根門是我,六境為我所享受之境;
眼,色相; 耳,音聲;鼻,香臭;舌,酸甜味;身,觸覺;意,想法;
及緣此等根境所生之六識、六觸、六受等等;都是無常。
對治方法是常靜下心來觀照它們。
(2)苦觀破身見
每一根門以五法(根、境、識、觸、受) ,依正知正見它們是'苦',
共三十法以破'身見'。我們的身見,乃根源於不能知道苦的真理
眼、色相;耳﹐音聲;鼻,香臭;舌,酸甜味;身,觸覺;意,想法;
及緣此等根境所生之六識、六觸、六受等等;都是苦。
對治方法是常靜下心來觀照它們。
(3)無我觀滅我隨見
每 一根門以五法(根、境、識、觸、受) ,依正知正見它們是'無我',
共三十法以破'我隨見'。我們的我隨見,乃根源於不能知道無我的真理。
眼、色相;耳,音聲;鼻,香臭;舌,酸甜味;身,觸 覺;意,想法;
及緣此等根境所生之六識、六觸、六受等等;都是緣生緣滅法,無有我。
對治方法是常靜下心來觀照它們。
驗證
行者應能自己驗證是否證了初果。這裏提供幾點作為參考;
(1)佛說:「世尊所善妙及詳盡解說之法,須經學習和奉行,親自體會和自見,
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時間與空間;請來親自查看, 向內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證知。」所以我們應信佛說的話,並親自以實修來證明不謬。
(2)初果的聖者是法眼淨者,因此對三寶深信不疑,相信因果,謹慎言行,
戒行嚴密,少欲知足,能常向內觀照諸名色法,以正法斷除煩惱。
(3)能遍觀察名色法生起之緣,即懂得觀察四食16和四識住17。
(4)當行者證得初果,就會自動轉去斷除五下分結的其餘兩個煩惱,即貪和瞋。
結語
我 們應知人生極短暫,幾十年一下子就完了,我們絕對不能浪費時間,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知幾時會死,而我們的善業
極少,平常都在造貪瞋癡的惡業,這一世只是 僥倖讓我得到人身,
若不珍惜這難逢的機會修行,我要更待何時呢?下一世若去到惡道,
而這種機會很大,在那裏無法修行,只有受苦而已。因此我應珍惜今生的機 緣,
在修行路上儘快找到正確的方法,不能糊裡糊塗的盲修,毫無成果,
或事倍功半。
從前許多出家與在家眾在聽完佛陀的開示後,就證取須陀洹果,
由此可知證初果並非難事。疑惑、戒禁取、身見這三結都與錯誤的見解有關,
要是心中明白佛所解釋的真理,就可以入正法流。
若 不能修止禪而入禪定境界,那也無妨,只要學會常常向內觀照,
證果只是時間問題。[雜阿含464經]裏尊者阿難問上座:
「修習於止18,多修習已,當何所 成?修習于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于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
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因此要多修習觀 照,散亂心終有一日會定下來的。
注:
1. 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共三十七支。
2. 貪欲,它是十結的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七隨眠的欲貪隨眠,有貪隨眠
;四漏的欲漏;
3. 結(Samyojan?ni),指疑結、戒禁取結、邪見結、欲貪結、瞋恚結、
色貪結、無色貪結、掉舉結、我慢結、無明結。前五結也叫五下分結,
後五結也叫五上分結;這些結把眾有情結縛在生死輪回中。
4. 隨眠(潛在傾向Anusaya)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7-17 11:38:00
前面簡直在講廣論...
作者: 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2014-07-17 12:28:00
佛陀說 要從 六內入處 起修 善觀因緣
作者: yuch (煩惱無盡誓願斷)   2014-07-17 19:30:00
阿彌陀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7-17 19:45:00
六內入處對境正思惟,參考此篇#1JlrI1ss [攝類]蘊、處、界#1JlrI1ss (Buddhism) [ptt.cc] [攝類] 蘊、處、界六內入處對境引生心識的過程,參考此篇:#1Jm7qYlw (Buddhism) [ptt.cc] [心類] 心識的認知過程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4-07-19 03:56:00
來南傳學似念處禪修吧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