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46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二十三頁,倒數第五行看起:
「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千里之影
喻廣。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
思議諸佛世界。」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我們接著再往下看。「以一剎之力用」,一個
佛剎,它的能量,它的作用,「遍徹十方」,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在其中,一個也沒有漏
掉,這叫廣,這廣的意思。《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剎之相
不壞」,西方極樂世界圓圓滿滿,沒有絲毫破壞。「力用無限之廣」,它起的作用,就是
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都在這一剎裡頭見到,「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
各各自在」,小中見大、大中見小,就這個意思,性德裡頭沒有大小,「故名廣狹自在無
礙」。
下面又說,「欲見諸佛淨國莊嚴」,在極樂世界你想見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悉於
寶樹間見」。極樂世界的寶樹放光,光中現剎,在寶樹裡頭見到。「猶如明鏡,睹其面像
」,就好像你在鏡子裡面看到面孔一樣。「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經上還有
,例子很多。《觀經》裡面跟我們說的,正報裡頭,阿彌陀佛報身,現在實報莊嚴土,這
個身有八萬四千相好。一般經上講的,釋迦牟尼佛的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彌陀的報身
,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隨形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道
光明裡面都見到十方一切佛剎的依正莊嚴。佛的報身不增不減,十方世界影現在其中,這
是身現剎。黃念老這裡舉的例子,是寶樹現剎。由此可知,廣狹確確實實沒有妨礙,自在
無礙。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尤其是不可思議。《華嚴》講一微塵,微塵之小我們無法想
像,到現在比較有個清楚的概念,科學家發現了。佛所說的極微色,極微之微,被科學家
發現了。多大?科學家叫它做微中子,稱中微子也可以,他說一百億個微中子把它糾纏在
一起,它的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電子肉眼看不見,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這個原子的構
造就像一個太陽系一樣,當中是個太陽,許多行星圍繞它,原子也是如此,當中是原子核
,有電子、有中子圍繞著它轉。微中子多大?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一百億個微中
子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這麼小的東西裡面有圓滿的宇宙,法界虛空界都在裡頭。法界虛空
界沒有縮小,極微色沒有放大,它們沒有障礙。這才是真正的自在無礙。
誰能進去?《華嚴經》上說普賢菩薩能到微塵法界裡面去參訪諸佛如來,供佛聽經,
普賢菩薩可以做到,這就代表了等覺菩薩沒有障礙。如果像大乘裡面常說的,我們也有理
由相信,八地以上就有這個能力,神通自在。所以中國古人有兩句話,這兩句話幾十年來
我們對它都存疑,有懷疑,就是說大小,給我們講大,大到什麼程度?沒有外,大而無外
;小呢?小而無內。我們中國古人說這兩句話,佛教沒傳到中國來。這個說法與十玄門相
應。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是不是佛菩薩應化在中國?一些境界確實是佛境界,他們能說出
來,儒跟道都有。我在年輕的時候對這些事情好奇,向老師請教。老師回答我說,「理上
講得通」,佛菩薩應化來的,「事上沒證據」,他沒有暴露身分,沒有說他是哪尊佛、哪
個菩薩來應化的。理上確實可能,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法華經.普門品》裡頭
講的三十二應。宇宙確實非常奧祕,深奧、神祕,大乘佛法把它講透徹、講清楚了。科學
、哲學,這是他們最高的命題,什麼時候能得到答案?所以大乘佛經,確確實實是高等的
哲學、高等的科學,科學往後愈進步,跟佛經上講的就愈相應。
十玄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大疏》是《華嚴經疏鈔》,舉《大疏》裡面的說
法,「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
失,是為不同」,一多相容不同門。下面舉《華嚴經》上經文,「《華嚴盧舍那佛品》云
: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這都是無法
想像的境界。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一土滿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義。本相不壞」
,這是不同的意思。極樂世界如是,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我們這個世界是法相,法相還是
依法性,沒有法性哪來的相?我們現在問題在哪裡?迷了,著相不見性,這是六道凡夫。
六道凡夫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什麼樣子?從相當中見性了,這就叫大徹大
悟。見性之後怎麼樣?一多相容不同門,他見到了,這十種玄門他全看到了。在哪裡?就
在當下,這入諸佛境界。佛境界不在外面,佛境界距離我們不遠,就在眼前,就在當下,
一跟多同時見到,一點障礙都沒有。一國土滿十方,這是說諸佛如來的剎土,十方諸佛國
土,在這一國土裡面你也統統見到。世界本相沒有壞,娑婆是娑婆,十方是十方,沒有破
壞。十方入一方這是相容,本相沒有壞這就是不同,同中有不同,不同裡頭有同,這是無
比功德的成就。
「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四十八願裡面所說的,「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
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這是極樂世界。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極樂世界一切
萬物當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物質都是珍寶,珍寶有香
氣,就是無量的寶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法」。無量的寶香在這一物,這一物是
任何一物,不是指哪一物,極樂世界一一物裡頭都含著有無量寶香。這個表一切法入於一
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
方」,這個香氣遍十方世界。我們這有沒有?有。我們現在的鼻根有毛病,所以聞不到。
如果我們恢復正常,我們就聞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眼睛可以看到,那個地
方佛說法的音聲,自然天樂,我們可以聽到,極其美妙的音聲,確實沒有障礙,因為它都
是遍十方法界的。
我們迷失了自性,六根的能量大幅度的生起障礙,應當看得見的看不見,應當聽得到
的也聽不到。《金剛經》上說五眼圓明,實際上五眼是一個眼,一個眼迷惑有淺深不同。
佛的眼沒有迷惑,他什麼都見到;佛的耳沒有迷惑,他什麼都能聽。我們迷了,這個肉眼
隔一張紙就看不見了。天眼沒有問題,隔一張紙可以看見,我們講他能透視,他看人身體
是透明的,看牆壁也是透明的,牆外面的人他看得見,我們叫天眼。這是我們本能,沒有
奇怪。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要修定,小乘初果須陀洹,大乘菩薩初信位的菩薩,他們把見思
煩惱裡面的見惑斷掉了,五種見惑斷掉了,他天眼恢復了,天耳恢復了,我們講六種神通
,這兩種恢復了。他能看我們凡夫看不到的東西,他能聽我們凡夫聽不到的音聲,須陀洹
,小小聖,這叫入佛門。這個神通沒有現前,學佛沒入門,這個要知道,入門一定有這個
現象。從初果升到二果,這個能量又出現了兩種,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你知道;宿命
通,我們過去一世、二世、三世,十幾世、幾十世都知道。阿羅漢能知道過去生中五百世
,再往前他也不知道,菩薩知道。我們知道,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其實就是定功功夫。五
十一種功力不相同,愈往上面去能量愈大,所以到八地能量差不多跟佛一樣,就是障礙全
部突破了。
成佛恢復自己的本能而已。《楞嚴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成佛有得
到什麼?沒有,你一樣都沒得到。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本來有的,只是過去迷失了,現
在恢復,所以是你本有的,不能叫得。得是什麼?得是從前沒有,這才叫得。本來有的迷
失了,現在不迷它又恢復正常,這怎麼能叫得?所以說圓滿菩提,修行圓滿,到妙覺如來
的果位,你什麼也沒得到,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相好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惠
能大師明心見性,他說出來了,他開悟說了五句話,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就是沒有想到,自性裡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相好,一切無量是自
己自性本自具足的,自性外面什麼也沒有。所以佛教給我們從自性求,不能從自性以外,
自性以外什麼也沒有,自性外面那是魔,要從自性。佛家修行修自己的心,這個要懂得。
修自己的真心,這是佛;修自己的妄心,那不是佛,那是外道。佛法是講真心,真心就是
佛,真心就是菩薩。說佛是講本體,說菩薩是講這個本體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教化一切眾
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也回歸到他的自性。這是佛陀教育。這一段念老在總結,還
用這個比喻,「又此香遍於十方,復明一法遍於多法」,用香,香是一法,它能夠遍十方
,十方世界都能聞到,所以一法遍於多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一裡頭有多,多
裡頭有一,互相包容又互相不妨礙,這個妙。
下面第四段,「諸法相即自在門」。第三是講「相容」,這一段要說「相即」。「晉
譯《華嚴十住品》」,《華嚴經》在中國有三次翻譯,最早的東晉,翻的這個《華嚴》我
們叫它做《六十華嚴》,六十卷;唐朝時候有兩次翻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第二次翻譯
,實叉難陀,一共翻成八十卷,叫做《八十華嚴》;唐德宗貞元年間,西域有一個小國,
國王對中國皇上進貢,就是送禮物,禮品裡面有《華嚴經》最後的一品,「入法界品」,
這一品完整沒有欠缺,翻成中文四十卷,就稱《四十華嚴》,第三次翻譯的。這些譯本統
統都保存下來了,《大藏經》裡面都有。晉譯「十住品」裡頭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
,故云相即自在」。前面講相容自在,這個地方講相即自在,相即,就是。水是靜的,是
沒有染污,沒有動搖,這水的相,水平如鏡,它的作用是照見。波是波浪,因為風吹著水
,水起了波浪,波浪不平,波浪不能照見。但是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體是一個,相
不一樣,波浪是動的,水是靜的,水能照見,波浪不能照見。念老給我們解釋,譬如水之
與波,以水比喻一,以波比喻多,波浪太多了,尤其我們站在海邊上觀海浪,波即是水,
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
第二個比喻,「又《大疏》云」,這是八十卷《華嚴》的註解,清涼大師作的,他舉
了個比喻,「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黃金的體與黃金的色相是一不是二,一體現兩種
相,兩種相是一體,所以二不相離。「至於本經《法藏因地品》云」,本經有諸法相即自
在的意思,舉出本經的經文,「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這是音聲,佛為大
眾說法,佛是一個音聲說法,聽眾很多很多,種類不齊,言語不相同,佛以一音聲說法,
聽眾每個人所聽的,佛跟他講相同的話,佛有這個能力。不但每個人都聽懂,每個人聽的
都是我們自己使用的語言,好像通過翻譯一樣,實際上沒有人翻譯。更妙的,每個人所聽
講的內容不一樣,我想聽《華嚴》,聽的真的跟我講《華嚴經》;你想聽《無量壽經》,
你聽到就是講《無量壽經》;那個人想聽《法華經》,他聽確實就是《法華經》。程度淺
深完全合乎你自己的意思,你的程度淺他講得淺,你的程度深他講得深,這叫有情各各隨
類解。極樂世界妙,到你見性的時候你也有這種能力,跟一切眾生說法不需要翻譯,你的
音聲發出去,他說哪種語言,他聽的就是那種。這什麼原因?前面有句話說,「無比功德
故能爾」。見性,無比功德就圓滿了,為什麼?性德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我們現在的心
被染污了,自性功德不能現前,我們現在起作用的全是阿賴耶。阿賴耶要靠記憶,記憶是
阿賴耶裡面落謝種子,我們學過的東西,阿賴耶裡頭等於說有檔案、有資料,要把這些資
料取出來用。這不是見性,見性沒有阿賴耶識,不需要這些資料,自性功德跟一切眾生感
應道交,眾生有感自然現前,不一樣。所以修行一定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
淨土不例外,門門都是見性才叫圓滿,沒有見性不圓滿。圓滿的見性就是妙覺如來,這是
菩薩所希求的果證,他證果就是證妙覺,圓滿的回歸自性,就這個意思。
這下面又說,「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佛現身是一身,叫法身。一切
眾生隨類見,眾生想見佛,他看到就是佛相;那個人想見觀音菩薩,他見的就是觀音菩薩
相;另外一個人我要見彌勒菩薩,他看到就是彌勒相,不一樣。早年我在香港講經,聖一
法師告訴我一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個時候大陸還沒有開放,我第一次來講經一
九七七年,好像是一九八0年,還沒有開放,聖一法師跟另外一位法師兩個人到大陸普陀
山去參學。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從定海那邊過去,大陸有一位法師陪他。他們三個
人到潮音洞去拜觀音菩薩,聽說在那個地方拜,洞裡面觀音菩薩會現身讓你看到。這三個
人就在洞外禮拜,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三個人都歡喜。離開之後三個人就說
了,你看到沒有?看到了,都看到了。什麼樣子?說出來,三個人見到的不一樣。聖一法
師見到的是頭戴毘盧帽,就像地藏菩薩那個帽子,戴那個帽子,全身金色,站在那個地方
,他看到這個相。另外一個,也就是跟聖一法師一道去參訪的香港法師,他見到的是白衣
觀音,我們通常看到塑造的相,見到是這種相,手上拿著淨瓶,拿著楊柳枝。大陸一位法
師也見到了,他看到什麼?是一個出家人,比丘相,是位年長的老比丘。三個人同時去拜
,同時看到了,各人見到的不一樣。菩薩是現一個妙色身,眾生隨類見的不一樣。
「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如水與波」,水平的時候是一,水多的時候千波萬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
又經中」,這是我們這個經,「《歌歎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
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這是極樂世界空中莊嚴之相,菩薩們散花供佛,花在空中自
自然然就聚集在一起變成一個花蓋,花都朝下,我們看起來非常之美。「多花」,很多花
變成一個花蓋,「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這個花蓋裡頭許許多多花
。「是為本經中顯現之第四玄門」,諸法相即自在。
==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