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中國本土佛教會特別重視「孝」的原因,是為了要順利在中國傳佈深根,為了
融入當地文化不得不為的結果。這種策略,例如將尊敬父母雙親的經文用「孝順父母慈孝
父母」這樣的字句來呈現,比如說:
http://ppt.cc/6vv2
別譯雜阿含:父母衰老離盛壯,而不孝順加供養,如是亦名旃陀羅。
雜阿含:若父母年老,少壯氣已謝,不勤加奉養,當知領群特。
http://ppt.cc/DEZg
雜阿含:為何等人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宗親尊重
別譯雜阿含:伺察世間有慈孝父母、敬順尊長、奉事沙門、婆羅門
增壹阿含:何等眾生有慈孝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
增支部:眾多人在人間尊敬母親、尊敬父親、尊敬沙門、尊敬婆羅門、尊敬家族中長輩
巴利語: matteyyā petteyyā
又或者大力推廣父母恩重難報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梵綱經這一類包含孝親思
想的經典,而夠敏感的人會注意到這些經典有什麼樣的共通特性。
然而中國本土佛教所說的孝和儒家所說的孝其實不太一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陳堅:儒
學與佛學孝道觀的比較」http://ppt.cc/TLGJ 的說法:
儒家認為,一個人若能孝,那麼他便自然具足其他一切優秀的德行,至少
也是十分有利於他形成其他一切優秀德行,因此「孝」乃是德教…與儒家
將孝視為修身而從德教的角度來規定其意義不同,佛教乃從感恩的角度來
看待和談論孝…其感恩的邏輯完全是基於一個樸素的日常事實,即,因為
父母生我養我,於我有恩,所以我要孝敬父母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在孝的實踐上,儒佛兩家也表現出了很大的差異。儒家認為,能夠幫助父母
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或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甚至避免給父母帶來
困難,就是在實踐「孝」…與儒家主張幫助父母「解困」的「孝」道觀不同,
佛教則認為一切儒家式的解困都難以報答父母之恩,哪怕是最多的此類解困
也無濟於事…佛教所主張的孝的實踐乃是指子女幫助父母獲得佛教意義上的
解脫,即「受諸快樂,離地獄苦」或「獲安隱處」,至於像肩擔父母、割肉
養親之類的行為,雖然亦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但都不足為佛教之「孝」。
因此中國本土佛教所說的孝,是吸收儒家「孝」這個用語重新改造後佛教化的產物。而且
在佛教當中本來就有尊敬父母之類的經文,所以與其說是摻雜外道,倒不如說是借用本地
文化術語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或者也可視為像法華經那樣是一種開權顯實的作法?
※ 引述《bansai (皮耶魯)》之銘言:
: 在下覺得很疑惑,明明佛經佛祖說的都是心法,
: 怎漸漸的會扯到要盡孝忠之事?
: 難不成又是附佛外道牽扯、修改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