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別禮大悲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04 07:09:37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月稱菩薩造論
宗喀巴大師疏
翻經沙門釋法尊謹譯
───────────────────────────────────────
{節錄自: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一}
丙二、別禮大悲。分二:丁一、敬禮緣有情之大悲,丁二、敬禮緣法與無緣之大悲。
今初
頌曰:
【最初說我而執我, 次言我所則著法, 如水車轉無自在, 緣生興悲我敬禮。】
由我執薩迦耶見故,引生我所執薩迦耶見。故有情類於生我所執薩迦耶見之前,先起
我執薩迦耶見,於無自性之我,妄謂有性,乃於所說之我執為實有。次由我所執薩迦耶見
,離於我執所緣境,緣餘眼色等法,謂是我所有,乃於我所著為實有。由是流轉生死,如
水車之旋轉不已,不得自在。緣此眾生而興大悲者,我今敬禮。此即敬禮緣有情之大悲。
諸眾生類如水車者,諸有情與水車輪,是能同、所同之總體。其相同之理,《釋論》
別說若喻、若法各有六義,今且合說之。一、此有情世間,為惑業繩索所繫。二、由識推
動之,如旋轉水車之人。三、於上自有頂,下至無間,深邃生死大井中無間旋轉。四、墮
惡趣時,不待功力任運而墜;升善趣時,要極大勤勇方得上升。五、雖有無明、愛、取煩
惱雜染,及行有業雜染,餘七支生雜染,然前後次第則無一定。六、恆為苦苦、壞苦、行
苦之所逼惱,故諸眾生迄未有出輪轉之時。
此六門法喻合說,非僅令了知有情流轉之理而已。前雖說樂大乘者應先發大悲,然未
說如何修習悲心乃發。今說有情無有自在,流轉生死,即顯由此修習乃能引發大悲心。此
復應思由誰令其流轉,謂最不寂靜未善調伏之心。於何處流轉,於上自有頂,下至無間,
流轉不息。何因如是流轉,由惑、業增上力故,謂由非福業及煩惱力則墮惡趣,由諸福業
、不動業及煩惱力則升善趣。墮惡趣者,不待功力而任運自墮;升善趣者,非極大勤勇修
集彼因,難得上升。如《阿笈摩》(阿含經)說:「從善趣惡趣死,墮惡趣者如大地土。
從二趣死而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又於某一緣起中,三種煩惱隨一生時,其他緣起之餘二
雜染亦相續不斷。又時時為三苦之所逼惱,如水浪之滾滾而來。
此復應知初發業者,若未思自我流轉生死而令心厭離,則於思惟他有情時,不忍其受
苦之心,必不能生。故當如《四百論釋》所說,先於自身思惟已,次緣他有情而修。修他
有情於生死中受苦,為即此能引生大悲心耶?抑須餘法助成之?曰:現見見怨家受苦者,
非但無不忍心,且心生欣幸。見非親非怨者受苦,則多捨而不問,是於彼無悅意相之所致
也。若見親屬受苦,則心多不忍,其悅意愈重,不忍受苦之心亦轉增。故欲引生大悲心者
,於餘有情務須心生最可愛樂悅意之相。此悅意相由何方便得引生?諸大論師略有二規,
一、如月稱《四百論釋》說:「思惟一切有情從無始來,皆是父母等眷屬,為度彼等故,
能入生死。」大德月及蓮華戒論師亦如是說。二、靜天論師之規,如餘廣說應知。
若能於有情思惟最可悅意,及於生死受苦之理,而修大悲心,則月稱論師作此不共禮
敬方為有義。若不能者,雖自矜聰智,直與鸚鵡誦經等耳。此為緣有情大悲心之理,至下
當釋。
丁二、敬禮緣法與無緣之大悲
緣法與無緣之大悲,亦由所緣而顯。頌曰:
【眾生猶如動水月, 見其搖動與性空。】
由見眾生如水中月影,為風所動,剎那動滅,緣彼而起大悲心者,我今敬禮。此即敬
禮緣法之大悲。由見眾生如水中月影,似有自性而性實空,緣彼而起大悲心者,我今敬禮
。此即敬禮無緣大悲。《釋論》略「緣生」,而僅引上句「興悲我敬禮」者,意謂後二所
緣中,已說有「眾生」矣。
此謂如澄淨水,微風所吹故,波浪遍於水面。水中月影與彼所依之水,同時起滅,如
有彼月自體顯現可得,然諸智者則見彼月剎那無常,及所現月自性本空。如是菩薩隨大悲
心者,見諸有情墮薩迦耶見大海。無明大水流注其中令極增廣。非理作意邪分別風鼓動不
息。往世所造黑白眾業,如空中月。今世有情如彼月影。剎那生滅為諸行苦之所逼迫,而
自性本空。緣此便有大悲心生。此亦由思有情悅意及流轉生死,而後能生,已如前說。此
中薩迦耶見即是無明,而復別說無明者,意取能引薩迦耶見之法我執無明。
《釋論》不以行相,而以所緣境分別三種大悲,則知彼三皆以欲令有情離苦為行相。
雖亦同緣有情為境,而所緣不同。初大悲時,說「緣生興悲」,後二悲時亦說「眾生猶如
」,此即顯示同緣有情。若爾,何別?應知緣法大悲,非但緣總有情,乃緣剎那起滅之有
情,即緣剎那無常所差別之有情也。若能解有情剎那起滅,則必已遣除常一自在有情之想
,故亦能解定無離蘊異體之有情。爾時便知有情唯是五蘊和合假立,即緣蘊等法上假立之
有情,故名緣法。此說無常有情僅是一例,即緣無實主宰之有情,亦是緣法所攝。實緣法
上假立之有情,而但云「緣法」者,是省略之稱也。無緣大悲亦非但緣總有情,乃緣自性
本空之有情。所謂無緣者,謂無執實相心所著之境也。實是緣非實有所差別之有情,而但
云「無緣大悲」者,亦是簡略之稱。藏人註疏,多謂「第二大悲緣剎那生滅,第三大悲緣
無自性。」蓋是未解悲心所緣行相之談。此二大悲亦以欲令有情離苦為行相,若以剎那生
滅與無自性為行相,則於一大悲中,應有不同之二行相矣。以是安立彼二義所差別之有情
為大悲之所緣。成就此二大悲心者,由先知有情是剎那生滅及無自性,便能現起二差別相
(剎那相與無自性相),非大悲心直緣彼二也。
《本論》、《釋論》皆說,後二大悲緣上述差別相所別之有情,第一大悲則非緣彼所
差別者,但緣總相有情,依此說名緣有情大悲。以是應知,或說第一大悲要緣常一自在之
有情者,所說非理。以未得無我見者之大悲,多有僅緣有情總相者。即得共同人無我及真
理見者之大悲,亦多有未緣差別相所別之有情。喻如能遣瓶上常執已達無常者,非凡緣瓶
心皆緣無常所別之瓶。即未達瓶無常者,亦非皆緣常相所差別之瓶也。
此三大悲隨緣某一所緣,皆以救拔一切有情出苦為相,故與二乘之悲心有大差別。若
已發起諸大悲心,便能引大菩提心-我為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禮供文中所讚之大悲
,雖以最初大悲為主,但菩薩身中餘大悲心,亦是所讚。故此處《釋論》中說發大悲心之
菩薩,亦不相違。
若爾,最初入道菩薩正因之大悲中,為有三種大悲否?曰不定。大乘種姓隨法行者則
有。彼先抉擇勝義之正見,次乃緣有情發大悲心,依大悲故,發菩提心學菩薩行能仁禁戒
。若大乘種姓隨信行者則無,彼不能先達真理,待發心已,方能求真理正見及學菩薩行。
如《中觀莊嚴論》云:「先求真理智,勝解勝義已,緣惡見世間,遍發大悲心,精勤利眾
生,增長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悲慧所莊嚴。諸隨信行者,發大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次
勤求真智。」
本論申禮供已,雖未立誓願,然亦無失。如《中觀論》與《六十正理論》。亦有但立
誓願無禮供者,如《親友書》。此《入中論》為造論而申禮供,應亦兼含立誓之義。
使他趣入之因,謂所為、繫屬等。本論所詮,即甚深廣大二義。其不共所為,如前已
說。所為之心要,暫時者,謂由了解論義,如法修行,進趣四道;究竟者,謂證果地。所
為心要依於所為,所為依於論,即是繫屬也。
乙二、正出所造論體。分二:丙一、因地,丙二、果地。
(下略)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8-04 11:56: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