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14 12:08:30.CBETA T45, No. 766
《大乘起信論直解》
「云何修行止觀門?
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此釋止觀相也。
六度應云定慧二門,今云止觀者,以在因曰止觀,在果曰定慧。
今欲雙修並運,正在因行,故合為一門。」
───────────────────────────────────────
■ 1.奢摩他是梵語 Smatha 之音譯,義譯為「止」(安止),止息雜念。毘缽舍那是梵
語 Vipasyana 之音譯,義譯為「觀」(勝觀),觀察觀見事理。
2.因時止觀雙修俱行,果方雙運。佛陀的果位,是根本定與後得位雙運,根本定和後
得位二個階段,能夠同一時間安住在這二者上面。現在隨順著果的情況下,應當將
止觀二者雙運做實修,在觀修的道上面,當如此配合。果是等至和後得雙運之故,
所要觀修的道也應當是止觀二者雙運,以如此之道來做實修,將來得到的果也會是
等至和後得雙運的本質。
3.現在禪修的時候,止觀二者應當同時進行,二者力量要均等;禪修的時候,等至階
段修安止(止的對境有世俗諦與勝義諦,二諦隨一),後得階段修勝觀(觀的對境
有世俗諦與勝義諦,二諦隨一)(在未達正式的止觀前是隨順的止觀,先有隨順的
止觀為因才有正式止觀的果,正式的止觀中,觀必有止),根本定時心相續中以緣
空性的比量入定乃至現證現量空性修習智慧資糧,後得位時心相續中以空性慧所伴
隨的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修習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與福德資糧都要修習,六度
波羅蜜含攝福德與智慧(世俗諦與勝義諦)資糧,這二者力量要同時進行,也要把
二者力量均等,以如此目標而作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