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律海十門》(36) 別解脫戒的種類-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26 21:07:31
《律海十門講記》 (35)
智敏上師
甲三 別解脫戒略相門第三
(七眾戒名相數目之總頌)
「誰稱佛弟子 總攝為七眾 歸依佛法僧 正見不邪倒
下座從師授 不犯皈戒條 居家眾二種 近事男與女
終身受五戒 日夜八關儀 五戒許缺支 八關隨力持
開中唯除酒 餘則隨律制 亦稱諮審戒 事前問律師
詳審自堪能 受時有卷伸 出家眾有五 具足比丘僧
清淨出世心 如律而授受 戒相二百五 無犯犯者淨
比丘尼戒相 三百四十八 清淨出世等 具如比丘論
為現身脫苦 別解脫難聞 荷如來家務 令佛子相繼
使正法不缺 應出家受具 沙彌沙彌尼 終身具十戒
著染衣捨俗 為具足之基 有女須正學 六法二年持」
《律海十門》主要是講別解脫戒,那麼別解脫戒到底有幾種呢?「別解脫戒略相門」
,簡單的一個介紹,這是第三門。
首先是提問,「誰稱佛弟子」,所謂佛弟子,到底哪一些人能夠稱作佛弟子呢?「總
攝為七眾」,總的說起來有七種(七眾弟子),這七種人可以算是佛弟子。也有說八種的
,就是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也算一種。七眾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近
事男、近事女。若再加一個近住就是八眾,因為近住不是盡形壽,所以一般說七眾,這七
種別解脫戒都是盡形壽受的。
「歸依佛法僧」,總的來說,這七眾弟子,最根本的就是歸依三寶。一切戒,它的產
生,從哪裡產生?從三歸依產生,三歸依是一切戒的根本。所以我們授戒,每授一次戒都
要再授一次三歸依。
三歸依有五種:
第一種,是翻邪的歸依,從來沒有信過佛的,本來是在世間上對外流轉的,走的是邪
道,不是佛的正道,那麼先把你翻邪,邪的翻過來歸到正的,這個歸依是第一次的歸依;
第二種,受五戒之前,還要再受五戒的歸依,這個歸依比前面翻邪歸依深一層了;
第三種,受八關齋戒有八關齋戒的歸依;
第四種,受沙彌沙彌尼戒,有十戒的歸依;
第五種,受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有具足戒的歸依。
所以我們每一次授戒,都有一次歸依,這個歸依有層次,它是一層一層不同。從翻邪
歸依、五戒歸依、八戒歸依、十戒的歸依,乃至具足戒的歸依,都是歸依,戒的體也是從
歸依上產生的,所以總的條件都是要「歸依佛法僧」。
「正見不邪倒」,要依佛的見,不邪不倒。「正見」就是般若的見,中觀就是正見。
但是中觀見,理上是很不容易得到的,那麼主要從事上說,如合戒的見就是正見,「不邪
倒」;而不合戒的就是邪的、顛倒的,如不淨為淨、無常為常等等四顛倒。
既不邪,也不顛倒,這是總的,凡是佛弟子都必須具備的條件。不管你是哪一眾,都
要「歸依佛法僧,正見不邪倒」,以佛法僧的見為見。自己的那些不正之見,外道、凡夫
的見,都要去掉。「邪」是外道,「倒」是同于世間、有漏的,所以要以佛的見為見——
「正見」,不能有「邪」,不能有「倒」。
那麼做佛弟子有什麼儀式呢?「下座從師受,不犯皈戒條。」受戒的人要在下座,戒
師在上座,這是一定如此;不能跟他平起、一樣高,那你就不得戒。你要在下座,恭敬嘛
。你要受戒,要從戒師那裡受,那你要有恭敬心;你高高地在上座,你就沒有恭敬心。
有一個賊,做了壞事,他逃到森林裡,遠遠地看見國王來,還帶著國師一起來,他嚇
得不得了,就爬到樹上去,躲在樹上,高高地躲著。國王來到樹下,就躺下來休息,國師
就站在那裡,給國王說法。
樹上的那個賊一看:「哈!你這個國王也做壞事,說法,怎麼可以躺在那裡聽法呢?
」這在菩薩戒裡也有,說法的人要在上座,聽法的人在下座,這樣才能說法,不能站為白
衣說法。現在不但站著說法,而且聽法的人睡在那裡。這個國王完全錯了。
他不再害怕,他做了壞事,國王也做壞事,他就乾脆下樹,說:「國王啊,你聽法怎
麼這樣子的呀?」問了個訊就跑掉,你國王也沒什麼了不得。所以你自己不恭敬、不如法
的話,人家就看不起你。
「下座從師受,不犯皈戒條」,受了歸依、受了戒之後,不能犯歸依、不能犯戒。「
不犯皈戒條」,就是先受歸依,你歸依三寶了,歸依的條件就不能違背。
什麼叫歸依三寶呢?我們要歸依,總是自己有苦,自己要求真理,要達到安樂,要達
到最高的安樂、離開一切苦的方法,求哪一個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求天,天的能力有限;
求世間上的國王,國王的能力更有限;求醫生,醫生給你治病,有的時候醫生還會害病,
這是不可避免的。
以前我在上海,在一個醫院裡,有個病人要找某醫生,他們說:「某醫生啊?不在,
今天他病了。」好了,醫生還要害病;病人找他想解決自己的病,結果醫生本身就病了,
你說怎麼辦?
所以說這個世間上都不究竟。求天、求鬼神等等,他們有一定的權力、一定的神通,
可以給你作一些利益,但是他自己也是在輪回之中,也受業報的支配,也不能自在。
那只有靠佛,只有佛是最大的智慧、最大的自在,他出了三界,已經成就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這樣子的人才是可以供我們依靠、歸依的人,所以要歸依佛。
我們歸依佛不是搞迷信,「我給你(佛)供養一點,你就保佑我什麼什麼都如意哦」
,這就跟世間上行賄一樣的。他做了官,你給他送點禮,他保佑你什麼什麼,犯法也沒關
係,錢可以買的。
佛教不講這些,不是這樣的。你歸依佛之後,要聽佛的話,佛是一切智者。怎樣子會
受苦,怎樣子會得安樂,他都可以講得一清二楚,那麼你聽他的話不會錯。你怕苦、要受
安樂,你就照佛的話做嘛,那就是歸依法。
歸依法之後,你還要歸依僧。你修行之中要人家說明,這個說明你的人就是僧,那麼
這個僧你要歸依他。若不歸依他的話,單自己一個人修行,沒有說明也不行。
打個比喻,比如說害病,自己害了不治的重症,一般的醫生醫治不了,只有一個最有
名的「大醫王」能醫,那就是「佛」。你把佛請來,佛就給你開方子。
佛來了不等於你的病就沒有了,醫生來了還開方子,你還要吃方子裡的藥,這個「藥
方子」就是「法」。那麼藥方子開了,掛鹽水針、接氧氣等等,就要護士給你搞。如果醫
生也來了,藥方子也開了,鹽水瓶、氧氣筒什麼都放在旁邊,你自己搞,行不行呢?自己
不行的,還得要護士給你搞。這個「護士」就是「僧」。
你要把「病」治好,這醫王、藥方、護士亦即佛、法、僧,一個也不能少。這樣的心
有了,就是歸依的心。
歸依的心有了,然後「下座從師受」,如法的儀式、如法的師承得到之後,歸依體就
得到了。歸依得到之後,就不要犯歸依,歸依三寶之後不能再去歸依天魔外道。
今天剛剛歸依了三寶,一出廟門,想起自己要做生意、要求發財,趕快跑到神廟去求
,那麼你當下的歸依體就破壞了,你去歸依天魔外道了嘛。或者覺得自己身體不好,又去
求氣功師教氣功。難道佛還沒有這個本事,只有氣功師才能使你身體健康?去拜氣功師,
又歸依氣功師去了,歸依體也壞了,沒有了。所以說不犯歸依這一條,就是這些都不能做

另外,不能說自己不歸依三寶的話。假使你是幹部,機關(單位)裡是不准信宗教的
,人家上級來了問你:「你信佛教的呀?」你說:「沒有啊!我不信的。」好了,你說了
你不信的話,歸依體也破掉了。所以不能說這些話,開玩笑也不能說!這是不壞歸依的一
些條件。
戒條方面,你是受了五戒的,那五戒的戒條就不能違犯,若是受了八戒的,八戒的戒
條也不能違犯。你受了八戒,晚上吃東西了,趕快懺悔,也可以,能夠懺乾淨。如果吃了
無所謂,也不懺悔,那就犯了,犯了之後,下惡道是決定的,地獄!犯了戒一般是下地獄
的。
那麼你趕快懺悔,只要能夠懺悔乾淨,也就可以避免墮惡道。所以說懺悔很要緊,要
勇於發露,不要怕難為情不發露,能夠發露,懺悔就對了,「不犯皈戒條」。
這是說如何受戒、受了之後要怎麼做。「下座從師受」,這是受戒受歸依的方式、儀
式。這很簡單,實際上還有很多事情。我們授三壇大戒,授比丘戒,有多少的事情?大家
想一想。「下座從師受」也是這麼回事,戒師一定要在高高的位置,不是高位置你就不得
戒;「不犯皈戒條」,受了之後就不要犯戒。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8-26 23:13: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