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不執著」的次第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26 06:54:33
摘自:四諦講修佛學會會訊
http://denpashi.blogspot.tw/
「不執著」的次第
雪歌仁波切
《金剛經》裡面一直談到「空」或者「不要執著」,是吧?!最重要的,我們要記得
,《金剛經》裡面談空或者不要執著的時候,一直都用緣起的理由,它沒有把緣起丟在一
邊而只講空,而是以緣起的道理講這個空,比如「若菩薩有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
菩薩。」,前面「若菩薩有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講緣起,然後把它當理由,「即
非菩薩」,破除前面這個執著,就是講空性。
  所以,要非常注意喔!因為我們很多人會有這種反應:好像講到空性或者讀讀《金剛
經》,就說:「啊,空了!」這是不對的!這應該有問題。因為他忘了前面那個「若…」
,然後「即…」;而沒有把「若…」當理由。所以,如果我們沒有想好前面這個理由,就
說「不想」或是「不要執著」的話,那不是《金剛經》講的內容,不是真正空性的意思。
如果只是「我不要想」、「我不要執著」的話,這是逃避而已,根本不是智慧。
現在把緣起當理由,以緣起的道理講這個空,那就沒有逃避,而是面對這些事情,看
到它的緣起如何;透過這樣子,然後就破除這個執著。所以,要記得這個「緣起」的理由
,先有緣起,然後由於緣起這個力量的結果,就沒有什麼可執著;應該要這樣子的次第。
就像聖天菩薩寫的《四百論》所說的,我們先要修業果這些緣起的法,然後才修空性
。意思是,前面是理由,由這個理由、這個緣起,慢慢地培養,培養、培養之後,就可以
達到修空性,或者可以學空性的一個境界,不是一下子馬上就說「空」,沒有這樣子喔!
所以,要先培養緣起的法。
我們看《廣論》的話就可以理解:這個緣起的法,先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然後
後面才講空性。這個意思是,前面下士、中、上士道那些,都是空性的理由
作者: KobeEFF0 (KobeEFF0)   2014-08-26 08:21:00
推 阿彌陀佛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8-26 08:32:00
感恩分享 阿彌陀佛
作者: hayabusasean ( ~ ~ ~ )   2014-08-26 15:37:00
作者: crocker (...)   2014-08-26 19:01: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