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ol810 (silence)》之銘言:
感謝c大的分享。
一、
請教一下,依教理,成佛前的「最後一階段」是「一生補處菩薩」(等覺菩薩?)。
承此而論,釋迦牟尼在紀元前七世紀成佛前,應該也是一生補處菩薩階段囉?
釋迦牟尼在此一「菩薩階段」有某某菩薩的聖號嗎?
PS:剛查了資料,依南傳所云,成佛前的釋迦牟尼與彌勒,是南傳教義中明文提及的菩薩
。
菩薩有52階段。第52階段=妙覺菩薩=佛。
二、
再者,像觀音、地藏、文殊、普賢等大菩薩,似乎已屬於第51階段的等覺菩薩?
請問,等覺菩薩階段是否已經超脫輪迴?依照教理,若祂們「堅持」要入輪迴投胎
(不管是投到天界、人界、畜生界...),「可能」嗎?
還是在教理的邏輯上是屬於本質性的不可能?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9-03 10:34:00正在上課中。以大乘佛法傳統而言初地菩薩以上是意生身。歷史上佛陀出生後未於菩提樹下成正等覺的這一生,南傳佛較稱其悉達多菩薩。若據佛典記載,目前在兜率天的當來下生佛為阿逸多菩薩(即一般所說的彌勒菩薩)。關於佛教的邏輯,也就是因明,可依正統印度佛教的量論學習,量論雖與一般所說的邏輯有相通之處,但不只是一般世
因為經典上對我上述教理脈絡上的疑惑似都未有答案..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9-03 10:44:00間所說的邏輯,佛教的因明是修行的方法,達致內明內證,正統印度佛教佛典三藏中的量論,主要為陳那菩薩與法稱菩薩傳承,正確的說明佛陀教法的內涵與修證,可恭敬學習。而你對於菩薩修行進程的疑問,在印度佛教佛點三藏中之現觀莊嚴論有詳細說明,對照經文來讀可正確認識佛經內涵,
能請c大解說第2個問題"等覺菩薩繼續投胎為人"嗎?謝~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9-03 10:50:00經律論缺一不可,你可以朝這方向學習才不會一直原地打轉初地菩薩以上可以願力投生,南傳菩薩道說聖者菩薩可以依其願力選擇投生處,北傳佛教亦有此說法,如華嚴經載八地菩薩可以國王身得度者現國王身、居士身得度者現居士身等你可參考此篇 #1JmI3GqS [地道] 修行的五道進程佛經大多是簡略的記述,中間的修證過程沒有詳細說明,所以自己看會覺得有缺漏想不通的地方,因此佛典三藏中有聖者菩薩闡述讓我們凡夫可以正確認識,比如修行的五道進程中,資糧道是加行道的因,加行道是見道的因,見道是修道的因,圓滿前面這些因,有佛果,這是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