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倉忠仁波切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sadong
【為何需要學習應成論式、周遍等道理,對於修學佛法有何利益?】
學習這些「周遍」等等的道理,主要是在內心建立這樣的觀察方向:
如果是這個的話,完全是這樣;或是,如果是那樣的話,完全不是這個。
如,若是所作性,一定是無常;若是常,一定非是所作性。
又如,瞭解「此是存在而且不是常」,那麼就是已經瞭解無常。
當然,也是需要瞭解「常」、「無常」等等的定義。因為能清楚的
瞭解定義,才能于有為法上破除是常,也建立無常。透過學習這些道理,
對於以後學習辯論、思惟會有幫助,當問到決定嗎?不決定嗎?
因為自己對於其中的理路有清楚的思惟方向,所以能很確定的回答。
反之,如果無法確定的回答,就是在你的內心並沒有真正的通達論式
中的理路內涵。
例如,當問到:如果是這個的話,一定是那個嗎?是人,一定是臺灣
人嗎?是兔角,一定是無我嗎?這當中必須要思惟。是人,一定是臺灣人
嗎?這是比較簡單的,是人不一定是臺灣人,例如印度人。
是兔角,一定是無我嗎?兔角是不存在的,無我是存在的,這當中的
理路是如何呢?這就是需要我們去思惟。
如果是兔角的話,那就什麼都隨便了,隨便安立什麼都可以了,這就
像自己都沒有錢,卻認為有一百萬可以供養,如同這樣隨便安立一種想法,
什麼都可以安立。
又如:是瓶子,一定是無常嗎?是的。這也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進
一步再說「是瓶子,一定是蘊體」,有些人就會懷疑:瓶子為何是蘊體?
瓶子是外在的法,蘊體是內在的法,瓶子怎麼會是蘊體?這就是因為沒有
正確的瞭解定義、理路,如果瞭解「蘊體」的定義及分類,就能決定瓶子
是蘊體。
為什麼瓶子是「蘊體」?因為瓶子是色法。所有的有為法包括於「五
蘊」之中。「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聚合
」之義;由很多因緣聚合而有的體,就是「蘊體」之義。既然是因緣聚合
而有,當然一定是有為法。
「蘊體」分為:「色法」、「心法」。
「色法」都是屬於「色蘊」。「色蘊」分為:外在的、內在的。可見
的顏色及形狀,是屬於外在的色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
是屬於內在的色法。總而言之,是色法一定是「色蘊」。
「心法」分為:「心王」、「心所」。所有的「心王」都是屬於「識
蘊」。再者,「受蘊」、「想蘊」,因為眾生主要的心所是「受心所」、
「想心所」,有想一定會有受,有受一定會有想,二者是相應。除了「受
心所」、「想心所」二者以外,其餘的心所皆是包括於「行蘊」,如無明
、貪、瞋、癡、智慧、慈悲心等等心所。
又,「行蘊」也包括「不相應行法」,如無常、所作性等等都是屬於
「行蘊」,因為無常、所作性等等,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再者,如是,
所有的有為法都包括在「五蘊」。
又,所謂「“應成”論式」,就是說,如果他宗所承許的是正確,那
麼理應是如此,因是如此。如,有外道者承許「聲是常,並且是所作性」
,主張聲音是虛空之特法,聲音是常,隨時存在於虛空之中,例如,彈指
就有聲音,由彈指的動作而發出聲音,所以聲音是「所作性」,但是,聲
音本來就是存在於虛空之中,所以聲音是「常」,如果不是的話,不可能
彈指就有聲音,就如同,我們看不到的瓶子,它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
有外道者,以這樣的理由而承許「聲是常,並且是所作性」。
但是,內道自宗承許「所作性,必定是無常」,與外道他宗的承許是
相違,為了破除外道他宗的承許,並且于其心續中建立正確的見解,故隨
著他宗的承許而立應成論式:「聲有法,理應是所作性,因是常故。」
論式中以相違的二者──「遣法」(宗法)及「正因」,令他宗對於
自己的承許產生懷疑,進而捨棄自己的承許,並且于其心續中建立「聲是
無常」的正確見解。
中觀應成派以這樣的「應成論式」破除他宗的顛倒分別。「應成論式
」不同於一般的「正因論式」,
「正因論式」中是以周遍的「遣法」(宗法)及「正因」二者而立論
式,「應成論式」則是不一定,中觀應成派也有自己的「所立宗」,但是
,破除他宗的時候主要是以這樣的「應成論式」而破除,也因此而名為「
應成派」。
【以「能牽引三支正因」的應成語,說明修空性】
以中觀應成派的宗見來看,中觀自續派以下都有「執諸法自性存在」
的遍計倒執,為了壓伏遣除此倒執遍計而說應成語,如,「能牽引三支正
因」的應成論式:「聲音有法,理應是非緣起,因是自性存在故。」
當說此正應成論式之時,即具有「三輪正相違」:
(1)因相成立:敵者他宗因相成立──聲音是自性存在。
(2)周遍成立:立者自宗周遍成立──非緣起性周遍自性存在。
(3)宗受到譴除:敵者的宗「聲音自性存在」受到譴除。
再者,緣起法一定是「依他法」,「依他法而有」一定不是「由自方
成立」,「依他」、「自方成立」二者是相違。如上,由說此正應成語而
令他宗產生推論「三輪相違」的思惟,就是「正應成」;
當他宗透過推論思惟而捨棄堅固的「聲音自性存在」的倒執,于心續
中生起於二端不決定的懷疑:聲音可能是自性存在?可能是無自性存在?
當下已經達成說此正應成語的目的,就是「形成應成」,而不是「正應成」。
之後再由此「能牽引三支正因」的應成論式,牽引成立正因論式:
「聲音是無自性,因是緣起故,如鏡中臉的影像。」
此論式具有「三支正因」──宗法:聲音是緣起(有法是因)。
同品遍:是緣起周遍是所作性。
異品遍:不是無自性周遍不是緣起。
過此推論思惟,譴除他宗心續中於二端不決定的懷疑,
他宗思惟:緣起是無自性,如同境中臉的影像,境中的臉不是真正的
臉,是依靠人的臉、鏡子、鏡子很乾淨等等眾多因緣,因為具足眾多因緣
而顯現有境中臉的影像,境中的臉不是真正的臉,唯是依於眾多因緣而存
在,所以並不是「自方成立」。
如是遣除粗分的「自性存在」倒執。當他宗通達所要思惟的理路邏輯
之後,再回到思惟「聲音有法,是無自性,因是緣起故」,是緣起必定是
無自性,所以聲音應該是無自性;透過經久時的思惟、串習,最後能真正
的通達「聲音無自性」,如此才是通達聲音上的空性。
【透過學習應成論式而觀察自身相續】
又,本論中以「敵者」、「立者」來說,但是透過學習而瞭解理路內
涵之後,我們可以將自己當作「敵者」或是「立者」而推論,透過這樣去
觀察自己的見解。
主要是對於空性的推論,也可以推論苦諦、集諦等等。例如,我們任
何的作為都是為了追求快樂,我們認為所追求的是真正快樂,但事實上,
我們所追求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壞苦。所以,在我們的心續中是
有這樣的堅固倒執。我們可以藉由所學習的理路去推論,壓伏自己心續中
這樣的倒執。
如,因為穿一件衣服而有樂受、很快樂,這時候就可以立應成論式:
「此樂受有法,理應是非業及煩惱所引生的有漏法,因是樂故。」
此論式是「能牽引三支正因」的應成,將「遣法的相違」換作正因,
將「正因的相違」換作「所立法」,成立正因論式:「此樂受有法,理應
是行苦,因是業及煩惱所引生之補特伽羅所攝的有漏法,如苦苦、壞苦。」
這是我們修行上真正需要的思惟方式。
苦苦,我們比較容易了知。造惡業感苦果、造善業感善果,苦苦是惡
業的果位。
又進一步,透過論式的理路去思惟,瞭解到:剛剛穿衣服所感受的樂
受一定也是苦,因為,如果所感受的樂受是究竟的快樂,應該不論如何都
不會改變,但並非如此。為何它不是究竟的快樂?雖然一開始是產生樂受
,但是隨著剎那性的改變,這個快樂就消滅了,甚至轉變成苦。為何我們
無法瞭解到:這個樂受產生的當下就是開始改變,它是壞苦?因為我們心
續中有堅固的倒執──將它倒執為正確的快樂。
同樣的,無常、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等,也都可以透過論式的
理路去推理,依於「正因」推理而產生的覺知,才是比度、比量。這就是
學習「正應成」所獲得的利益。
平常學習時,如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或是學習其他比較深奧的
論典,應該觀察論中──他宗所說、自宗所說,二者是如何相違?
或是,論中前後都是舉出自宗承許的觀點,其中一定有「正因」,那
麼就依著應成論式的推理方式──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定是這樣;如果是
這樣的話,是不是那樣?
自己和自己作辯論,這樣去尋找其中的「正因」。藉由這樣的方式而
破除一個倒執,就是已經達成學習、修行的一個目的,這就是學習經論的
方式。
透過學習而瞭解「應成論式」,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雖然說是破除
外道、他宗,但主要是:我們需要這樣的理路來思惟,而破除自己心續中
的種種顛討知,觀察自己這樣的認知是不是錯誤。為了這個目的,所以,
我們學習瞭解「應成論式」。
我們的內心中有很多的顛倒知,因為我們需要瞭解顛倒、正確的緣故
,所以必須透過學習而去瞭解這些理路,這樣才能運用理路去思惟觀察,
才能在自己心續中破除顛倒的認知、建立正確的智慧,不斷的這樣串習,
當最後完全破除顛討知的時候,就是已經圓滿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