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 七位禪宗祖師談 佛性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6 16:14:04
初祖達摩祖師說,
十地經雲: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瓶內燈光,不能顯現。
二祖慧可禪師說,
備觀來意皆如實,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湣此二見之徒輩,申辭措筆作斯書。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
三祖僧璨禪師說,
圓同太虛,十方智者,十方目前,虛明自照,極小同大,一即一切。
四祖道信禪師說,
知鏡之與面,從本以來,不出不入,不來不去,即是如來之義。如此細分判,眼中與鏡中,本來常空寂,鏡照眼照同。
五祖弘忍禪師說,
我既體知眾生佛性,本來清淨,如雲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雲盡,慧日即現:何須更多學知見,所生死苦。一切義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鏡,塵盡明自然現。
六祖慧能禪師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永嘉玄覺禪師說,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以上七位禪宗祖師說的,都是一, 佛性
另,張紫陽真人在悟真篇之功法: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
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
金鼎欲留朱裡汞,玉池先下水中銀。
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月一輪。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是知太乙含真炁,十月胎圓入聖基
丹道祖師與禪宗祖師是否殊歸同道?
~天星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6-04-16 19:49:00
不是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4-16 23:03:00
下方是道家結爐煉丹出陽神,所以才會有胎這詞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6 23:49:00
胎,也可指月台,就是十指虔心處...道家很多名詞是借用,夫婦,男女...是陰陽之意 ,青龍白虎是指真陰與真陽...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4-16 23:52:00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從整體詩來看,確實就是練丹的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6 23:54:00
嬰兒就是老子說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與禪宗的禪定狀態下一樣,自性顯現~~~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4-16 23:56:00
自性隨時都是顯的,不用禪定也是在顯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6 23:57:00
張紫陽真人這段文字只談到修出自性,金丹,還沒提到後面的出神入化,也就是六神通的神足通與宿命通...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4-16 23:57:00
也只有一貫道才會把兩者併在一起說,純道教也不會認為是相同的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6 23:58:00
那就看過就好,請勿參考無妨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4-16 23:58:00
神通本性具足,內外道都有神通不足為奇就是了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6 23:59:00
的確是如此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6-04-17 01:10:00
道家談到見性 可以看「太乙精華宗旨」第十篇 講到性光見性在道家 也只是初步 佛家亦同 如果到此為止 就是自了漢。 所以兩家都會鼓勵行者更精進 佛家鼓勵行者見性後還要在覺照中直至「圓覺無礙」 就是心光可通達十方法界 道家也是鼓勵練虛合道 直到遍覺虛空一切處我們連初步的放光都做不到 光用思想很難透徹這些境界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6-04-17 04:48:00
道理明了,走的路才不會太偏,雖然是曲曲折折,總是向前能到彼岸。如果說,道是一致的,走遍宇宙都相通,那麼,不同的宗教,語言,文化,翻譯,因而衍生出,對於相同的境界,修行方法,因為以上種種,加上想要表達的重點不同,有側重心性的差異,叫覺者,有側重相對層次的,叫還虛合道,因而出現,看起來不一樣的名詞,但仔細了解,根本是一樣的說明,舉例,如,道家十月、金丹與禪宗之鏡、慧日、燈、摩尼...個人經驗,僅供參考。每個人有自己修行路,方法背景有異,觀點肯定不同,但都是以助道之心在此發言。
作者: notre927 (然)   2016-04-17 08:37:00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作者: mikelin7747 (反求諸己)   2016-04-17 10:13:00
感謝分享!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6-04-17 15:27:00
各修各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