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觀經 下品下生之深意(二)

作者: wing95035 (max)   2016-05-18 16:31:59
參、顯示深義
以上是就文字上來消文。接下來,發揮《觀經》「下品下生」之深義。既然是深義,顯示意義內涵非常地深廣而幽玄,不是略舉幾點就可說明。在此我歸納出三十點,並加以解釋,同時也引用經論釋中相關的法語作為佐證。
第一點,顯第十八願之「設我得佛」蘊含救度「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悲願。
第十八願是淨土宗開宗立教的根本,淨土宗建立在第十八願之上。
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第十八願是往生的正定業,往生彌陀淨土的功德資糧皆在此願。
第十八願的功德、功能、力用,含蓋三藏十二部、含蓋十方三世佛、含蓋一切諸菩薩、含蓋八萬諸聖教,盡十方三世之佛法僧三寶的所有功德,第十八願無不具足、無有遺漏。
對淨土宗和念佛人而言,第十八願之價值與重要,是根本性的、絕對性的,是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有此願則有淨土宗,無此願則無淨土宗;依此願則往生決定,不依此願則往生不定。
第十八願如此重要,則其解釋必須正確、明白,不容有絲毫錯誤、晦澀。經文如果有佛的解釋,且能讓人一目了然,易持易記,所謂以經解經,以佛說解釋佛說,則後人的解釋可有可無,甚至不用後人畫蛇添足,增加歧義。正好《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正是在於解釋第十八願。淨土宗祖師,上從龍樹菩薩,尤其下至道綽、善導,皆以下品下生解釋第十八願。在此探討「下品下生之深義」時,正可以之闡釋第十八願之深廣內涵。
有文化的人、記憶力好的人可以把第十八願的願文背起來,涵詠在心中,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經文涵詠久了,自然能夠領悟到它的意義。請大家合掌,我們恭誦一遍: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首先,第十八願阿彌陀佛發願所說的「設我得佛」之佛,到底是怎樣一尊佛,其佛心佛力的範圍如何?
雖然《無量壽經》對阿彌陀佛沒有極限的悲心願力,有扼要的說明,譬如《大經》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我當愍哀,度脫一切。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
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常於大眾中,說法師子吼。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平等覺經》也說: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莊嚴經》也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來會》也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觀經》也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以上諸文,在在表明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無有極限,即使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阿鼻地獄的眾生,阿彌陀佛也主動、平等地要加以救度,顯示盡十方法界一切所有任何眾生無不在阿彌陀佛救度之列。此等經文,給所有修行人、念佛人絕對的安心、無窮的希望。
然而,第十八願最後有兩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但書(例外條款),若只粗看這兩句,未融會其他經文,則很難令人不生疑惑,以為彌陀悲心雖廣,然而不救逆謗眾生。若作此解,則是根本性的誤解了彌陀的悲願,反而使自己真正陷入謗法的危機。
但,若以《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與第十八願對照,以之解釋第十八願,則反而使第十八願「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之兩句經文活躍起來,讓人豁然領解最後這兩句願文,蘊含著阿彌陀佛的深慈大悲,蘊含著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細膩考量。
由「下品下生」的經文可知,阿彌陀佛愛心無有極限,力量徹底絕對。
對於逆謗闡提的極惡罪人、極苦眾生的救度,須有無限的愛心與絕對的力量。有愛無力,固不能救;有力無愛,也不會救。而由「下品下生」的經文,知道阿彌陀佛救度了十惡、五逆、謗法,甚至闡提的眾生,正顯示阿彌陀佛有此愛心、有此力量,而且愛心無限、力量絕對。
在《悲華經》說:
.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專行惡業。
.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娑婆世界的濁惡眾生被千佛所捨棄,意謂著被諸佛所捨棄。論諸佛都具大慈大悲,以廣發四弘誓願為本質方能成佛,絕對不可能捨棄眾生;這裏所說的捨棄,意指五濁惡世的眾生,煩惱厚重,罪障甚深,深到諸佛不能救,只好暫捨,非永捨,一旦諸佛有力能救時,自然前來救度。
然而顯示此時此地,我等娑婆濁惡眾生之唯一救度,除了彌陀一佛,別無二佛三佛。此正彰顯彌陀佛心佛力,能救逆謗闡提,阿彌陀佛有救度逆謗闡提的悲心與願力,故善導大師說: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第二點,顯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包含「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眾生。
第十八願顯示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即是「一切、所有」之意,此泛指除佛以外的九法界聖凡善惡凡夫。
此「十方眾生」之語,第十八願成就文(《大經》下卷初)亦解釋為「諸有眾生」,若以「諸有眾生」而言,則是唯指三界六道之善惡凡夫,非指三界外之聖人。「諸有」即是「種種有」,是指「二十五界」。《法華文句》一之一言:「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處也。」生死輪迴之迷界眾生,分為「二十五種」,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稱為「有」,即是二十五種三界六道的善惡凡夫,包含「四惡趣、四洲、六欲天、四禪天、四空天、大梵天、無想天、淨居天」。
由上二意(「一切」與「諸有」),則「十方眾生」有二意:
一、「一切」──「五乘齊入」:彰顯第十八願所要救度的機類(對象)是五乘九法界的眾生,亦即「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包含地獄、餓鬼、畜生)。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說: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故第十八願之念佛一門,是「五乘齊入」的門戶。
二、「諸有」──「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彰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教(根本上是為救度善惡凡夫,而同時又兼為聲聞、緣覺、菩薩等聖者)。「諸有眾生」一語,所指的主要是凡夫非聖人,所以此語突顯出「凡夫為本」之意。
由上可知,「十方眾生」是「五乘齊入」、「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意。
而凡夫之中有善有惡,惡中之極即是逆謗闡提的眾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證,明知彌陀的救度,是「縱令一生造惡」的根機,且極惡如逆謗闡提的眾生亦加以救度。這給於一切善惡凡夫無盡的安慰,因為,如果逆謗闡提都能蒙佛救度,脫離阿鼻地獄,往生極樂淨土,則有何人不能往生,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份。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如果不加以甄別、顯明,則不知彌陀的大悲救度,有沒有包含我?我有沒有份?就這一點來講,非常重要,其重要性關係到淨土宗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視,不可不加以明確判定,否則淨土宗普度萬機、易行安樂的特色
不能彰顯,我等濁惡凡夫的解脫沒有門路,而佛教大慈大悲拔苦與樂的本質也蕩然無存。
淨土宗祖師之一的道綽大師也根據「下品下生」的經文內涵解釋第十八願而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此文亦名「本願取意文」,是道綽大師的「本願釋」,也是本願釋中的楷模,非常有名,非常重要,凡是研修淨土教理,尤其念佛之人,也儘可能的背誦在心,涵詠其義。
道綽大師根據下品下生的佛說意涵,解釋「十方眾生」而言「縱令一生造惡」。此之解釋,猶如大地一聲雷,撼動人心;猶如長夜一道光,劃破無明。令人興奮,令人歡喜、令人踴躍、令人讚歎、令人仰天歡呼:「我已得救!我已得救!」正如《法華經》言:「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縱令一生造惡」之六字,「第十八願」雖無其文而有其義;因為願文的「十方眾生」之語,粗看不知何等眾生,道綽大師透過《觀經》,深知其義而言「一生造惡」之機。因為彌陀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之故;猶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眾生」中有凡有聖,以凡為本聖人為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惡,惡機為本,善機為旁;惡人之中,平生之機尚有遇法得救之緣,唯獨臨終之機,已無其他方便,若無彌陀願力之救度,將見當下直入地獄,所以彌陀大悲,特憐「臨終惡機」,無他方便之輩,故言「臨命終時」。同時以「縱令」二字包含「一生
行善」之機。如是則所有一切眾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機,下至下下品之五逆惡機,皆不漏於彌陀救度。若無道綽大師的取意之文,則彌陀悲願有隱而不彰之憾,而造惡之機無迴心皆往之道;今道綽大師為天下後世彰顯彌陀願王萬機不漏、平等普濟的本願深義,令人感荷。
又,「乃至十念」,時人多解釋為「觀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易的本懷,違背了彌陀五劫思惟的本願。道綽大師糾正之而解釋為「十念相續稱我名字」,以「稱」釋「念」,彰彌陀之本意,顯易行之至極,經意由之而始顯明;到了善導大師則直以「下至十聲稱我名號」取意之。師資之釋,可謂通徹佛意,朗照古今。
尤其短命臨終之機既能僅以十念往生,則長命平生之機更能獲得往生決定。由此亦可知:地獄相現、必墮無間之臨終惡機的十念往生,非此惡機本身之力,此惡機一生只知造惡,不知修行;乃是彌陀之功德力用顯示於臨終惡機之上,此惡機即以十念流露其迴心歸命、殷切望救之心;當然假若命促一息,來不及十念,則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也解釋說:
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因為往生之功在彌陀巍巍的本願力,不在濁惡不善的凡夫身;故不問善機惡機、平生臨終,但念佛名皆得往生。
不只道綽大師以「一生造惡、臨終十念」解釋「十方眾生、乃至十念」,素有八宗共祖之尊號的龍樹菩薩,也在其淨土宗大著《易行品》解釋阿彌陀佛根本大願之第十八願,而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是龍樹菩薩有名的「本願取意文」,亦即龍樹菩薩「本願釋」。
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龍樹菩薩解釋為「若人」,顯示人道之人,既是人道之人,即是含蓋善人惡人,平生臨終。
「乃至十念」之「念」龍樹菩薩解釋為「稱名」。
「欲生我國」龍樹菩薩解釋為「自歸」。
以「稱名自歸」顯示「念我」,此「念我」即是「信受彌陀救度」之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龍樹菩薩解釋為「即入必定」,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之故。
由龍樹菩薩之「本願釋」便知,不論何人,但能「稱名自歸」,則「即入必定」,亦即當下已得必定往生的身份,已獲不退轉的菩薩果位。此龍樹菩薩「本願釋」亦是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特色的理論根據之一。
所謂「大道至簡」,淨土宗方法簡易輕鬆,只要「稱名自歸」,而效果立即且超絕──「即入必定」。故在此之前,菩薩即以偈頌宣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因此,龍樹菩薩形容淨土宗念佛法門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則樂」。可知,淨土宗是易行道安樂的法門,也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殊勝超絕的法門。
第三點,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臨終之十聲「稱名念佛」。
第十八願願文之中的: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這三句十二個字,也是「淨土宗」的基柱之一,重要可知;尤其「乃至十念」四個字,是往生的正定業,對念佛往生人有絕對性的重要,因此對這四個字的解釋,必須正確、不容有絲毫的錯解。「下品下生」的經文對「乃至十念」有如下的解釋: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上下二文一比對,豈不是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口業的稱念,而且是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之佛名,不是稱念其他的諸佛菩薩。文字兩兩對照幾乎都一致,那內容呢?兩兩對照,內容也彼此相吻合。
隋朝以來有些大德依自己宗門的教理思想解釋淨土宗或解釋第十八願,則難免偏離淨土宗的宗旨與特色,也錯解了第十八願的真正意涵。
譬如有人引用《阿含經》的「十念」來解釋,哪十念呢?「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以這十種念來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很明顯的,這十種念跟這裏所說的「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是風馬牛不相及,跟淨土法門也完全沒有關係。所以,以《阿含經》的十念來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是徹徹底底的錯誤。
另外,也有人引用《彌勒菩薩所問經》的十種慈悲心來解釋「乃至十念」,那也是錯誤的,跟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也是完全沒有關係。
為什麼他們的解釋會不正確呢?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用純正的淨土經論來解釋淨土經典。淨土宗的教義,唯有以純正的淨土經論來解釋,真正的意涵才能夠顯示出來,如果以他宗的經典教理來解釋淨土宗的經論,那一定會偏差,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使念佛人無法正確理解彌陀願力慈悲的救度,失去往生成佛的真實大利。
現在我們以淨土的經論來解釋淨土宗的經文,用經文來對照經文,比如剛才所說的下品下生經文所講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來看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當下就一目了然,知道這裡所講的「十念」就是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是指口業的稱名念佛。
同時,除了不是其他的十種念之外,也不是四種念佛當中的其他三種念佛。四種念佛是指:「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稱名念佛」,淨土宗所講的是指「稱名念佛」。為什麼彌陀的救度是要眾生稱名念佛呢?因為如果是其他的三種念佛,不只下品下生的根機做不到,我們也做不到。而彌陀大慈大悲,就是要讓我們輪迴的所有苦惱眾生都能夠在今生今世,乃至現在就往生有份、往生一定,都能夠安心歡喜的安住在念佛當中,而不會有所退轉或改變。也就是要讓我們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容易的,連我們這樣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愚人罪人也有份的,而且今世、現
在就能夠確定往生有份了。
如果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不是「稱名念佛」,而是《阿含經》所講的十念,或是《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講的十種慈悲心的話,那我們在場包括我乃至絕大部份人就往生無份了。這樣這個法門跟我們就沒有關係了,因為不是救度的法門,也顯示阿彌陀佛不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祂的愛心有限,力量不夠,因為祂不能救度我們,祂所救度的是能做到《阿含經》所講的十念的人,或者是能做到《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講的十種慈悲心的人。
同樣的,如果十念念佛不是稱名念佛,而是實相念佛或觀想、觀像念佛的話,那麼我們也同樣不能往生,因為我們也做不來。如果是這樣的話,也不能顯現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唯有「乃至十念」是稱名念佛,才能顯出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能夠救度我們,令我們往生有份。即使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罪業深重凡夫也能往生,何況是我們,何況是十方所有一切聖凡善惡眾生,怎麼會不能往生呢!
「乃至十念」的「念」,龍樹菩薩以《觀經》及《小經》 之意解釋為「稱名」、「執持稱名號」;而淨土宗另一祖師曇鸞大師在其《往生論註》最後之結論,也簡明扼要的解釋說: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說明依靠彌陀願力,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便得容易往生;之所以稱名念佛容易往生,在於完全依靠彌陀願力。
此「本願稱名」之淨土宗根本義,到了素有彌陀化身之尊稱的善導大師,更是淋漓盡致地加以發揮解釋,此若閱讀《善導大師全集》,便可一目了然。
所以下品下生的這一段經文「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對淨土宗以及我們念佛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文,可說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往生的根據、往生的保證。
第四點,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滿數」之意。
「滿數」之意就是念念當中都圓滿了消除生死之罪,念念當中都圓滿了能夠往生的功德,這個叫做「滿數」。意思就是,十念既然是滿數的話,就是說是以一種表法來代表滿數,如果他念不到十聲,他只念了九聲就斷氣了,那他能不能往生呢?也照樣能往生,阿彌陀佛也照樣救度他。如果他只念了五聲就斷氣了,也照樣能往生,只念了三聲、一聲,甚至聲音要念出來嘴巴已經僵硬了,念不出來,就在心中念,甚至心中念不出來,只是一個想被救的那個念頭,也照樣往生。像《觀經》下品上生就是念了一聲佛,下品中生是聽聞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慈悲救度,想念但還沒有來
得及開口,就都往生了。
因為臨終人這個時候心中慌亂恐懼,不可能去數他念佛已經念到第幾聲了,所以這裏「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說:「具足乃至十念」。念不到十聲,只念到九聲、八聲也算;時間延長的話,念十幾聲、幾十聲也算。所以,這「十念」就是滿數,也就是「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滿往生功德」的意思,一念十念、百千萬念,也都是念念滅生死罪、念念功德圓滿,也都叫做「十念」。曇鸞大師說:
「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就是說,下品下生臨終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顯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極樂世界的業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這個數字上。
由下品下生的十念往生,及祖師的解釋,彰顯出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十念」,也是滿數之意,亦即生命延長或平生之機,則自然盡一輩子的念佛,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如此則往生之業因成辦,因為必定往生之故。
因此,善導大師解釋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第五點,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之念佛。
下品上生是只念了一聲佛就當下命終往生的,下品中生是想念佛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命終往生的,下品下生的經文說:「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令聲不絕就是一聲接一聲地相續稱名,顯示這個人還沒有立即命終,他的壽命還能夠念十聲佛,所以他就念了十聲,如果來不及當然也就九聲、八聲、三聲、一聲;如果壽命更長,也就十一聲、十二聲……一天、二天、七天,相續地念下去。
下品上生讓我們知道一聲稱名決定往生,下品中生讓我們知道之所以一聲稱名決定往生在於名號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沒有下品下生,或許有人誤解,以為就念一聲,有了下品下生「令聲不絕」就知道是盡形壽一生相續的念佛。法然上人說:「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下品下生之罪人,臨終命促之時,才幸遇唯一能夠獲救的念佛法門,隨其臨終時間之長短而相續念佛,直到命終而往生。因其生命只在十念之間,故言十念;若其生命延長,則其念佛亦必隨之延長。由此可知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乃至」有二意:「一、乃至平生之機,則上盡一形之念佛;二、乃至臨終之機,則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念佛。」簡言之即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是故善導大師〈本願釋〉之文常言:
.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以上之文皆在解釋「乃至十念」之意。
「乃至十念」對念佛人而言,至簡單、至容易、至輕鬆,並非雜行、難行、苦行,且只念一佛之名,非千佛萬佛,乃至廣修三學六度萬行,似乎看不出有何功德,即使有其功德,功德亦應不大,何以便能了脫生死,往生成佛?正由於念佛不靠能念之念佛人之功,是靠所念之彌陀佛名之功,彌陀本身有廣救眾生之深重弘誓的悲心願力,而彌陀佛名亦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無上功德,致使凡夫只要稱念即得往生。
所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如果平生只要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從今之後就不再念佛了,能往生嗎?未必能往生;那如果說只要十聲,多念沒有用,少念了不能往生,這樣對嗎?也不對。這裡的「乃至十念」是以乃至臨終的人,他只念了十聲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來顯示乃至我們壽命延長的人,還有今天,那我們就這一天專稱彌陀佛名,還有兩天、還有七天、或者還有七年,那麼我們就盡一輩子專稱彌陀佛名,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是有這一種涵義。
第六點,顯第十八願之「口稱」勝「心念」,彰易行道之極致。鸚鵡、小孩、愚人等皆能。
下品下生經文談到念佛的「念」有五個地方、六個字,前面三個地方三個念是講意業──心中憶念、思惟;後面兩個地方三個念是講口業──用嘴巴稱念。
下品下生的罪人臨命終時,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亂和恐懼。這個時候,要他回頭去行善積德,去學佛修行,拜懺、誦經、打坐……,這一些在時間上已經不容許了。同時,以他的心境來講,也不可能靜下心來好好地思惟阿彌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也就是救度的內容,也不可能以悠閒的心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只能像什麼呢?在危急的時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隨著這個聲音,當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當下蓮花現前,當下往生極樂。
一開始善知識要他心中思惟、憶念彌陀的功德名號,可是他心中慌亂,無法憶念,善知識立刻改一個方法,要他張開嘴巴稱名念佛,結果在他念念稱名當中,地獄之火滅了,閻羅王派來的鬼卒離開了,阿彌陀佛的蓮花出現了,他就當下往生極樂世界了,這豈不是顯示「心念難於口稱,口稱勝過心念」。淨土宗「易行道」這種「易」的特色,從下品下生的經文中徹底的展現了出來。
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勝的,就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勝過心念的念佛。因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稱念佛能夠普遍;心念的念佛,於臨終的慌亂和恐懼中難以提起,而口稱的念佛卻能讓他聲聲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如果念佛的「念」是指心中思惟或者觀想的話,此刻他心中只有慌亂、恐懼、痛苦,他怎麼有辦法靜靜的在心中思惟、憶念彌陀的功德、名號或佛的境界、佛的相好呢?他念不來啊!那這個下品下生的人能往生嗎?一定不能往生,而且是要墮落地獄的,可是如果要他口中喊出這句彌陀名號,那他就做得到了,這豈不是顯示淨土宗稱名念佛的容易與殊勝呢!
稱名念佛,即使是鸚鵡也會念,牠會跟著我們人的聲音而念佛,念習慣了,死的時候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如果要這隻鸚鵡去思惟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功德,牠能嗎?不能。再者,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我們教他念阿彌陀佛,他也會跟我們念,世事無常,如果這個小孩子在某種因緣下即將去世,我們為他念阿彌陀佛,他也跟著我們念阿彌陀佛,或者耳朵聽阿彌陀佛,當下這個小孩也能夠往生。如果要這個小孩子用心去思惟這一句名號,或者觀想佛的境界,那這個小孩做得到嗎?做不到啊!那小孩做不到大人應該做得到吧?也可能做不到,像有的老人家沒有文化、不識字,
腦筋也鈍了,這個根機很低下、很鈍的人,你要他用心去思惟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思惟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或者用心去思惟阿彌陀佛的名號,他做得來嗎?他做不來啊,可是如果跟他說:你只要張開嘴巴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念佛了。這樣他就做得到對不對?(眾答:對)
不過,難到我們念佛只可以嘴巴念佛心中不能念佛嗎?不是的,是因為那個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機,他已經臨命終了;如果是我們,平常可以一方面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為心中默念。念佛有四種:「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大聲念」就像剛剛我們念的那樣,聲音很大外面都聽得到;「小聲念」是小小聲音,我們佛堂聽得到,外面聽不到;「金剛念」就是嘴巴動,但沒有聲音,自己知道別人也看得到,但是聽不到聲音;「默念」是沒有動嘴巴,只在心中默念。在這四種念佛當中以金剛念較為輕鬆、不費力,也比較能綿密,如細水長流。但是法無定法,在這裡共
修的時候,大家都虔誠的、恭敬的、盡情的出聲念佛,有的人大聲念累了,也可以轉為小聲的念,甚至喉嚨沙啞了就可以改為金剛念。那早上起來靜坐念佛的時候,只要心中默念就好,也不用張開嘴巴;躺著準備休息時,也是心中默念就好,輕鬆的念,自然的就這樣睡著。
所謂憶佛念佛,是口稱默念都不離彌陀名號、彌陀救度。但這當中以稱名為主,像鸚鵡不知其義、幼兒不知其義、愚鈍者不知其義、或有臨終者不知其義,但只出聲念佛,即能消災、增福、延壽、往生,這全憑口稱,若心念則無此方便。
所以,法無定法,不能執定某一個樣式,只是說比較上來講,金剛念較能夠二六時中,從早到晚,從晚到早,綿綿密密、細水長流,不妨礙人家,自己也不會累。
作者: erincy   2016-05-18 17:1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cdabea93 (興盛)   2016-05-18 20:26:00
阿彌陀佛無止盡的救度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5-19 11:45: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5-19 18:05:00
阿彌陀佛!
作者: ashenvale (南無阿彌陀佛 0///0)   2016-05-20 18:22: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