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雜阿含612經 修四念處的好處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5-31 02:28:30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12.htm
雜阿含612經[正聞本769-770經/佛光本626經](念處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如人執持四種強弓,大力方便,射多羅樹影,疾過無閡,如是,
如來四種聲聞增上方便,利根智慧,盡百年壽,於如來所百年說法教授,
唯除食、息、{[示*甫]}[補]寫、睡眠,中間常說、常聽,智慧明利,
於如來所說盡底受持,無諸障閡,於如來所不加再問,如來說法無有終極,
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猶不能盡。
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切四念處經,皆以此總句,所謂:
  「是故,比丘!於四念處修習,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應當學。」
註解:
1.「多羅樹;棕櫚樹」(tāl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棕櫚樹」(a palm)。
2.「持;受持」,南傳作「憶持」(dhāreti),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記得」(remember),
或「受持」(samādiyati; samādāya,另譯為「取;受」),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承擔」(undertaken)。
3.
「修習」(bhāveti,原意為「使有;使存在」, 名詞bhāvanā,特別用在禪修的場合)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發展」(develops, 名詞development),
或「默想的開發;禪修」(meditative development, AN.8.36)。
感想:
是否表示了 四念處的好處無量無邊說不完,所以大家要努力修習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