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什麼是佛陀教導的修行?】帕奧禪師 講述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6-12 13:17:23
※ [本文轉錄自 Buddha 看板 #1NNF1DU0 ]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看板: Buddha
標題: 【什麼是佛陀教導的修行?】帕奧禪師 講述
時間: Sun Jun 12 13:16:58 2016
(原標題:什麼是修行)
我想教大家一些緬甸帕奧禪林的修行方法體系,
它乃是以巴利佛教聖典與《清淨之道》中的指導作為依據。
我們相信巴利聖典所指導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
也是佛陀在世時指導弟子們修行的方法。
為何要修行?首先我們必須問自已:
「佛陀為什麼要教導修行?」或
「修行之目的何在?」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為了證悟涅槃,
涅槃乃是精神(n?ma名)與物質(r?pa 色)的止息。
要想證悟涅槃,我們必須完全息滅以無貪、無嗔、無癡為根的善名法,
及以貪、嗔、癡為根的不善名法,
它們能造成一再的生、老、病、死——輪迴之苦。
如果通過修行觀禪培育觀智,直到證悟了知見涅槃的四道智,它們就會徹底息滅。
換句話說,涅槃乃是由生死輪迴的苦海中解脫出來,
也就是生、老、病、死的止息。
我們都遭受生、老、病、死之苦,為了從眾苦當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要修行佛法。
基於脫離一切痛苦的願望,我們需要學習如何修行,以便證悟涅槃。
那什麼是修行呢?修行包括止禪(sam?dhi三摩地)與觀禪(vipassan?維巴沙那),
而這兩者都必須以身、口的德行(戒),作為基礎。
換句話說,修行就是培育乃至完全開展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
正見與正思維合稱為智慧的訓練(慧學),佛陀稱之為觀禪正見與道正見。
正語、正業與正命,合稱為戒行的訓練(戒學)。
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合稱為禪定的訓練(定學),也就是止禪方法。
現在,我想就八聖道分當中的每一項多作些說明。
第一項是正見。何謂正見?
正見包括四種智慧:
第一種是了知苦諦的智慧,苦諦也就是五取蘊。
第二種是了知集諦(苦的原因)的智慧,
也就是透視五取蘊之因緣的觀智,換言之,乃是透視緣起法的觀智。
第三種是了知涅槃(滅諦)的智慧,涅槃乃是五取蘊的息滅。
第四種是了知領悟八聖道分(道諦)的智慧。
八聖道分,是通向證悟涅槃的修行方法。
八聖道分的第二項是正思維。
正思維(尋心所)有四種,
即:將心投向苦諦、將心投向集諦、將心投向滅諦及將心投向道諦。
如是,正思維將心投向每一聖諦,而正見則如實了知每一聖諦。
正因為它們如此共同作用,所以將它們合稱為智慧的訓練。
八聖道分的第三項是正語,
即:戒除妄言(謊話)、兩舌(挑撥)、惡口(譏罵)與綺語(廢話)。
八聖道分的第四項是正業(正當的行 為),
即:戒除殺生、偷盜與邪淫。
八聖道分的第五項是正命,
即:戒除用不正當的言語或行為來取得財物、維持生活,
如:殺生、偷盜或說謊等。
就在家人而言,這也包括戒除五種不道德的買賣,
即: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正語、正業與正命這三項聖道分合稱為戒行的訓練。
八聖道分的第六項是正精進。
正精進有四種,
即:努力不使尚未生起的惡行生起;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行;
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行生起;
努力提升已生起的善行。
為了開展這四種正精進,我們必須修習 戒、定、慧三學。
八聖道分的第七項是正念。
有四種正念(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與法念處。
此處,『法』指的是:除了受以外的五十一個心所,
或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法指的是:五取蘊、十二處、十八界、七覺支、四聖諦等。
然而,簡單地說,四念處可以歸納為兩項,即:色念處與名念處。
八聖道分的第八項是正定。
根據《長部‧大念處經》,
正定指的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
而《清淨之道》將正定更詳細地解釋為:四色界禪、四無色界禪與近行定。
有些人已曾累積深厚的巴拉密,借著聽聞佛法的簡略或詳盡開示,就能夠證悟涅槃。
然而,大多數人沒有這種巴拉密,他們必須次第地修習八聖道分。
這些人稱為所引導者,他們需要逐步地修習八聖道分,
意思即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來修習:
持戒清淨之後,必須培育定力,以定力淨化自心之後,
必須修習智慧(即修行觀禪證得觀智)。
應當如何培育定力呢?
止禪業處有四十種,可以修習其中的任何一種來培育定力。
對於無法決定該選擇哪一種業處的人,他們應從入出息念下手。
大部分人可以修習入出息念或四界差別培育定力。
因此,現在我將簡要地解說入出息念的修法。
如何修習入出息念到入禪?佛陀於《大念處經》中,教導了入出息念的修習方法。
佛陀於經中說:
「諸比庫,於此有比庫,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
結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習。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習。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習。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習。」
開始修習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
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
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
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因為如此你將無法成就禪定。
只應在氣息掃過及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最明顯的一點覺知氣息,
你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氣息的自性相、共相或禪相的顏色。
自性相,是指氣息中四大界的個別自然特徵,
即:硬、粗、流動、支持、推動等。
共相,是指氣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 (anatt?)的本質。
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
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
入出息的本身,是修行入出息念的目標(所緣),
也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目標。
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習此禪法,累積過相當的巴拉密,
當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整體概念,不注意推動、熱等個別特徵)時,
你將能輕易地專注入出息。
如果不能的話,《清淨之道》建議用數息的方法,這能協助你培育定力。
你應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時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八。」
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
我們建議數到八, 因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聖道分。
因此,你應依照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
然後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飄蕩到其他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
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
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
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二個階段:

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
這裡的長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時間的長度。
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
在這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單純地如此覺知氣息。
如果要默念,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
只應默念:「入—出」,同時附帶覺知,氣息是長或短。
你應當專注於氣息,附帶覺知,氣息經過接觸點的時間長短。
有時在一次靜坐當中,氣息從頭到尾都是長的,有時從頭到尾都是短的,
但是,你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
在此,注意氣息的長短只是幫助心專注於氣息,專注力的重點仍然是氣息。
所以,你不應太在意氣息到底是多長或多短。
如果你那麼做,你的擇法覺支會過強,心反而不能定下來。
禪相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
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但禪相仍然未出現,
那麼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三個階段:「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習。
『我覺知之息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習。」
這裡,佛陀指示你持續地覺知,經過同一點上從開始到結束的氣息。
如此修習時,禪相可能會出現。
若如是,你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能平靜地在同一點上,覺知每一次 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
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習。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習。」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
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
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 得平靜,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
《清淨之道》提到四種能使氣息平靜的因素,
即:思維、專念、注意和觀察。
因此,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
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
以此方法修習,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更微細。
此時,不論氣息是長還是短,你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微細的氣息。
這就是說『長短息、全息、微息』,這三個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可以同時修習。
當你如此持續修習時,禪相就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
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
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
在之前你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只有七種人不會出現呼吸,即:死人、子宮內的胎兒、溺水者、昏迷悶絕者、
入第四禪定者、入滅盡定者、梵天神。
你應省思自己並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夠強,不足以覺知呼吸的氣息而已。
當氣息微細時,你不應故意改變呼吸以便使氣息變得明顯,
如果這麼做,則因為過度精進所產生的擾動不安,你將無法培育定力。
你應照著氣息實際的樣子去覺知它。
如果氣息不明顯,則只需保持平靜,提起正念,在之前還能覺知氣息的地方等待。
當你如此運用念和慧之時,氣息將會再度顯現。
修習入出息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有些人,禪相是柔和的,
例如:棉花、抽開的棉花、氣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紅寶石或寶玉、明亮的珍珠。
對於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樹幹或尖木。
對於有些人,它則呈現有如:長繩或細繩、花環、煙團、張開的蜘蛛網、薄霧、蓮花、
月亮、太陽、燈光或日光燈。
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
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
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
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
其他形狀與顏色的禪相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去瞭解。
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為禪相從『想』而生。
在禪相出現之前,由於不同禪修者有不同的想,即產生不同的禪相。
雖然所修的業處相同,都是入出息念,但卻因人而異地產生不同的禪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
不要玩弄禪相、
不要讓禪相消失、
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
若那樣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升,禪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
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
如果那麼做,禪相將會消失。
然而,如果發現禪相已經穩定,而且心自動地緊繫於禪相,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
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你可能會失去定力。
若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
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
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
這時就可以忘記氣息,而只專注於禪相。
如此將注意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你將會更進步。
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時,禪相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
你應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或更久。
如果能專注於取相持續一或兩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
這就是『似相』。
你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你將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
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
安止定是禪那。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所緣,二者的差別在於:
近行定的諸禪支,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
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bhava?ga-citta)還能夠生起,
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
經驗到這 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
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 升定力,
你必須藉助五根(panca indriyani):
信(saddha)、
精進(viriya)、
念(sati)、
定(sam?dhi)、
慧(pann?)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 定於似相。
你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覺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平衡五根:
五根就是五種控制心的力量,
它們使心不偏離於通向涅槃的止觀正道。
在五根當中,第一是信。
信乃是相信應當相信的目標。
如:相信三寶,相信業因與果報,很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的證悟。
因為若禪修者缺乏這樣的正信,他將會放棄禪修。
相信佛陀的教法也非常重要,
即:四道、四果、涅槃及教理,佛陀的教法指示我們禪修的方法與次第,
所以在此階段非常重要的是對教法的深信。
假設有人這麼想:
「只是觀察呼吸時的 氣息就能達到禪那嗎?」或
「上述所說有如白棉花的禪相是取相,有如透明冰塊或玻璃的是似相,確實如此嗎?」
如果有這類念頭存留在心,它們將會造成如此的見解: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不可能達到禪那。」
由於這種見解,他將退失對佛法的信心,也將放棄修習禪定。
因此,以入出息念業處修習禪定的人, 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心,
應當毫無懷疑地修習入出息念。
他應當想:「如果有系統地依照圓滿正覺佛陀的教法修習,我一定可以達到禪那。」
然而,若禪修者對當信之對象,有過強的信心(在這裡,此對象乃是入出息念業處)。
那麼,由於信根的決定(勝解)作用太強,慧根就不分明,
而其餘的精進根、念根及定根的力量也將變弱。
那時,精進根不能實行其策勵相應的名法,並保持它們於似相的作用。
念根不能實行其確立憶念似相的作用。
定根不能實行其使心安住於似相,不散亂的作用。
慧根也不能實行其透視似相的作用。
因為慧根不能了知似相,也就無法支持信根,於是信根也會變弱。
如果精進根過強,其餘的信、念、定、慧諸根,
就不能實行其決定、確立、不散亂和透視的作用。
過強的精進,使心不能平靜地專注於似相,
這也意味著七覺支中輕安、定和捨覺支的強度不夠。
同樣的,若其他諸根如定根、慧根過強,也將有不良的影響。
信根與慧根,定根與精進根的平衡是諸聖者所讚歎的。
假使信強慧弱,則為迷信。
此人將相信、崇拜缺乏真實利益與內涵的物件。
舉例而言,他們信仰、尊敬,正統佛教以外宗教所信仰、尊敬的對象,
例如造物主、萬能神、鬼怪、護法神等。
反之,若慧強信弱,則將使人傾向於狡黠。
自己不實際修行,卻整天批判與評論。他們猶如吃藥過量而引起的疾病一般,難以治療。
然而,若信慧平衡,則能信於當信之事。
他相信三寶、業果,確信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他將能體驗似相及達到禪那。
若以如此的信心修行,並運用智慧透視似相,這時信根與慧根就能平衡。
再者,假如定強而精進弱,則因為定有產生怠惰的傾向,怠惰將征服他的心。
若精進強而定弱,則因為精進有產生掉舉不安的傾向,掉舉將征服他的心。
唯有當定根與精進根平衡時,心才不會墮入怠惰或掉舉,而能達到禪那。
對於想修習止禪業處者,堅強的信心是 非常重要的。
若他想:「如果我培育對似相的專注力,一定能達到禪那。」
於是,借著信根的力量及對似相的專注,他必定能達到禪那,
因為專注是禪那的主要基礎。
對於修習觀禪者,慧根強是非常適合的。
因為當慧根強時,他能夠透視無常、苦、無我三相,以及獲得領悟三相的智慧。
當定慧平衡時,世間禪才能生起。
佛陀教導定慧兩者必須要修,因為出世間禪也唯有在定慧平衡時才會生起。
無論是平衡信與慧、定與精進、定與慧,念根都是必要的。
念根適用於所有情況,因為念可以保護心,
使心不會由於過強的信、精進或慧而陷於掉舉,也不會由於過強的定而陷於怠惰。
因此,在所有的情況下都需要念,就像所有的調味汁都需要鹽,
也像國王的所有政務都需要宰相處理一般。
所以在古代義注裡提到:『世尊說:「念在任何業處都是需要的。」』
為什麼呢?因為在修習時,念是心的依靠處與保護者。
念是依靠處,因為它能幫助心達到前所未到、前所未知的高超境界,
若沒有念根,心則無法達到任何超凡的境界。
念可以保護心及不使禪修的目標失落。
這就是為什麼當禪修者以觀智辨識念時,
他會見到念的相狀是:它能保護修習時所專注的對象,以及保護禪修者的心。
若缺少念根,禪修者就不能策勵或抑制自己的心。
這是為何佛陀說,念能應用於一切情況的理由。
平衡七覺支:
如果禪修者想以入出息念來達到禪那,平衡七覺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七覺支是:
一、念覺支:記得似相並持續地辨識似相。
二、擇法覺支:透徹理解似相。
三、精進覺支:努力統合及平衡諸覺支於似相,
尤其是努力於強化擇法覺支及精進覺支本身。
四、喜覺支:體驗似相時心中的歡喜。
五、輕安覺支:以似相為對象時,心與心所的寧靜。
六、定覺支:一心專注(心一境性)於似相。
七、捨覺支:乃是心的平等性,不使心興奮或退出所專注的似相。
禪修者必須培育及平衡這七覺支。
如果精進不夠,禪修者的心將會遠離禪修對象(似相)。
此時他不應加強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
而應加強擇法、精進和喜這三覺支,
如此心才能再度振作起來。
當過於精進而心生起擾動和散亂時,他不應加強擇法、精進和喜這三覺支,
而應加強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
如此才能抑制與平靜擾動的心。這就是平衡五根及七覺支的方法。
達到禪那:
當信、精進、念、定、慧這 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時,
定力將會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
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不間斷地覺知似相,這情況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續地專注 於似相一小時或兩小時之後,
你應嘗試辨識心臟裡意門(有分)生起的部位,也就是心色(心所依處)。
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注釋中說,有分心就是意門。
若如此一再地修習多次,你將能辨識到 依靠心色而生起的意門(有分心),
以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
能如此辨識之後,你應嘗試逐一地辨識五禪支,一次辨識一禪支。
持續不斷地修習,最後你能同時辨識所有五禪支。
五禪支是:
一、尋:將心投入於似相。
二、伺:保持心持續地投注於似相。
三、喜:喜歡似相。
四、樂:體驗似相時的樂受或快樂。
五、一境性:對似 相的一心專注。
諸禪支整體合起來即稱為禪那。
剛開始 修習禪那時,你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
你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一、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
二、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轉向與省察這兩種作用發生在同一個意 門心路過程。
轉向作用由意門轉向心執行,它緣取禪支為物件而生起。
省察作用則由緊接在意門轉向心之後,
生起的四、五、六或七個速行心來執行,也緣取同樣的目標。
在《增支部‧山牛經》裡,佛陀提醒諸比庫,在尚未熟練初禪的五自在之前,
不應嘗試進修第二禪。
佛陀解釋說,如果禪修者尚未完全精通初禪就進修第二禪,
則他將失去初禪,而且無法達到第二禪,兩者皆失。
當你已熟練初禪的五自在之後,可以進而修習第二禪。
為此,首先你應進入初禪。
從初禪出來之後,思維初禪的缺點及第二禪的優點:
你應思維初禪接近五蓋,也應思維初禪中的尋、伺禪支是粗劣的,
它們使初禪不如無尋、伺的第二禪寂靜。
存著想去除此二禪支,而只留下喜、樂、一境性的意願,再次將心專注於似相。
如此你能達到具有喜、樂及一境性的第二禪。
接著,應當修習第二禪的五自在。
當你修習成功且想進而修習第三禪時,
你應思維第二禪的缺點及第三禪的優點:
第二禪靠近初禪,且其喜禪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無喜的第三禪寂靜。
從第二禪出定並如此思維之後,你應培育想要證得第三禪之心,再次專注於似相。
如此即能達到具有樂及一境性的第三禪。然後應當修習第三禪的五自在。
當你修習成功且想進而修習第四禪時,
你應思維第三禪的缺點及第四禪的優點:
第三禪的樂禪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禪不如無樂的第四禪寂靜。
從第三禪出定並如此思維之後,你應培育想要證得第四禪之心,再次專注於似相。
如此即能達到具有舍及一境性的第四禪。
接著,你應修習第四禪的五自在。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這就完成入出息念的第四個階段:「『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
彼如此修習。『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習。」
這階段開始於禪相生起之前,進而定力隨著修習四種禪那而增長,
呼吸逐漸變得愈來愈平靜。
直到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禪修者修習入出息念達到第四禪,並修成五自在之後,
當禪定產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
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轉修觀禪(進入慧學的修習階段)。
另一種方式是,他也可以繼續修習其他種止禪。
作者: windfall (索性看雲去)   2016-06-12 19:11:00
萬妙神殿的妙一說本來無一事 何必惹塵埃妙露也說 雨露均霑乎我是 妙二萬妙神萬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z8AehZMk4"復有一萬妙好寶車 並駕四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