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快樂 苦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7-10 08:01:17
※ 引述《a1258chen (reborn)》之銘言:
: 各位好
: 我因接觸正念減壓而對佛學有興趣
: 看了一些書,但還是有很多無法理解的論述
: 之前看到一個說法(想不起在哪本書看到的了)
: "即便是現在嚐起來好吃的食物,下次吃,再下次吃,就會變得沒那麼好吃
: 所以,快樂也是一種苦"
: 有人可以解釋嗎
: 因為我覺得,只要當下感受得到快樂,那不就是快樂嗎
: 謝謝
樂受確實是有的,是存在的,但感受不是有自性的自己那方面成立起來的存在,
感受是觀待因緣條件生起,比如同樣一句話,有的人聽起來可能喜歡產生樂受
但有的人聽起來可能不喜歡產生苦受,如果這句話具有帶來有自性的樂受,
那麼所有人應該都會產生樂受,但並非如此,感受是觀待而有是無自性的。
前面有板友提出了知足的心態,與無常觀,這是很好的建議
末學另外做些補充:
輪迴中的樂受又稱為「壞苦」,那麼「壞苦」(變壞為苦),應如何思惟呢,當這些
法繼續持續下去時,許多「快樂」就轉變為痛苦了,而無法長久維持這快樂。
譬如,走路走了很久,這是苦的;這時,若是能夠坐下來,坐下來就是「快樂」的。
但是當坐得太久時,這「坐」又轉變成是痛苦的了。
在四念處的觀修中,身念處是最粗分的所緣,若以身念處觀察非從他那方面自己成立
,以身念處觀察粗分無常為例,身體每變換一種姿勢都含有壞苦,原本樂受的姿勢不舒服
了,想換為另一種樂受的姿勢,換成另一種姿勢後暫時安樂了,不久維持這種樂受的姿勢
又變成苦,乃至想舒張一個關節、平常不知不覺的身體活動,都與壞苦有關。
《菩提道次第廣論》:「又能增貪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滅位妄起樂覺,全無不
待除苦所顯自性之樂。譬如太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現見此是先生大苦,漸息滅時
樂漸次起,故非性樂。若太久坐,仍復如前,生眾苦故。若是性樂之因者,應如苦因,隨
其習近,其苦漸增,如是習近行住坐臥,飲食日陰等,亦應隨其幾久習近,便有爾許安樂
漸起。現見太久唯生苦故。如是亦如《入胎經》云:『難陀,行住坐臥諸威儀中,應當了
知別別是苦。諸靜慮師,應觀彼彼威儀自性,若行度日,不住不坐不臥,彼則於行,惟別
受苦。別別領受猛性、粗性、難可忍性、非悅意性。非於其行,起安樂想。』」
雖然呈現看起來像是「快樂」,我們內心也都期望這快樂能夠持續,但是持續下去,
轉變為痛苦的性質了,這種快樂的樂受,就是苦諦中,三苦理論裡說明的「壞苦」。
而苦諦中,三苦理論(苦苦、壞苦、遍行苦)裡說明的「遍行苦」是指,在輪迴之中
是在有漏業和煩惱所攝,而不是自己能夠控制。「遍行」的意思是,毫無例外全部都是如
此,這個「行」是指,由有漏業和煩惱進行所形成的。十二緣起支的「無明」緣「行」,
以無明為動機,所造作引生的有漏五取蘊,產生的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仍是在
有漏業和煩惱所攝,這樣的情形週遍整個三界的有漏凡夫,所以將它稱之為「遍行苦」。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釀)   2016-07-10 08:27:00
作者: a1258chen (reborn)   2016-07-10 15:28:00
謝謝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7-10 16:59:00
另外,無常法定義是剎那剎那變化,佛的身語意,佛的智慧法身、佛的報身、佛的化身也都是無常法,但是佛沒有苦諦色法、心法這些都是無常法,佛教所說的淨土也是無常法,佛法所說的苦,主要是以有漏業與煩惱(集諦)引生有漏五取蘊的果報(有情方面的苦諦),引生苦諦其中以煩惱為主而煩惱的根本是無明我執顛倒見。常法的定義是不會剎那剎那變化,因此常法沒有能生果的因果作用,常法的事例例如滅諦,見道位以上聖者以無我慧斷除煩惱的聖者心續中有具定義的滅諦。(無常法與有為法同義,例如佛的身語意、淨土等都是有為法;常法與無為法同義,例如剛剛推文說到的滅諦是無為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