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淨土聖賢錄.初編》:往生比丘第三(61)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7-24 00:09:57
(宋‧延壽(蓮宗六祖))
(3)
問:「《觀經》明十六觀門,皆是攝心修定,觀佛相好,諦了(真實徹解)(佛的)圓明
(圓滿光明),方階(登)淨域(淨土),如何散心而能化往?」
答:「九品經文,自有升降(品位高低)。上下該攝(統攝),不出二心。一、「定心」
,如修習定觀(禪定、觀想),上品往生;二、「專心」,但念名號,眾善資熏 (資糧、薰
習) ,回向發願,得成末品。仍須一生歸命,盡報(終身)精修(精勤修習)。
坐臥之間,常面西向。當行道(經行)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 (誠懇悲切
,至誠仰盼) ,無諸異念,如就刑獄,若在狴牢(音必,監牢),怨賊所追,水炎(水火)所
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廣度含識(眾生),紹隆三寶(承繼弘揚佛法),誓報
四恩。如斯志誠,必不虛棄。
如或言行不稱(不一),信力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
終望生(期望往生),但為業障所牽,恐難值其善友(開示助念)。風炎逼迫(四大分離),正
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聲和則響(回音)順,形直
則影端(正)也。如要臨終十念成就,但預辦津梁(資糧),合集功德。回向此時(命終時),
念念不虧(虛),即無慮矣。
夫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身口意)所造,四緣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攝。若
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業;慳貪不捨,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
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破我執),即聲聞業;知緣性
離 (了悟緣起性空而斷離煩惱) ,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
若心淨,即香臺寶樹,淨剎(淨土)化生;心垢,則丘陵阬坎,穢土稟質(劣身)。皆是
等倫(相等)之果,能感增上之緣。是以離自心原,更無別體。欲得淨果,但行淨因。如水
性趨下,火性騰上,勢數(自然規律)如是,何足疑焉?」
又嘗作〈四料簡〉云: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蹉跎於菩提道上),陰境若現前,瞥爾(瞬間)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地獄途),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開寶八年(西元975年) 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眾,趺坐而化,年七十二。後有
僧來自(江西)臨川,經年繞其塔。人問故,曰:「我病入冥(幽冥),見(閻王)殿左供一僧
像,(閻)王勤致禮拜。因詢其人,曰:『杭州永明壽禪師也。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矣。王重
其德,故禮敬耳。』」
(《樂邦文類》、《萬善同歸集》)
==
(3)如何散心而能化往?就是沒有功夫要怎麼往生?
「但念名號,眾善資熏,回向發願,得成末品。仍須一生歸命,盡報精修。」
歸命就是遭刑獄、怨賊、水火,萬分危急時全心懇求救命一樣。
如果嘴巴講願意往生,心裡捨不下世間,信願不堅、懈怠,
這樣的因行,就無法感應往生之果。
「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
「是以離自心原,更無別體。欲得淨果,但行淨因。」
沒功夫沒關係,就是這顆心要「真信切願」。
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要懇切努力,不能懈怠。
(4)
祖師說:「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旁人行。」
為什麼呢?因為「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7-24 12:3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7-25 17:31: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