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佛說十善業道經38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0-12 19:14:08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十八集)  2000/7/26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4-0038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七面倒數第二行:
  【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我們一句一句的看。現在世間有不少人相信科學,對於宗教裡面所講的鬼神,大概都
很難接受,而一致的否定。我們這部經上面,佛是對龍王說的,這個話能相信嗎?龍王究
竟在哪裡?我們要懂得佛說法的善巧,佛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都含著無量義,問題是
我們要會解釋。這部經一開端寫得很清楚,是在娑竭羅龍宮裡面講的,所以有人問我娑竭
羅龍宮究竟在哪裡?我告訴他就是我們現前的社會。
  娑竭羅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鹹水海」。大海海水都是鹹的,海水好不好吃?
你們有沒有嘗過海水的味道?苦澀不能喝,這是形容苦海,我們這個世間是苦海。龍代表
什麼?這在佛法裡面講得非常非常之多,龍代表變化,我們這個世間人情事理變幻無常,
龍是個善變的,取這個意思。我們生活在這個苦難的社會當中,這就是娑竭羅龍。王是什
麼?各行各業的領導人,這是王。不一定指國王,你是公司老闆你在公司是王;你是一個
家庭的家長,一家都聽你的,你是家裡的王。各個行業領導人稱為王,龍王就取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說法,叫你立刻想到這個社會變化多端,這個世間是苦海,你想想看它的味道
多足!要是喊著某一個帝王、某一個長者、居士來跟他說法,就沒有這麼多廣泛的義趣在
裡頭了,這是佛說法的善巧方便。
  我們再問一問,這個龍真的有嗎?天龍八部真的有嗎?這是真有,他是在另一個維次
的空間,我們見不到。佛有能力突破一切不同的空間,所以佛說法,他眼睛裡看到的,那
是廣大的聽眾,各個不同維次空間眾生都有,我們人看不到。等你的境界提升,你能突破
幾個空間,這個解釋就另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解釋,我們才知道。「佛以一音而說法,眾
生隨類各得解」,所以一切眾生聽佛說法都得利益。我們住在三度空間,沒有能力突破四
度以上空間的,這個解釋一點都不錯。
  所以娑竭羅是比喻我們這個世間是個苦海,龍王在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裡面是各個階
層領導人。佛教我們真實的善法,你看看這個果報多殊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的果
報,多殊勝!如果你違背了,不但這些殊勝果報沒有,帶來的是災難。我們看看今天的社
會,只要你細心去觀察,都在造十惡業。誰將十惡業做得廣、做得大,這個人是英雄,被
社會讚歎。反過來,修十善業、不造十惡業的,社會人看這個人無能、窩囊。我們今天究
竟是要行十善,還是要造十惡?諸位一定要記得人生苦短,死了以後很可能就換另一個不
同維次空間。
  我們希望來生,這個來生是現在人也不能相信的,他要能相信有來生,我相信他起心
動念就會謹慎。確實有來生,這個一點不假。我過去在美國看到一些雜誌、報紙常常刊登
這些訊息,有人把它蒐集起來,翻成中文給我看,現在這個例子很多,應當多蒐集、多發
表、多流通,讓大家曉得這是事實,決定有來生。
  如果我們細心去觀察也不難體會,我們每天晚上會作夢,夢中的空間維次跟我們現實
不一樣,我們的身命會捨掉,那個夢境不會捨掉。為什麼?夢境跟我們身體不相干,它會
存在,佛法裡講得很清楚,夢境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起現行。只要細心觀察,佛所講的
十法界我們都能夠接受,都能夠體會得到。
  今天從這一段到往後四段經文是講的口業。一切眾生,特別是娑婆世界「身語意」三
業,口業最重,所以佛說了四條。第一條是「妄語」,妄語是存心欺騙別人,這個罪重。
其次,有意無意的傳播妄語傷害別人,這個「別人」裡面包括我們的社會,包括國家世界
。結罪是要看他這個妄語影響多大,影響愈大,受害的人愈多,這個罪就愈重。如果這個
妄語欺騙的人少,受害的人少,他這個罪就輕。我們言語不能不謹慎,不能不想想這個言
語出去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的故事,這是兩個比
丘講經說法,弘法利生,法緣很殊勝,就有嫉妒的人以兩舌、妄語來破壞,使信眾對法師
喪失信心,把這個弘法道場破壞了,果報在地獄。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墮在地獄裡一千
八百萬年,這是以我們人間年代來算的,地獄裡面他的感受是無量劫。在地獄的苦所謂是
「度日如年」,所以他的實際感受是無量劫,人間的時間是一千八百萬年。你要是知道這
些果報,為什麼要造這些惡業?造業真的很容易,甚至幾分鐘、幾個小時造謠生事,哪裡
曉得果報這樣慘!
  不妄語的功德,無比的殊勝。佛在此地說『得八種天所讚法』,「天」是天人,天人
、天神讚歎你。第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優缽華」翻成中文是青蓮花,你口中
出香氣。這一點我們也常常要警惕到,我們口裡出的氣味是什麼味道?如果這個氣味很難
聞,對修行人來講不是壞事,為什麼?警策自己,「我口業不清淨,應當努力修學」,所
以這是好事情。跟大眾相處,有的時候距離近,說話就聞到別人很不好的氣味,你也不要
嫌棄,你嫌棄他就錯了,心裡要知道他口業很重。這個口業,就是此地講的妄語、兩舌、
惡口、綺語。古人有所謂四十歲以前,我們的果報還受過去業報的影響,殘餘的果報;四
十歲之後,自己這一生所造的業逐漸逐漸現前了。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過去生中造的惡
業不怕,只要真正覺悟,真正回頭,斷惡修善。
  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像袁了凡這樣的人,在中國過去乃至於現代很多,都
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佛陀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改造命運
。斷惡修善是改造命運,破迷開悟是轉凡成聖。我們想改造自己命運,就要好好的跟著佛
學,佛對我們慈悲到極處,佛是完全義務的。說實在話,我們得到佛的教誨,我們沒有東
西可以報答他,他什麼都不要,在世的時候不過是三衣一缽,你給他什麼,他都不要,何
況佛陀現在不住世。我們為了紀念他、尊敬他,不忘恩德,造佛像來供養。他是不是有意
要我們造像來供養紀念他?沒有這個念頭,這是出於我們報恩的心,他沒有這個意思。所
以字字句句都是真實教誨,你能夠善護口業,你一定得口常清淨,青蓮花香。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講經,初次到香港,香港同修告訴我,虛雲老和尚曾經到過香港
,那個時候香港佛教界裡面四眾同修都希望留老和尚常住香港,給他建了一個精舍。他的
精舍我去看過,聽說老和尚只住了幾天,就又回到中國大陸去了,告訴香港的同修:「這
個地方不能住」。「這個地方」就是香港,這個地方是花花世界,不適合修道人在這裡住
,這裡會墮落,所以他回到中國。香港同修告訴我,老和尚一年剃一次頭,虛雲老和尚你
看他的照片,他頭髮很長,他一年剃一次頭,一年洗一次澡,衣服都不換的,領子上油垢
一層好厚,但是聞聞很香。他不是像我們,我們的衣服三天不洗有臭味。他的衣服出清香
,清香就是青蓮花香,那我們就知道老和尚三業清淨,才感得這個果報,我們沒有辦法跟
他相比。像這些地方都值得我們警惕,我們三天沒洗澡,換下衣服聞聞看什麼味道?從這
些地方知道自己功夫境界。修行,勘驗自己的功夫,比比皆是,只是我們自己太粗心、太
大意了,自己必須知道自己境界,你的修學就有信心,增長信心,也能夠幫助自己,警策
自己,勇猛精進,確實得好處,確實不一樣。
  說話口裡面的氣味很難聞,不一定是年歲大,年輕人也一樣。我在初學佛的時候,自
己不覺得,常常接近的有一些居士他們知道,知道人家也不說。我還記得當時有一位老居
士,是臨濟寺的一位老信徒,名字我一下忘掉了,那個時候他大概有六十多歲,退休了。
我在「華藏圖書館」講經的時候,他來聽。我在華藏圖書館講經,這個圖書館建立是我講
經二十年,滿二十年才有那麼一個圖書館。有一天他告訴我,他說:「法師,從前你口裡
頭氣味很難聞,現在沒有了。」二十年了,我自己不知道,他告訴我,從來也沒有人講過
,這個老居士告訴我。我們真正依照佛法修行,時間久了。可是這個經天天要讀,天天要
講,如果離開了經教,我們就會胡思亂想;離開了佛陀的教誨,今天社會上名聞利養、財
色名食睡的誘惑,你決定抵不住,肯定會墮落。我們等於在大風大浪當中,我們是條破船
,還能不沉沒,靠佛法天天提醒我們,天天在勉勵自己,境界現前立刻就想到佛陀教誨,
才不至於淹沒。
  所以我們常講心清淨,身就清淨,體質就清淨,能夠依教修行,這個十善業道可以改
變你的體質,可以改變你的容貌,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頭一個好處,口裡面的氣味
沒有了,轉變成清香,這是「不妄語」的第一個好處。我們也在這個地方勘驗自己的不妄
語做到什麼樣的功夫,可以從這個地方看出來。「廣長舌相」,那個太難了,那個不容易
,這個容易。小善就有這個小的果報。佛講三世不妄語,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鼻子,
釋迦牟尼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生生世世不妄語,這是三十二相。好,今天時間
到了。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